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卓然聊天,她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四十歲的同濟女博士。
我叫楊曉蕓,不是《奮斗》里的楊曉蕓,作為七零后,一個農村姑娘的出路在哪里呢?
我們家有五個孩子,我是家里的老四,上面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下面一個弟弟,在農村,誰家的兒子多,誰家就比較富足強勢,在村里也比較有話語權。
我們家就兩個男娃,三個女娃在村里人眼里就是賠錢貨,大姐二姐初中畢業就回家務農了,隨后嫁人生子。
三哥初中畢業考上中專,成了吃商品糧公家人,從小大姐二姐就喜歡小弟,三哥和我年紀差別小,總輔導我的作業,考上中專后的三哥,見識拓寬,覺得我比小弟更有學習潛力。
初中畢業后,我面臨兩個選擇,考高中或者和三哥一樣考技校中專,父母似乎更想讓我考中專,因為考上中專,我們那時中專畢業后是包分配,所以考上中專就是提前改變命運了,因為三哥就是現實的例子。
父母覺得考上高中,三年后又要考大學,風險極大,考上中專三年后可就能掙錢了!綜合利弊,父母決定讓我考中專,對于三哥的意見充耳不聞。
我想能像三哥一樣能成為城里人,能吃商品糧,不用面朝黃土背靠天,在地里刨食找生活,所以也是滿心歡喜的。
十六歲的我上了一所中專技校,三年后畢業如愿以償的分配到了一家國企,成為一名光榮的石化工人。
我的工作就是一名國營加油站的加油員,每天三班倒的工作乏味無趣,雖然工資待遇高,但是接觸的人太少,天天身上一股汽油味,唉,我也老大不小了,是該找對象了,回家父母就崔,說我姐這么大,娃都滿地跑了!
我的煩惱,只有三哥了解,我給三哥說我現在還不想找對象,對現在的工作也不是很滿意,看著小弟高三馬上就要高考了,我好羨慕他,考上大學多好啊。
三哥說,你有空要多看看書,多學習一些業務上的知識,現在有夜大,不行你去打聽打聽。
后來小弟考上了大學,過年回家給我講了大學的所見所聞,也有些惋惜我沒有上高中考大學,錯過了大好機會。
小弟說大學里面有自考專業,自考畢業也是國家承認的學歷。相比較函授,電視大學,成人大學,自考還是比較難但含金量也比前面的高。
于是,我在三哥和小弟的鼓勵和幫助下,報考了自考大專,自考有多難,咱們看下數據。
有數據顯示,自學考試于1981年開始試點,三十幾年來累積有9048萬人參加考試,本專科畢業人數達244.2萬人,被稱為中國的“第一考”。粗略的算下來,自考的畢業率不到20%。
我一個中專生,三年沒有再看過教課書了,其難度,對于已經工作我這樣的社會在職人士,是顯而易見的。正常情況下按一次報考兩科一年就只能考8科,再根據80%的通過率來算,一年通過6科左右,考完需要兩年多一點。
再加上申請畢業時間大概在兩年半到三年左右。當然這是理想的狀態,大部分人很難堅持到底,所以自考通過率一直很低。
我的業余時間幾乎都在看書背書做題,甚至上班時候嘴里也是嘀嘀咕咕,同事們說我最近是不是魔怔了。
只有我自己知道,高數,普通物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建筑化學,建筑材料這些書被我翻看了不下十幾遍,高數書被我標注的面目全非。
我記得每年我去批發市場買紙都是十幾斤買起,三年中用光的圓珠筆芯達幾百根,記得很清楚我右手食指磨出的老繭多年都在。
自考的艱辛,就在堅持,我們一個班報名時有50多人,三年后拿到畢業證的只有十幾人,在我二十三歲時,我終于拿到了西北某大學的自考專科畢業證。
有了專科學歷,我的工作也有了變化,我從加油站調到了分公司的基建科,成為一名基建科預算員。
我參加了全國預算員考試,拿到了我的上崗證,在培訓學習的過程中,培訓老師說,這個小姑娘好年輕啊!在一群大叔大媽們的培訓班里我特別顯眼,我的成績特別突出。
培訓間隙,和老師討論我的志向,老師說,你可以繼續上自考本科,已經得意忘形的我,聽老師講他考研究生時的經歷,感覺就就是死過一回。
老師說他一個中學老師,上完研究生后留在了大學當老師了,現在已經是副教授了,他說他做夢也沒想到他會在大學當老師,他告訴他教過的每個學生,知識改變命運!
