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街

來榆林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原計劃上午去毛烏素沙漠看看,下午去古街轉轉,用百度地圖一搜,最近的沙漠也要幾十公里,奔波幾十公里去見個美女,欣欣然,去看個沙漠,總感覺有些不值,還是直接去古街吧。

古街古不古,關鍵看建筑,果然,下了車就看到前方綠樹掩映處,隱隱露出一截高大的城墻,城墻簇擁著一座巍峨的城樓,城墻及城樓上密密排著一個接一個的箭垛,一種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感油然而生,到底是邊關重鎮,連空氣中都帶有一種肅殺之氣,這便是有名的“鎮遠門”。

城墻見了很多,以西安的最為壯觀,在上面可以跑馬拉松,平遙的也不錯,非常完整,其他城市的則大都只保留了一部分,如南京的“中華門”,北京的東南角樓,廣州的越秀公園西墻等。不管保留了多少,只要還有一磚一瓦,便是這個城市古老歷史的見證,便值得我們尊重,值得我們去尋幽探古,緬懷追思。

鎮遠門下,一幅場景吸引了我,人行道上,榆樹底下,有個剃頭挑子,一個女人在給一個裹著紅兜兜的中年男人理發,女人戴著口罩,看不出年齡,但技法嫻熟,男人微閉雙眼,非常配合與享受,榆樹上掛著一個小鏡子,旁邊停著一輛電動車,車筐里放著女人理發的全部家當,估計要是有城管來攆,騎上車就可以開溜,這樣的情形放到國內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頭,都不會覺得有什么特別,但在城墻根下,在高聳的城樓襯托下,卻有了些懷古的味道,讓人仿佛回到明清,回到民國,回到老舍筆下的老北平城。

城樓邊上,幾個老頭在打牌,一大群老頭在圍觀,老頭與古城顯得那么和諧,仿佛他們就是城樓的一部分,天長地久,永永遠遠,只是不知道老太太們都去哪了。

轉過了“鎮遠門”便是古街,古街很長,到底有多長,從南到北大概有四五里吧,其長度在中國眾多的古街古巷中也算得上翹楚,而且還有其特色。

特色之一是房子,一律的硬山頂,灰磚黑瓦,前出廈,醬紅色木格門窗,門楣有花紋,屋脊有鳥獸?,一看就是有些年頭的明清建筑。每家門店檐下都掛著大紅燈籠,有的還飄著明黃色幌子,幌子上寫著門店經營內容,如古玩字畫,紡織品批發,算命測字,中醫藥堂,乃至手工餃子油潑面等林林總總。算起來,經營布匹和小吃的門頭比較多,“衣食”在這里顯出了它的重要性。壽衣冥器店居然也占了相當比例,十家里大概總有一兩家吧,這在其它古街是不多見的。仔細想來,也可以解釋得通,榆林這地方過去是邊關,是邊關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隔三差五,死的人多了,便帶動起殯葬業的興盛。至于紡織品批發的繁榮,是因為這里是明朝為數不多的蒙漢定點交易場所,游牧民族所穿的衣服都要從這里交換獲得。

古街的另一特色就是騎樓眾多,從鎮遠門所處的南大街走過去,依次要經過文昌閣,萬佛樓,星明樓,鐘樓,凱歌樓,鼓樓,幾乎幾十米或者一兩百米就有一座。樓就建在馬路中間,飛檐斗拱,雕梁畫棟,自有一種威嚴的氣勢,而人和車馬從下方的門洞穿過,絡繹往來,又有一種人間煙火氣。從高處俯瞰,一處處的騎樓像腰扣一般,將整條古街串了起來。

騎樓多源自榆林“三拓榆陽”的歷史,所謂“三拓”就是三次擴建,每次擴建蓋一座騎樓,再向外延伸一些,像扯面般將這條街道抻得又細又長。

說起來,榆林建城還與秦始皇有關,公元前215年,命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以南地區,然后在黃河以南“壘石為城,樹榆為塞”,史稱“榆林塞”。明成化年間,在北部邊境沿長城防線陸陸續續設了九個軍事重鎮,從東往西依次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城鎮,大同鎮,太原鎮,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榆林塞的戰略地位凸顯,搖身一變為“榆林城”,后來,又經多次擴建,這才有了現在的古街,以及眾多的騎樓。

六個樓里唯一能上去參觀的是萬佛樓,樓梯在一側的偏殿里,非常之陡,上去后視野豁然開朗,往東能看到榆林老城墻,城墻內是雜七雜八,高矮不齊的平房,大都年久失修,有的房頂已經塌陷,呈現出一種破敗相。西邊要好一些,有許多帶進深的庭院,還有零零星星的高樓,唯一好看的風景還是古街,一棵棵綻發新綠的榆樹下,是鱗次櫛比的古宅,街道寬而直,青石路面光而滑,旁邊有休閑的連椅,往那里一坐,可以看來往的行人,也可以喝茶聊天,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靜坐發呆。

有一位老者,是看管佛堂的,見我上來了,很熱情的和我打招呼,并主動陪我參觀。我問他,樓下這個三進深的小院,看起來房子還挺好,就是有一間塌了,怎么不見修葺?老者嘆了口氣說道,房子是佛教協會的,街道辦事處借用了,轉手租給了個人,個人想買下來,好好整修一番,又辦不了房產證,便只能這樣維持著,我聽了有些恍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只是可惜了這房子,一看就是過去大戶人家的,兩個天井,東西廂房,稍微拾掇一下,種點花花草草,堆個假山,會是一個很好的修身養心的處所。

