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疾病與死亡的話題,大家可以不用點開。本來想說的很多,想一想還是刪掉了一些。
親戚家的一位老人得了癌癥。從確診到現在,40多天的時間里,輾轉治療住了四個醫院,十幾萬塊錢花了進去。昨天,或主動或被動,插在他身上的管子都撤掉了,只剩下吸氧裝備——病房內外,所有人都在等著他生命最后時刻的到來。
我不想描述自己心情的沉重。在世上活了幾十年,這不是我第一次旁觀死亡。只是我不由思索,既然死亡早晚會來,那么在無法預計生命的最后時刻何時到來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前考慮些什么。
1、拿定主意很重要。
不管現在的醫學技術怎么發達,“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是一個客觀事實,面對很多病癥,醫生也不是萬能的。
絕癥面前,保守治療和手術,選擇哪一個?這是患者家屬經常會遇到的難題。有點類似于古代難產時,產婆高喊一聲“保大人還是保孩子”。雖然比喻不太恰當,卻是一個必須做出的兩難選擇。
選擇了保守治療,不管打針、吃藥還是理療,很多人的心里總會越不過一道坎去,總覺得做手術希望更大一些。
選擇了做手術,很多病人走著進醫院,卻再也不能從那兩扇緊閉的門中走出來。
不管當初選了哪條治療方案,時光永遠不能倒回,永遠不能讓人在得到不滿意結果的時候,重新再選擇一次。所以,如果做出了選擇,請永遠不要后悔。
2、錢很重要。
“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边@句話在疾病面前,是唯一的真理。
親戚家的老人住院,30天的費用15萬,絕大部分花在了手術前后的那幾日;后來見情況不妙,轉到上一級的醫院,來去兩天兩萬七。
不可否認,就算有些病是絕癥,恰當的治療還是可以延長壽命,只是需要花錢來換取病人活在世上的時間。醫院交款臺那里,重癥監護室外,有多少人一邊捏著薄薄的交款單,一邊死命拽著癟癟的口袋?
治病的時候,有錢沒有錢差別太大了。有的人錢花光了病還沒好,也只能早早回家;有的人在面對醫生詢問的時候,可以豪氣地說一聲“錢不是問題”,哪怕到了最后,沒有留住親人僅僅是買個心理安慰。
所以月光族太可恥,年輕人不努力奮斗太可恥。付出勞動了,掙不來錢沒辦法,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想盡各種辦法。
3、保險很重要。
不知何時,中國人被保險“騙”怕了。不管自己買沒買過,不管自己有沒有打算買,不管自己有沒有錢買,很多人張嘴就是“保險就是騙人的”。
請問,你被騙過嗎?
親戚家的老人參加了新農合,所在居委會又統一給各成員買了一份保險??h屬醫院里,老人所有的應用花費50%報銷;轉到上一級醫院,報銷比例65%。
如果是交了社保的呢?同樣情況下,報銷比例會高達85%。如果在社保的基礎上又同時買了商業保險呢?或許就是百分之百的報銷,另外獲得重病現金補償。
保險不騙人,保險法已經成立了,騙人的只是個別業務員。所以,在有能力的時候,有資格買入的時候,還是早做打算,未雨綢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