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起,我開始想要依靠聽說,來安慰自己對于所有朋友的掛念,想要依靠微笑,來撼動自己敷衍生活的過錯。這樣,才似乎可以讓滿腹的字不用硬生生拆散或拼湊,就那么自然直白不隱藏什么……
離家的前一夜,睡眠又自覺調回到西安模式,清醒愈清醒。窗外并不能看見月亮,連續的陰雨,連星星也不見得,河對岸昏暗的幾家燈火恍惚若現。
年三十去老家上墳,繞道經過老房子,總覺得院子的臺階變得低了很多,竹園變得小了很多,院子竟然也比變得窄了好多。記憶里很遠的路幾分鐘就走到,記憶里很高的坎縱身就躍下。回家的路上我心里詫異著,這來回兩小時的路,為什么以前很多次是可以從早上走到下午……
記得剛搬來新房子里,我就選了這間唯一靠近河的小臥室,晚上聽著河水嘩嘩不覺吵鬧反而心安。后來流水聲音從變小到幾乎聽不見了。睡覺也無所謂心安,睡著就好,醒來就好。
醒不來和睡不著一樣,我說的不是難受,我是說一樣的是不可復制的體驗。沒什么可難理解的吧。有很多次真的睡不著,沒計較過原因,就是不一樣的對待,看電視,看書,甚至還在半夜三點出門去轉悠過一次,不敢走遠,夜靜靜的像黑洞。我以為醒不來本身是一種假象,都能意識到醒不來,那不是已經醒了嗎,只是不想醒來,保持著睡的原有狀態。
最近沒什么事的時候,我在整理以前的筆記,它們都很雜亂,各種形式各種內容分布在各種形狀各種材質的“容器”里,當在廚房柜子下層舊茶盒子里翻出寫著“咖啡豆分類”“咖啡帶分布”等等內容的卡片時,我也忍不住在心里使勁的驚訝了一下下。盡管兩年前,自己已經試著記或寫的時候,都分門別類在不同本子上,可還是避免不了興致來了就信手拈來。由著這買本子的速度和寫句子的性格,看來也必要繼續整理了。
今早沒事,便翻看微信聊天記錄,發現了至少5條忘記回復的信息,其中一條還是三個月前收到的一句問候。我真心不是忙,可就是忘了。想著上初中那會兒,那一本本幾百頁的政治課本,是可以毫不含糊的從頭背到尾的。畢竟現在已不是上初中了。準備明天起做個備忘錄,以防忘記后天是要吃兩頓飯的。
我明知道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卻還是堅定的做著這次的計劃,并不斷細化使之完善。我不接受朋友說這是因為心理越來越成熟,我自己知道這是因為變得越來越膽小。很多時候,寧愿保持沉默也不說別人會認為多余的話了,寧愿起身離開也不輕易讓人察覺瞬息萬變的心情了。不再那么囂張又放肆的勇敢了。悄悄的勇敢,然后安靜的等待,等到哪一天所有人都放棄我了,我就重新拽一次。
該睡覺了,明早六點要起來做早點。感慨,那會兒拿著飯票買學校的大白饅頭的時候,盡想著吃了,夾著兩毛錢的辣子,還美得很。現在六點起床不再是去學校了,畢業了,又畢業了,最后,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