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中的時候,看了一本名字相當驚悚的野史書,叫做《瘋子,傻子,色情狂》——本書的宗旨是將差不多整個歐洲王室成員都規劃到這三類人當中去,讓讀者深刻地意識到王室成員瘋狂起來能有多瘋狂,以及,近親結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想想歐洲王室的血友病詛咒吧朋友們)。
當然,這本書中相當大的篇幅被劃分給了英國王室;在那些躲在被子里打著手電筒閱讀的夜晚,我被亨利八世和他的倒霉老婆小分隊,只當了九天女王就被砍腦袋的格雷小姐(以及她那在她死時還在各自尋歡作樂的爹娘),據說被囚禁時因為饑餓連棉花床墊都啃了吃的小王子們,瘋狂互相報復的女王姐妹……深深震驚了,以至于無比神往以上故事都涉及到的背景地:倫敦塔。
當然,一直到我真的有機會去參觀倫敦塔,我才發現,倫敦塔其實不是單單一座塔……
它其實是一個堡壘,或者說,是一個巨大的,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外表寧靜幽雅但實則包裹在血腥迷霧的圍城。和很多歷史悠久的巨大建筑一樣,倫敦塔的修建過程也很漫長,有好幾任國王先后在自己的任期內對它修修補補,東加一棟樓西引一條河,最后才形成今天的樣子。在城墻內,有一個規模不小的露天中庭,足夠開一場盛大的派對了。由于曾經是守衛倫敦的堡壘,倫敦塔配備了塔樓,帶有射箭孔的城墻,護城河,乃至地下武器庫。而且,直到今天它還實行著夜晚關閉城門的制度,一旦城門關閉后,偌大的圍城內,就只有烏鴉,守衛和幽靈們相伴了。
塔內最棒的展覽當屬皇室珠寶,這里也是除了宗教場所之外少數幾個不允許攝像的地方。為了慶祝去年女王登基60年的鉆禧慶典,展覽剛剛重新布置過,還很貼心地加入了中文說明牌。在這里,除了可以看到之前皇室成員戴過的皇冠,用過的純金器具和珠寶首飾,還可以看到伊麗莎白女王加冕時用過的皇冠和權杖。等看過之后就知道那些炫富用的鴿子蛋鉆石全部都是浮云……(那些鉆石都是三位數克拉起跳的……被鉆石光芒閃瞎眼這種話也是可以真實發生的……)
其他常設展覽包括鎧甲展,武器展,錢幣展(倫敦塔也曾經是皇家鑄幣廠,檔案館,天文臺的所在地)以及古典家具陳列等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鎧甲展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大街上通行馬車的年代里這里就已經是瀏覽倫敦的重要景點了(有從前人們在倫敦塔寄出的明信片為證)
倫敦塔曾經也有過類似皇家動物園的功能,專門飼養各國贈送的珍奇異獸。當然,因為不知道該喂它們吃什么,所以無論是北極熊還是大象,最后的結局都難逃一死……但活得最好的是倫敦塔的烏鴉們,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來的,說是如果倫敦塔的烏鴉少于6只的話,英國皇室就會面臨滅頂之災。所以人們奉命精心飼養這些大黑鳥們,喂以上等的生肉,白天允許它們如主人般在整個倫敦塔里閑庭興步,“晚上還要哄它們上床睡覺”。大概作為烏鴉而言,能夠投胎到倫敦塔里,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當然,現在倫敦塔里有八只烏鴉,以免哪一只不幸殉職了使總數減少,讓皇室真的遭遇“不測”。
如果天氣晴朗,尤其是夏季,倫敦塔的廣場會有穿著歷史服裝的“演員”在里面還原各類歷史場景,所以在參觀途中,你會不斷聽到廣場上傳來士兵操練的聲音,在草地上看到模擬戰斗的場面,穿著舊時軍官制服的將軍一本正經地站在大炮前接受觀眾的問詢和合影的請求。每一個人都非常認真地對待這自己的“表演”,所有還原的細節都非常出色,譬如一長串行軍的士兵隊伍后面還跟著修鞋的鞋匠和背鍋的炊事兵……