打開了話匣子,老人有些收不住,大概是很長時間沒人上來了,又給我講起老家村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的事,我一聽有些頭大,這種事哪是一時半會能說得完,扯得清的,再說,我一個路人,聽了又有甚用,還是趕緊閃人吧。

前行不遠,有個群眾藝術文化館,里面是榆林本地藝術家的才藝展示,如木雕,泥人,剪紙等,文化館共兩層,每層有多個房間,有幾個房間掛著牌子,有藝術家在現場創造,這就是“工作室”了吧。

靠近大門的是木雕工作室,一位清瘦秀氣,氣質不凡的中年男子正俯身工作臺前低頭沉思,手里拿著一塊裁剪得非常齊整,很有質感的長方形木頭,看樣子是在思考要雕成什么樣的形狀,以及如何下刀。在他身后的展覽柜里,擺放著很多成型的藝術品,我看了后肅然起敬,這些作品標價幾百,幾千,乃至數萬,價格不同,但雕刻都同樣精美,足以用來收藏,尤其是一組展示秦腔藝人的雕像,每個人的動作,表情,都惟妙惟肖,和有一年上過中央電視臺的“眉戶老腔劇團”極其神似,仿佛那些纏白頭巾,穿對襟褂,憨厚樸實的陜北漢子就在眼前。

另一個房間是剪紙,剪紙是另一種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一張簡簡單單的紅紙,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子,在目不識丁的陜北老大媽手里,轉瞬間便變化出了花鳥魚蟲,變化出了吉祥畫卷,將它張貼在光禿禿,黃乎乎的窯洞里,張貼在木格楞楞的門框上,立刻紅霞滿天,光彩照人,像變了個世界,一種對生活充滿激情,日子紅紅火火的氣息撲面而來,太神奇了。

剪紙與其說是種藝術,不如說是上帝憐惜黃土高原的單調,貧瘠,溝溝壑壑,峁梁縱橫,特意送給它的一份禮物。

像這里展出的一幅畫卷,信天游的歌詞,配上青年男女相親相愛的剪影,非常精致與傳神。還有一幅體量更大的長卷,是展現陜北一百零八種民間手工藝人的集體合影,每個藝人的人物造型及表情都不同,構思精巧,場面恢弘,真不知道作者有著怎樣的一副巧手,怎樣的一顆聰慧的大腦!

既然是古街,當然離不開吃,說到榆林的小吃,更當然離不開羊雜碎,一說到羊雜碎,我就口舌生津,迫不及待,雖然生活在內地平原,卻天然對牛羊肉有著濃厚的興趣。

選了一家門臉看起來挺正宗的門店,進去興沖沖要了一碗。很快,羊雜碎上桌了,確實是一碗,不是一缽或者一盆,就是家里普普通通吃飯的碗,里面的內容以粉絲,洋芋條,豆腐條為主,間或有幾根馓子,幾塊羊血,就是沒有期盼中的雜碎,當然,非要較真的話,羊血也算雜碎,不能說人家上錯了,但和期盼中大碗的羊雜碎還是不同,叫羊血粉絲湯或許更合適些,很是有些失望,。

結賬時我釋然了,只有七塊錢,可不就是一碗羊血粉絲湯的價格嘛,七塊錢,你還能吃到啥,要啥自行車啊。這點東西顯然沒吃飽,再往前走。看到一家賣“綏德油旋”的小店,一下吸引了我,記得百度詞條里是這么介紹“綏德油旋”的,其色澤金黃油亮,層層餅旋薄如羽翼,外酥里嫩,香味撲鼻。制作過程是用精粉,溫水,少量堿和面,搟成長條,撒上蔥花,花椒粉,抹上熟豬油,卷為面團,壓扁成餅狀,放爐鏊翻烤。

聽起來確實不錯,但結果——結果是我買的這個可能放了好些天了,又干又硬,硬的我只能一點一點蹭著吃,幸虧最近剛裝了兩個牙套,要不我還真咬不動,吃了一半,實在費勁,還是扔了。又往前走,有一家小店門口的墻上掛著一幅主營的面食招貼畫,其中之一是“碗托”,這是我第一次聽這名字,有些好奇,進去看了看。店主人是個年輕女子,見我進來很熱情的打招呼,我問她,有碗托嗎?女人說,有,我說沒見過,想看看什么樣,女人麻利的給我展示了一下,只見一個青花瓷碗里臥著一個晶瑩光亮的半球狀粉團,我問她怎么吃,她說切成條,澆上蒜泥,醋,芝麻,辣子,香油等即可,我有些明白了,這不就是涼粉嘛后來上網搜了一下才知道,碗托的原材料是蕎麥,做法是前一日用水泡軟,用拳頭搗成糊狀,篩濾后放入碗內上籠蒸,蒸熟即為碗托,吃的時候既可以涼拌,也可以熱炒,不但美味,還有疏通腸胃,清熱安神之功效。

真想嘗一下,但前面有了羊雜碎和油旋墊底,實在吃不下去了,只好婉謝了女人的好意離開,心里委實有些遺憾,實在不該吃前面那兩樣,該先嘗嘗這個的。但如果不吃前面那兩種,只吃這個,或許會更遺憾,要知道,羊雜碎和油旋可是陜北名吃。

人生就是這樣,面臨的選擇越多,越容易糾結,就像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無論選擇哪種,都會留下遺憾,這是一道無法做出完美解答的命題,也是哲學意義上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也是晏殊《浣溪沙》所表達的那種微妙情愫,“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7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71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409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9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60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95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9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23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43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42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50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2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54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