我當天晚上,失眠了,我在思考我的人生理想到底是生么呢?我到底想要生么呢?我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農村姑娘到底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呢?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
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
一個人的生命是應該這樣度過的
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
他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保爾柯察金的警句久久的回響在在我腦海,我也沒讀多少書,可是我就喜歡《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這本書,用現在的話來說,它就是影響我命運的一本書。
第二天,上課前,我給老師說,我也要考研究生,老師沒有嘲笑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姑娘,而是告訴我必須取得本科學歷才能報考全國統招碩士研究生。
人生的征程開始了,我的人生從此拉開了美麗的序幕,我用了兩年時間拿到了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的本科學歷。
同年,我第一次報考了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結構工程,一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完全沒有預料到,一盆冷水從頭到尾把我澆了個透心涼,冷到了骨子里。
畢竟自考生的這個差距,和統招全日制本科生有差距,而像同濟大學這樣在中國排名前二十的大學,它的層次和要求是超出我的想象的!
那年的全國線是280分,同濟是300分,我考了170分,專業課慘不忍睹,公共課更是一塌糊涂。
第二年,我報了我所在城市的所有考研輔導班,為了能請假上課,我攬下科室大部分預算的工作,每天就睡六個小時,我這么拼,終于身體吃不消,我得了胃潰瘍,膽結石,急性腎盂腎炎。
我不得不住進了醫院,住院期間,管床的小實習醫生看我天天抱著考研的書看,就和我聊起來,她是醫學院的研究生,她建議我去報考的大學參加專業課的輔導班。
我病愈出院后,父母、三哥、弟弟包括大姐二姐專門召開家庭會議,討論我的考研事業要不要繼續,父母和兩個姐姐覺得我不需要再瞎折騰了,三哥和小弟支持我繼續考研。
他們最關心的是,我不能為了考研把自己身體搞垮,父母覺得我有些太瘋狂了,完全是吃飽了撐得,的確在他們看來趕快把我嫁出去,嫁個好人家是比較現實的。
三哥和弟弟勸我考研可以,但不能把目標定的太不切實際,同濟大學那是我一個自考生能考上的學校嗎?三哥很明確的說,你很拼能力也很棒,但要面對現實,能不能去考一個可以上的學校。
我冷靜的分析,告訴他們,我以同濟為目標,我考上研究生是要去大學當老師的,三哥和小弟對于我的話,猶如一石擊起千層浪,他倆對于我的異想天開目瞪口呆。
他們除了佩服我的勇氣,還佩服我這膽量,三哥說,考研可以,但它不能成為我生活的全部,小弟說,三姐我支持你走出小縣城,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Hamlet: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it'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生存或毀滅, 這是個問題: 是否應默默的忍受坎坷命運之無情打擊, 還是應與深如大海之無涯苦難奮然為敵, 并將其克服。
我一個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灰姑娘,難道就沒有追求自己白馬王子的機會嗎?我坐等王子來發現我嗎?灰姑娘只有走出廚房才有機會接觸到王子。
我不知到我的另一半在哪里,我只知道走出去,去外面看看大千世界的機會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我調整自己的狀態,我知道考研是一個長期目標,我要一步一步,有計劃有目標,而不能急功近利。
我首先制定身體鍛煉計劃和目標,打鐵還需自身硬,磨刀不誤砍柴工,沒有一個好身體做什么都是空中樓閣,我開始堅持跑步,運動不僅鍛煉了我的意志,還能調節心里狀態,活躍了我的思維方式。
我開始學習英語,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學習一年英語后,報考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買來同濟大學的本科教材,開始自學。
