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完成兩位女生的回憶后,身邊人不停地問我。為什么都是女生,能不能來個男的。我說好的。接下來的回憶,就寫他。
? ? ?昨晚和他吃了個晚飯,在中餐與西餐的選擇中,我們選擇了一家西餐廳。因為他說想吃牛排。間隔大約半個月的時間,我們才會一起吃個飯。因為他在北京工作,而我們都在天津。他半個月回津一趟。這也是我們溝通交流的最佳時間。談談工作,說說房價,偶爾提提相親的那些事兒。
? ? ? 昨晚的交談一來是敘舊,二來是想聽聽他對于我前兩篇文章的評價。他,作為過來的新聞人,對于寫作方面我不得不向他學習請教。
我問:對于我的文章有什么看法?
他不說話。
我又問:大哥,您給個面子評價評價我的文章吧。
他回:那兩篇文章寫的什么內容了?
其實很無奈。
我說:我把文章發給你看看。他說好。
我又說:你好好看看,標題內容有沒有需要調整或者改進的?給點建設性意見。總之下一篇就寫你,說不出來我就按照我原來的模式寫了。
? ? ?他說:要不這樣。你寫好了發給我看看,我幫你改改。我說:不用了吧。這是我自己的文章,而且是記錄回憶,用不著那么華麗的語言。我們的談話就在這種步步緊逼對方讓步的方式下不斷重復著。這就是我和他平時溝通的方式。他說的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也堅定了我《身邊人身邊事》這系列文章寫下去的信念。他說:其實這類的文章就是一個你和身邊人的回憶,就是你身邊事的記錄。用不著寫大道理,也用不著多么華麗的語言。平平淡淡地寫下來,讓別人看了能夠跟著你的文章去想象你所寫人物的樣子,生活方式,那就夠了!就像你的前兩篇文章,雖然我沒有見過這兩個女生,但是我看了能夠去想象第一位女生,她的性格很柔和,很懂得去關心別人。第二為女生是位空姐,在我的腦海里我就會想象她拉著行李箱在機場里走過那個美麗的場景,當初是前臺,為了夢想努力最后成功當上了空姐。這不就是你通過文章傳達給我的嗎?我說謝謝!
? ? ?說說他吧。我的好朋友,算起來我們認識六年。他叫許超,家住天津,在北京從事培訓工作。在東四環合租了一套房子,每天需要倒三趟地鐵才能到公司。幾乎每天加班,北漂的日子可不太好熬。大約半個月回一趟天津,有時候也許會是一個多月。主要看他的心情。這不前些日子有些時日沒回家了,他老爹從天津到北京去看他了。他說他佩服他爹的速度。通電話一結束,他爹從家里出發,上了地鐵,買票坐上城際。到北京再倒了三趟地鐵,花了僅僅一個半小時。看來是見兒心切。他畢業后在天津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企劃工作,由于工作優秀,一年的時間北京總部給他拋來了橄欖枝,讓他到北京總部從事基地新員工封閉式培訓工作。他答應了。而后又是一年,公司又給了他更好的機會,到公司新成立的事業部從事在職員工培訓及課程研究工作,這回他升職為主管。他今年25歲,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他說他還在不斷的學習,因為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我說你一定可以的!
緣起記者團
? ? ?大學期間,社團無數。唯一讓我留下深刻回憶的社團就是記者團了。畢業三年了,還是會常常打聽記者團的消息。看到它的快速發展,心里還是激動不已。也許這就是大學期間給我帶來的歸屬感吧。那時我們大二,我們在不同的校區,但同在記者團。一天他來到我們校區說是開會,辦公室遇到。那是第一次見面,很陌生氣氛很尷尬。他倒是很熱情,他說:你好,我是許超,是某校區副團長,主管新聞部。聽過這個人。也聽說了他帶的新聞部的兵,各個都是好寫手。我說:你好,我是某校區團長,主管某校區社團事務。他說:久仰大名啊。我說:沒有沒有。就這樣我們認識了。
? ? ?大學期間我們的交集并不多,除了社團工作交集外,其他時間很少溝通。只是那一次見面后,再見面不至于那般尷尬。時間長了,見面還會互相調侃對方,甚至損損對方,殺殺對方的士氣。現在想想,我們如今的這種溝通方式,其實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只怪當時還太年輕,只顧著感受大學滋潤的生活,不會過多地去揣摩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畢業,反而友誼升溫
? ? ?大學四年一晃而過,細數我和他的見面次數屈指可數。但是這絲毫沒影響到我們的友誼。六月畢業,四月五月應該是畢業生最忙的時間。實習、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合影、校內四級補考、畢業大統考等一系列的事情接踵而來。合影是大家最開心的事情,每天都會看到畢業生穿著學士服穿梭在校園的每一處拍照。一天他問我:哪天咱仨(當時一個大二的小屁孩,至今我們仨關系仍然很好)也拍個畢業照留念吧。我說好的。他問:哪一天合適?我說:等等吧。咱兩不同校區,現在合影的人那么多,過陣子再說吧。這一等就遙遙無期了,至今仍然沒有一張合影。