去參觀倫敦塔是要付門票錢的,雖然全日制學生能夠便宜個兩鎊錢左右,但總價還是夠讓我心疼一會兒了。(在大萊村我可以用這筆錢付至少三天的飯錢……)進如設置在昔日吊橋上的檢票口后,還得把隨身背包交給安保人員,看著他們手動檢查你的包中物(別問我為什么他們不能搞兩臺x光安檢儀來)
好在門票錢包括了每隔半小時一場的一小時免費講解活動,講解員是倫敦塔的專職守衛者yeoman,諢名是beefeater,食牛肉者。Beefeater們簡直是倫敦塔里最出色的風景線之一了,他們穿著紅黑相間的制服,戴著高禮帽,胸前有紅色皇冠和大寫英文字母“ER”。我去參觀時,為我和其他游客講解的beefeater稱自己為pete the beefeater,并且在講解一開始就友情提醒大家不必try to record everything I said,因為已經有不少人試著這么做過了,據說youtube上有好幾個記錄他全程講解的視頻了。
Pete看起來年紀不輕了,至少也有65歲左右,他有著非常典型的英國人長相,全程講解都不用話筒,他操著一口相當標準的倫敦腔,以及電影里皇室侍衛官們傳達諭旨時用的特色咆哮發音法,雖然大聲,但是節奏和韻律感十足。憑心而論,pete語速很快,而我還老有聽著聽著就走神的習慣(一直高度集中注意力聽非母語真的是很累的事情),但好在倫敦塔的“榮譽居民”就那么幾個,只要了解背景知識,就能很容易地follow他的講解內容。
這位食牛肉者不斷地插科打諢,滿肚子英式壞水兒,調侃起他的祖宗們毫不留情面。說到九日女王時,他就點評說負責看這位可憐姑娘腦袋的劊子手(當然也是個beefeater),白天是職業殺手,晚上是職業酒鬼。那天行刑時這家伙喝多了,斧子沒磨利……接下來省略血腥內容500字。待到九日女王腦袋已掉,人們才想起來她還沒有過一張官方畫像,于是又急急地講她的腦袋從倫敦塔取來重新縫合,好讓畫家對著尸體畫一張肖像(這真是畫家最理想的模特啊,pete興高采烈地補充道)
吼了一個小時以至于臉紅脖子粗的食肉者先生,其實有著相當溫柔的一面。每次大部隊移動到新地點時,他總是要求讓孩子們站得離他最近。我聽見他和藹地對一個小姑娘說,公主當然是可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的。不過,他也樂此不疲地用砍頭和幽靈的故事嚇唬著小朋友們;說到倫敦塔里曾經關著的兩個小王子,他問孩子們誰是十二歲誰是九歲?正好有一對金發小兄弟(是的,連發色都和小王子們一樣)符合這個條件,大人們立刻配合著一起倒吸一口冷氣瞪著他們看,又接著笑成一團,尤其是兄弟倆的家長,笑得最開心了……
講解的最后一站是倫敦塔里的一處禮堂,這里曾經專為那些死在這里的王公貴族們舉辦葬禮用。禮堂嚴禁拍照,用手機,飲食喝水以及戴帽,pete說如果你在這里用手機這種“褻瀆上帝”的東西的話下場會非常慘烈(“you will die”)。不過為了尊重宗教場所,大家魚貫而入禮堂時都非常規矩,全場鴉雀無聲。Pete驕傲地指著墻上的一塊木牌說,所有曾經在倫敦塔服務過得beefeater死后都可以在榜上留名,等他死后,他的名字也會被用金字鐫刻在上面。這位曾經服役于英國海軍的,去年參加了女王登基60周年慶典的,做了大半輩子倫敦塔守衛人的老先生,在這一刻顯得無比驕傲和自豪。
哦對了,pete說雖然他一天要被問八百遍為什么他們要被叫做beefeater,但是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有,他胸前的er代表的是伊麗莎白女王,不是especially romatic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