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語文教學一線摸爬滾打了十多年,深感語文教學的不易,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更是讓學生厭煩、老師頭疼的課程。雖然文言的典雅簡練,意蘊豐厚,讓人心生仰慕,但是在學生看來繁瑣枯燥,痛苦不堪。老師教的費時耗力,收效不佳。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在我歷經語文教學中種種困難挫折的同時,我也用心品味出了其中蘊含的甘甜滋味,下面我就以文言文教學為例來談談我的一點收獲與體會。
? ? ? 文言文教學之所以難原因有三,其一:學生不愿學。現在的孩子接觸面廣,個性強,喜歡具有時代氣息的、節奏感強的新鮮事物,而文言文對于學生而言就像是戲盲看京劇,“咿咿呀呀、之乎者也”老半天也弄不懂講的是什么,毫無興趣。有些知識點難懂就產生畏難情緒。更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從心里認為文言文沒有實際意義,平常說話不用,寫請假條寫信都用不著,就連寫作文也不用文言形式,因此文言文毫無用處,學來干嗎!
其二:教師上課形式老套,毫無新意,引發不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文言文的基本流程詞語解釋、課文翻譯、中心思想總結,然后是背誦課文。流水線似的上課模式讓學生提不起興趣,而學生的沉悶壓抑又導致教師對課堂缺乏激情,如此形成惡性循環,使文言文教學成為“學生不疼,老師不愛”的尷尬課程。因此文言文課堂也就很難出彩。
其三:學生學習方法單一,考查形式單調,考不好就容易喪失興趣。文言文的檢測基本是靠試卷檢測??键c是基本文學文化常識,重要的作家作品,重點實詞虛詞句式,文章的章法結構思想內容等等。學生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這對于高中的文言文學習顯然是力不從心的。
? ?如何讓文言文的課堂也出現欣欣向榮的嶄新格局。我也在不斷學習中摸索,不斷反思,在實踐中不斷嘗試,試圖找到適合本校教學的方法。
一、引起興趣,激發自豪感
? ? ?為什么要學習文言文?從短淺的目標來看是應對考試,從更長遠的目標來看,是要了解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和優秀的文化。當學生對自己祖國的文化有了足夠和清晰的認識,才能有興趣有動力去把它學好。為什么學生那么不遺余力學習英文?因為除了應對考試,它還實用,可以用來交流溝通,甚至時尚,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讓自己非常上檔次。(學生語)那么不妨借著這樣的一種心理來將文言文與之對比一下,順勢引導學生,激發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
? ? ?網上曾經刮起一陣文言風,英國著名流行女歌手阿黛爾紅遍全球的《Someone like you》被高手用文言翻譯,名為《另尋滄?!贰癐 heard that your settled down:已聞君,諸事安康。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已聞君,得償所想。Never mind,I w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u you too更是被升華為:毋需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Sometimes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yeah.被譯成:情堪雋永,也善心潮掀狂瀾,然”。一首英文情歌,翻譯成詩文言文后,古風遺韻,整首歌歌詞中所有表達的情意不但表露無遺,且更加纏綿悱惻。一個然字對yeah,將那種神韻傳遞。難怪網友驚呼: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學生們也被深深打動,為之折服。我想被打動,除了優美的詞藻語句,這背后包含的中國傳統情懷和意境,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精神。這就是我們需要一定的文學功底和素養的原因。若能喚起學生內心深處對古代漢語和傳統文化的興趣與認同,一種滿滿的自豪感,那就是一件大好事。接下去要做的是好好引導他們,腳踏實地,學好文言文。
二、切實可行的方法指導
現在初高中教材中的篇目都是非常優秀的經典名篇。詩詞文賦,名作大家比比皆是。只要學好,參加考試是沒有問題,但就是學不好。為什么呢?因為學習方法沒有改進。學生都知道文言文要積累,但是如何積累?朗讀背誦默寫老三樣,聽老師講解記錄做題,老規矩。死記硬背不成系統,不找規律,沒有方法,使得文言學習的效果不佳。我建議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文言學習的方法梳理出啦,然后按照步驟有的放矢應用到每篇課文的學習中去,學會歸納總結整理遷移思考。
教師起到的作用是在每一環節中做好方法指導
如第一:指導學生學會充分預習。預習不是簡單的看一遍課文,也不是讓學生把譯文照著抄下來就算完成了,而是要讓學生圈畫出不會的,不懂的,需要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才能完成的地方。這些地方往往就是各種語言現象,課文重點難點所在。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學生上課有了目標,教師講課也有了重點,學生、教師都會覺得上課比較輕松而高效。
第二:多種形式的充分朗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句話不僅對現代文適用,對文言文同樣適用。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我非常重視朗讀教學。讀什么?讀準字音,讀通句讀,讀出語勢語調。一般情況下我把課堂朗讀分為這樣幾步:學生自讀,掃清字詞障礙;教師范讀,指導節奏停頓;學生聽讀,互相指正錯誤;結合注解自由讀,疏通課文大意;學生齊讀,熟悉課文內容,在完成前幾步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根據課文需要或學生接受情況再安排講后讀、競賽讀或者誦讀。再這些讀的環節中,教師范讀很重要,它起到了引領學生認識,渲染課堂氛圍的作用,教師必須重視。充分的讀可以幫助學生把握重點,減少盲目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聽讀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效益,激發了學生興趣,更好的達成了教學目標。
第三:同伴競爭,互助學習。以翻譯為例,這要求古文翻譯可參考注釋、工具書,字字對應落實,掌握一定的原則和方法。但千萬不可直接抄寫譯文。因為學生覺得枯燥,我便從形式上豐富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同樣的問題,老師教學生有可能效果一般,學生教學生就可能事半功倍。為此,我針對文言文的字詞及句子翻譯教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通過引入競爭機制,用小組競賽的方法,引導學生質疑、解疑,開拓學生的思維,變過去的教師講深講透為學生的學深學透,將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建立起新的課堂教學結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樣,學生文言文的背誦檢查也可以交給學習小組去完成,教師只要做好督察工作即可。
第四:難點重點,尋找規律,注重應用。
? ? ?對于學生畏難的語法知識點,如詞類活用,倒裝句式,我要求他們學找規律,再輔之練習來切實掌握。如名作狀與名作動的異同,虛詞于字構成的幾種句型,賓語前置句的現象歸類與區分等等。
? ? ?對于文章主題思想、人物形象、篇章結構等內容,則布置讀書筆記,課后感想,人物簡介,鑒賞短文等形式來考察應用,這樣將文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使同學們能學有所用。
第五:豐富課型,寓教于樂。一學期可以用人物演講,風物介紹,快樂問答,詩文配畫,小組競賽等多重形式和活動化的方式來檢測文言掌握的情況。讓學生擺脫單一的考試監測,在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也能增加知識的積累和儲備,在活學活用中調動能力發展。
? ?其實文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榜樣作用不可小覷。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教師能熟練的背誦課文并解答同學們提出來的疑難問題;教師能機智設疑,激蕩學生的思維,便能引發他們學習和探究的欲望;教師能慷慨激昂,褒貶是非,便能感染學生的情緒,影響著學生的精神成長,教師能在紛繁生活中傳承踐行著優良的傳統與文化,那么無疑是在身體力行的告訴學生:學習文言文,其實不難,學習文言文,很有必要!
? ? ?以上就是我在文言文教學中摸索出來的一些經驗,拿出來和各位同仁分享。當然,教學千法、教無定法。學校不同、教師不同、學生不同,所適用的教學方法也不盡相同。最主要的是找對適合自己,也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專家予以批評指導,使我能夠更快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