我利用調休時間,去省城參加新東方的英語培訓班,俞敏洪老師、徐小平老師的講座仿佛是我迷茫人生大海中的燈塔,
陳文登老師的數學培訓對于我來說,醍醐灌頂不未夸張,線性代數是我的弱點,參加這個培訓班,讓我對數學不再恐懼,我有了方法就有了信心,我還認識了許多考友,給我許多幫助。
考研過程中,孤獨前行的我在考研大軍中認識了許多熱心的朋友,報團取暖中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提攜,通過考友的介紹,認識了同濟大學當年考本校的本科生。
我特別感謝同濟大學的曉燕同學,她聽朋友講了我的故事,這個來自安徽阜陽農村的小姑娘,給我寄來了當年的結構專業的考研復習資料,免去我遠赴上海參加專業課的麻煩,節省了我的時間和費用,這樣的幫助已不能簡單的用感激涕零來表達我的心情。
時間過的飛快,200x年的冬天,我和幾十萬的考生一起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窗外大雪紛飛,窗內我奮筆疾書。
或許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考試,對多于大多數人來說,每一次考試都不能完全決定你的的人生命運,但我這次考試對于我來說,它是我人生的轉折點。
三天的考試很快就過去了,我緊繃的神經一下松了下來,我整整睡了12個小時,從來沒有這樣累,也從來沒有這樣如釋重負,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拼盡了全力。
過完年,初試成績出來了,我出乎意料的考了345分,去年的全國線是285分,同濟是305分,我每一科都過了同濟的單科最底線。
我把我的初試成績告訴了我的考友們,QQ群里炸了鍋,她們祝賀我的同時,告訴我要馬上準備復試,只有通過了復試,才能松氣。
同濟大學的曉燕同學幫忙聯系她的學姐,給我發來同濟復試的要求,我在復試前,請假坐火車趕往上海。
在同濟的一周時間,我通過曉燕的師姐介紹認識她的導師,參觀感受了同濟氛圍,同濟是不是如同她的校訓一般博大胸懷,接納一個不是本校而且是自考本科的背景的學生,我不得而知。
曉燕師姐的導師,對于我這個來自大西北敢做敢為的傻姑娘,可謂另眼相看,他佩服我的勇氣更佩服我的能力,一個自考生能考這么高的分也是不多見。
這位敬愛的導師聯系了我報考的導師,為了避嫌,他沒有帶我去找我的導師,他只是大概介紹了我的情況,我的導師,一個博導聽了我的情況,托人帶話,他告訴我,努力總會有回報的。
我收獲了許多信息,買了好幾本專業方面的書,我帶著對同濟無限的向往踏上了北歸的火車。
一個月中,我瘋狂練習口語,我知道我的弱點,我必須克服,我天天對著墻,對著鏡子重復的背誦著新東方中金典的面試案例。
面試的時間很快就到了,我的導師也在面試老師之列,專業課順利通過,口語面試中,我沒有想到,我背下來的語句竟然都用上了,我那可憐的口語竟然得到外教老師的認可。
或許夢想就是這么的突然的實現了!讓人覺得那么的不真實,我考上了同濟的研究生,而且是公費的研究生,我這所有人認為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我終于實現了!
我用我近十年的求學經歷,狠狠的扇了命運一個大嘴巴子,或許命運已經懵了!可我大聲的對命運說,我命由我不由你!
我上了兩年的碩士研究生后,導師問我要不要直博,我拼命點頭,別人躲之不及的碩博連讀,我卻要拼命去爭取,因為我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整整五年,除了過年回家,我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工地,我沒有談過戀愛,沒有逛過大上海,和導師出國除了參加會議,就是去當地大學收集資料和交流。
35歲的我終于拿到了博士學位,也收獲了我人生的另一半,我們謝絕了導師的好意和國外博士站的盛情邀請,我們相約回到了家鄉,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家鄉,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為改變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一點貢獻。
如今,我已經是家鄉省城某所重點大學的教授了,我每次給本科生講課時,都要講這么一個自考生的勵志故事,或許他們不知道,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
我告訴年輕人,有夢想就要用行動去實現它,無論你遇到什么樣的艱難困苦,你都要堅持下來,一定要記住:
命運永遠掌握在自己手里!
無戒365天極限日更挑戰營第二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