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帶著一歲半的孩子,六十歲的婆婆,從蘇州去廈門玩了四天。
1,我是如何下定決心帶著孩子去這么遠的地方旅行的?
這次的廈門之行,是我硬著頭皮去的。借用毛爺爺的話: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我是后者。
都說旅行要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才能成行:時間,金錢,體力。時間上,公司正好有了四連休,四天時間,可以小長途玩玩。金錢,貧窮如我,時刻準備了出行的錢,沒有多,幾千塊就夠了。體力,這個是年輕賦予的,也是想出去玩的強大欲望激發的。
即使滿足了這三個條件,我的出行依然困難阻阻。因為我想帶著孩子一起去,平常上班沒時間帶孩子出去玩,想趁著假期帶著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領略不一樣的風光。
在旅途中有很多人看見我抱著孩子,替我感到辛苦,就問我:這么小的孩子帶他來能他懂嗎?
我也不知道他懂不懂。但是有前例為證:國慶期間帶他回老家,在家里寬闊的院子里,來回跑動,追著鄰居家的公雞,模仿著公雞咯咯咯叫著,跟小狗學會了汪汪叫。在屋里到處找東西,我們當作垃圾的光盤,他好奇地拿在手里翻來翻去,仔細觀察。他對老家的所有,都充滿好奇。
在10天之后回到蘇州的家里,明顯感覺到他的運動能力變強了許多,爬馬桶上水池的動作更加矯健!嘴里發出的的語音,也多了好多。
孩子去新的地方,接觸新的事物,有助于他的身體和大腦的發育。
這個才是我克服各種困難,執意帶著孩子出行的真正原因。
既然打算帶著孩子出去,我一個人肯定是不行的。我游說老公,失敗了。我想到的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奶奶了。奶奶身體還不錯,一方面可以在路上搭把手,一方面就當作對她平時照顧孩子的感謝吧!
就這樣,攜老將雛,選好路線就出行了。
2,我們辛苦并快樂的旅程
2.1 遙遙路途中的萍水相逢
關于旅行,在踏出家門的那一刻,就是在旅行了。在移動的車上,在飛機上,在酒店里,只要是脫離了日常軌跡的行動,都是旅行。
因為,旅行不是單純看風景,旅途上遇到的人,聽到的故事,都是旅行的意義。
在車上,沿路的風景,高山,河流,民居,那種沒有被開發的景貌,才是真實的社會和民情,是旅行中增長見聞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們這次出行,是乘坐高鐵,從北向南,經上海,浙江,福建,到達廈門,全程1000多公里。過了杭州之后,每個經停站的地名,都是陌生的,或者僅在新聞報紙上聽到過。我聽著那些地名,感覺自己真的到了遠方。沿路多山,山中有霧,飄飄渺渺,一秒鐘的邂逅,足以留下美好的回憶。
旅途中兒子的自來熟。
兒子向來是個萬人迷,走到哪里,都會吸引別人的注意,走在路上,擦肩而過的美女們,都會再回過頭來,說一句:好可愛哦!這讓老媽子我很不平氣。他明明是我肚子里出來的,卻比媽媽受待見得多!
