剛剛在 AppStore 里下軟件,順道跑去新版手 Q 的頁面數星星,好家伙,一星差評已經飆升到了近 8W,托計劃生育的福,按這勢頭別說破 10W 沒什么懸念,就目前這差評率也肯定是 AppStore 開店以來一前無古人的吉尼斯紀錄,而且后無來者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如此惡劣的影響逼得企鵝不得不跳出來在各個媒體給自己找臺階,雖說這次 2013 版的手 Q 改動點很多,但大家熱議的只集中在一點,那就是對好友列表取消「離線」和「在線」狀態提示的設計充滿了各種質疑,其中有罵的有贊的有中立的也有打醬油的。后來手 Q 的某 PM 在 知乎發帖 對這次改動的設計理念做了解釋,從當前 600+ 的評論來看,非但沒起到正能量的作用,反而在知乎上引發了更多的負面情緒。
朋友問我說你怎么看?我說我怎么看有個毛用,產品是人家的,人家愛怎么改就怎么改,你用的慣就用,用不慣也得用,如此霸氣側漏的產品找遍全國也只此一個。什么用戶習慣在它面前都是扯淡,找不到廁所你還真打算給尿憋死?所以如果人家真就這么耗個一年半載最后變通的肯定不是它。如果你覺得我這么說偏激了些,那下面就說點不偏激的。
引用那位 PM 原話:「頭像不亮就是離線狀態的這一認知,會阻礙留言的動機,所以,整個調整的初衷,是希望讓 QQ 具備隨時可溝通的認知,好比短信,可靠性非常高,發之前就不會想對方有沒有開手機。」
有沒有道理?當然有。所謂小馬哥之心路人皆知,如今他不僅已經做到了有電腦的地方就有 QQ,而且也基本做到了有手機的地方也有 QQ,下一步要做的是淡化 QQ 作為一個工具的概念,將其從軟件層上升到系統層,做到有消息的地方就有 QQ,說白了抓的就是移動互聯網萌芽階段的 Timing,搶的就是傳統運營商的飯碗,從產品規劃和商業價值的角度來說盤子不可謂不大。
不過愿景再大也得落地,就算是胖子也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QQ 有現在的規模同樣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既然是走,就難免會有步子邁太大扯著蛋的時候,如今的新版手 Q 毫無疑問已經扯著了,并且還扯得不輕。如果要說原因的話,在我看來并不是邁的方向和時機不對,而是方式欠妥。
你去看 AppStore 里的更新說明,壓根對這次好友狀態的改動只字未提。而且面對如此大的改動不做任何小范圍公測就直接發布上線,是開發團隊忘了嗎?是的,而且還是故意的。為什么?因為 QQ 幾億的用戶群太龐大也太復雜,而且十多年的發展所培養出的用戶習慣對于產品團隊來說就是龍之逆鱗。任何一項改動都得三思而行如履薄冰,導致的結果就是 QQ 近幾年的發展一直在小步慢走,甚至已經開始原地踏步了。所以這次對于好友狀態的改動看上去是一個小功能,但對 QQ 來說是非常大的一步,要知道這個功能打 QQ 出娘胎起就一直存在,它影響的不僅是自身,還有一票的跟隨者,動它無疑于自殺。手 Q 的開發團隊難道沒想過這個問題?當然不是,他們不僅想過,而且還想的很明白。
簡單說就是,這個改動是無論如何都會被罵的,這也是開發團隊唯一可以預測到的,但用戶對于這個改動的接受程度如何對他們來說誰心里都沒譜,而且這個未知數也正是他們最想知道的。既然如此,為防止提前說明后去做更新的用戶不多而導致收集反饋的范圍不能最大化,那干脆就藏著噎著留給用戶自己去發現,然后做好產品被噴和后續調整的準備就行了,至于是回滾,回爐還是一條道走到黑全看用戶的反饋力度如何。只是目前來看,這力度大到超出預期了,畢竟這種先斬后奏的方式對用戶來說顯得太過突然,加之 QQ 絕對意義上的壟斷地位也會顯得太過霸道,所以或多或少會讓用戶產生過多的抵觸情緒,才導致了如今一邊倒的差評形勢,據說開發團隊已經在趕工回爐中了。
作為外人,在對產品的內幕背景動機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我不喜歡把純對產品設計的討論上升到抨擊產品價值甚至公司好壞的層面。所以,對于這次手 Q 的改版我個人對其的贊賞要大過吐槽,任何的革新都是以顛覆作為代價的,做了可能是錯的,但不做永遠不知道對錯。敢在數億用戶的產品上冒險,即便如 QQ 這般無可替代,也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敢去嘗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