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 回想起這幾年路上的風景,想起來的就是那些朦朧的山山水水。其實見的最多的是那些蒼翠的、裸露的、模糊的、連綿不斷的山。
南邊的山總是秀氣的,像女人腰線一樣妖嬈的弧度。總和你隔著一段隱隱約約的距離,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而北方的山是大氣磅礴的。是山就都是山,左看是山,右看是山,連抬頭和低頭都不放過你。這些山帶著萬古的氣概和血性,激蕩著它子民的胸襟。走在其中,只感覺自己是天地間的一個遠行客。
身為一個南方人,我逃不掉南方的山。我曾經透過大巴車的窗戶見過山上一棟紅色的房子。那是一座晚霞顏色的小房子,背靠青山。一下點就亮了人的眼睛,把旅途的風塵和疲倦一掃而光,只剩下萬綠從中一點紅的驚喜。
我在以后的日子里老是會幻想到底是怎么樣的人會在山上蓋一座紅色的小房子,我想那一定是一對年輕可愛的夫妻,丈夫可能是憨厚老實的木匠,妻子是嬌憨的小畫家。他們一起在門前開墾土地,再種上易活得蔬菜。小妻子喜歡在房間的窗臺上放上嬌艷鮮活的花朵。如果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小孩,他們會不會在雨后帶他一起去山中采蘑菇?
一座青山能帶給人的情懷實在是太多太多。尤其是對中國人而言,青山代表著氣節和態度,承擔著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媒介。所以自古以來的道觀和寺廟都偏愛依山而建,甚至有的故意建于深山老林以求遠離紅塵紛擾,只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和。
而這種淡泊的心境被中國人用一種最獨特的方式表達的恰到好處。用烏亮的墨一層一層的渲染,用黑和白兩種顏色的默契,交織出整個世界。白的是天是河,黑的是山是樹。水墨畫最懂的遠山的魂,在形上不做強求,更看重的是意會的傳遞,是那種朦朧的虛實感。在墨色濃淡之間勾勒出一間寺廟的輪廓。點到為止,無需再多。遠山的精髓就收在這方寸之間了。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青山的氣魄滋養著人的氣魄。
我總是格外的鐘愛有山的城市,相較于其他沒有山的地方,山帶給一座城市沉淀的力量,帶給一座城市依靠。
這世間上有無數的青山,我不知道我何時才能夠被其中的一座選中。能夠倚山而建一座紅色的房子,在一片小小的土地上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不緊不慢看時令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