在動車上,不安分的兒子在通道里走來走去,走到一位喝啤酒的叔叔身邊,停下了,目不轉睛的盯著人家的啤酒罐。我們家里人沒人喝酒,兒子沒怎么見過人拿著個彩色的筒子往嘴里倒。兒子全身都好奇這是個什么新鮮玩意,眼睛出神地望著,兩只小手欲伸不敢伸的舉在小桌旁。
那位叔叔,被他的舉動逗樂了。把啤酒罐拿給兒子,兒子還是不敢拿,回頭看看媽媽,媽媽是笑著的,再看看那位叔叔的眼睛也是笑著的,兒子就不再那么緊張害怕了。要知道,平時在小區里,他見到保安大爺都是害怕的,人家逗他,他也從來吝嗇自己的笑容。這會兒在車上,兒子膽兒都變大了。伸手去摸了摸啤酒罐,摸了還不夠過癮,直接兩手給抱起來了。馬上就要模仿叔叔往嘴里倒了。惹得周邊的人都哈哈笑。
兒子看上了叔叔的啤酒罐,每3分鐘就要從座位上,下來去看看人家喝酒。因為這啤酒罐,兒子跟這位叔叔交上了朋友,主動去拉人家的衣服,對著人家笑,跟叔叔學會了“石頭剪刀布”的動作。并且一直把這個動作帶回了家。
兒子一路上可沒閑著,成功地撩笑了好多通行的人。
人就是這樣,一路上走走停停,會和許多人萍水相逢,緣聚緣散,給彼此帶來歡笑和生命的記憶。
2.2? 酒店私密
出行三晚,前兩晚住在廈門日航酒店。酒店設施很不錯,房間也很寬敞。有我喜歡的大浴缸。雖然有人告訴我酒店的浴缸不要用,很多人用過,會不干凈。但是,我還是決定享受片刻的泡澡。家里裝浴缸,是我的小夢想,但是沒有實現。來了酒店,哪能錯過呢?我放滿熱水,用毛巾清洗了一遍。再放滿溫水,和兒子一起鉆進了水里。小家伙超喜歡玩水,經常在家里的浴室里拿著花灑光著屁股撒歡,今晚就讓他玩個盡興吧。兩只小手不停地拍打水面,水珠飛濺一次,我和兒子就爆發出巨大的笑聲,然后再一輪拍打水面。我們的臉上,眼睛上,頭頂上都是晶瑩的水珠。
兒子的小胖臉上,嬌嫩的皮膚,微微泛紅,晶瑩剔透,皮膚細膩如脂,很是養眼。為娘的看了,忍不住捧過來親了幾口。
和孩子一起歡笑的時刻,是最快樂的,沒有之一。如果這時光可以停留,該是何等美好啊!
2.3 鼓浪嶼,美若仙境
第一次知道鼓浪嶼,是數年前看舒婷的書《真水無香》。書里描寫了在鼓浪嶼的小路上,拉著菜籃子去海邊,小路起伏,彎彎曲曲。當時那種恬淡和美好,就讓我深深記住了鼓浪嶼這個地方。
真的來到鼓浪嶼上,在旅游的人潮都分散之后,漫步在別墅群之間的小巷子里,才真的感受到,鼓浪嶼的節奏,真的如舒婷書中描寫的那樣緩慢,安靜,悠然‘。鼓浪嶼的風情,真的是與世無爭,不俗,清麗。鼓浪嶼的風景如仙境,面臨大海可聽濤聲,茂密的綠植,高聳的檳榔樹椰子樹,即使在冬季也燦爛綻放的鮮艷花朵,在冬日晴空的映襯下,完全把我的心吸引去了,不愿意歸鄉了。
在鼓浪嶼上住了一晚,酒店面朝大海沙灘,一出門就就是標志性的“鼓浪石”。在臨走的早晨,吃過早飯,我走到海邊。七點鐘的海,那么安靜,輕拍細軟的沙灘,空氣,那么清新,游人,還沒有來到。這個脫了大陸的小小島嶼,不是仙境,又何以形容呢?是誰,修得了那么深厚的福分,才得以在這里久居?
去過云南邊陲,去過東瀛海外,去過魔都帝都,也走過蘇杭天堂,我卻敢言,與那些地方比,鼓浪嶼是我去過最美的地方!
鼓浪嶼,美在色彩清麗,紅色洋樓,綠色植被,藍色天空,五彩花朵和碧色大海。美在山水相映,婉約恬靜,閑適不俗。踏足滿足,登高鳥瞰,臨海遠眺,每個角度都是美的。
鼓浪嶼,值得每一個人來一次。
廈門是個小島,鼓浪嶼是更小的小島,所以才叫“嶼”。因為海浪拍打礁石,會發出如敲鼓般的濤聲,故稱為“鼓浪嶼”。
乘坐油輪返回廈門港,與美麗的鼓浪嶼告別,依依不舍。
在短短20幾分鐘的返程中,一位來自呼和浩特的阿姨,和一位來自天津的阿姨,在郵輪二樓,一個高歌,一個伴舞,即興演出了一場。如果不知道的人,必定會以為她們是同行的姐妹。其實,他們也是萍水相逢,舞姿卻很諧調。難道全國的廣場舞都是一個舞姿?不對。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心態,才是她們一見如故,動作協調的根源吧!
旅行,就是與繁悶的日常告別。去遠方修心,養性,識人,觀景。當再次返回日常時,感覺不再繁悶,便是旅行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