? ? ?畢業時,許超問我為什么不回家工作。他說即使不回家工作,到南方城市工作也可以吧。我說不回去了。對天津有了感情,對天津也熟悉多了,而且天津也挺有發展。最主要是在天津不還有你們這群朋友嗎?他說不屑。畢業后,我們的溝通更多,主要以溝通工作為主。偶爾出來吃吃飯,也就是為了放放松,緩解下壓力,同時也為了改善下伙食。(因為我第一份工作住在集體宿舍,天天吃食堂。)
? ? ?我們偶爾選擇騎行和旅游。一次假期,我說咱們去騎行,在天津郊區轉轉。他說好。第二天,準時集合。計劃好的路線騎到楊柳青,到石家大院看看去。結果被他的一句太遠太累取消了原計劃。我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有原則有計劃的人比較受不了這樣的改變。也罷,誰讓我們是朋友。簡單解決了午飯后,我們選擇無目的的瞎溜,騎到那兒就去哪兒,就當是感受春天的氣息了。
? ? ?他說去動物園看看去吧。我說走起。通常我們很難有達成一致的時候,通常都是說完意見,會被各種諷刺和刁鉆。也許又是我比較難出想法的原因,我更多時候只是跟隨者。這也是他一直諷刺我的梗。他說怪不得你做不了企劃這樣的工作,沒有創意沒有點。像我這般有創意的人就比較合適了。我說嗯。心里不服,但是被說中要害,只能默默地承認了。想反駁,內心掙扎后還是忍住了。
? ? ? 說實話,那一次是我25年來第一次去動物園,我童年里的動物都是在電視機里看到的。
他的兩次選擇
? ? ?如果說畢業留在天津工作是我的一次艱難選擇,那么這一次去北京工作也將是他的一次艱難選擇。由于工作表現優秀,北京總部給他拋來了橄欖枝,讓他到北京總部基地做新員工入職封閉訓練培訓工作。他猶豫了。他家在天津,新工作需要到北京。他企劃工作做得很好,新工作卻要做培訓。他給我打了電話,告訴了我這一切。我說讓我想想,一會兒給你回過去。
? ? ?我們倆之間很少通電話,我們更多的聯系方式都是微信。所以當他給我打電話詢問的時候,我知道他的選擇很艱難,遇到難題了。我想了多久我忘了,但是我很快給他回了電話。我問他:你覺得哪份工作更有發展?他說北京。我問他:對于天津這份工作你有什么不舍?他說順手了。不舍不過就是熟悉的人和事罷了。我告訴他:去北京吧。北京離天津不遠,你回家也算方便。地鐵轉乘,30分鐘城際就能到來回京津。北京的機會更多,既然公司給你這個機會,你就把握。這或許就是一次機遇呢。而且去北京了,安排相親的事情相對來說會少點。他同意,然后走了。
? ? ?又過了一年,又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選擇。公司開展新業務,也正好他的工作做得實在是好,或者說是人緣也好。公司又一次給他選擇的機會。需要離開這熟悉的新員工培訓基地,到新的事業部工作。他又一次給我打了電話,他說如果過去,那么房租、一日三餐就不再享受公司給予,只能自己承擔。但是職位晉升了,升為主管,并且漲薪了,不過不多。我問他具體的工作內容。他細說一番后。我說這又是一個新的挑戰,得自己研究課程,得邀請講師,得自己學會培訓講課,又得管人了。他說是。我說去吧。你才24歲,那么年輕。兩年工作經驗升為主管,應該不容易。況且又是一份可以通過研究課程給公司帶來收益的工作,這回還不用拿死工資,挺不錯的。他又同意了,然后離開了基地。
? ? ?現在的他已經兩次調薪,拿到了還算不錯的薪資。只是作為管理者,工作時間更長,投入更多,經常加班。經常能看到他大半夜發的回家的朋友圈狀態。努力工作的人運氣不會太差。一切的付出都是在積累,在沉淀,質變都需要無數的量變換來。所以,我相信他!只是,勞逸結合,注意身體。
真心的好
? ? ?我們很少聯系,只有要緊的事情才會聯系,只有回津后才會聯系,只有對方有難處的時候才會聯系。
? ? ?記得那是我剛換工作不久,那時候又是剛畢業不久,由于中間有了一個月的空檔期,又正好是春節時候。春節回津后,積蓄所剩無幾。那時候過得叫一個辛酸,外地人的心酸。我想先熬著,等著新公司發了工資就好了。誰知更大的問題來了,房東收房租來了。沒有錢交了咋辦,搬走唄,住街頭唄,睡公園唄。
? ? ?我給他打了一個電話,電話一通。我說借我3000唄。沒有猶豫,他說好。我說不問我借錢做什么。他說管我屁事。當時哭的想法都有。解了燃眉之急,也總算松了一口氣。后來他問我借錢干什么去了。我說沒事了。他說你不會借錢給女朋友去醫院了吧。我說滾。
? ? ?又一次,需要用錢,當時自己的積蓄不夠。我又來了一通電話,我說手頭緊嗎?借我1W,有嗎?他說等他這個月發了獎金后給我轉過來,如期收到。
? ? ?后來的一次聊天,我問他,春節過得怎么樣?他說還好。就是這個春節過得有那么一點緊湊。我說怨我了。他說沒事,過得去。內心是感動的,也有點過意不去的。這個梗就這么過去了。
? ? ?給朋友的定義太多,有過不少的雞湯,看過不少的故事。但是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后,才能真正感受到“朋友”二字的意義。不一定常常聯系,不一定總說好話,只要有那么真摯在就好。
? ? ?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我。真實的回憶,真實的他。這就是他的故事。
文:Tig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