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畢業快4年了,很多同事對我工作上的評價是,基本功蠻扎實,但是做出來的東西缺少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聽到這個評價,心里其實很不是滋味,這些問題一直存在,但是自已卻沒法解決。
這四年來,自已做過很多東西,網站設計,APP設計,后臺管理系統設計,還寫過2年的靜態頁面。我對自已比較肯定的技能是APP的設計。現在到了不上不下的地步,卡在那邊很難受。突然天降一次出差西安的機會,要求我參加一個OA項目的設計,以前姐姐在西安讀大學,每年暑假她回來,都會講很多西安的事,當時真的好羨慕,現在自已也有機會能去,心里很激動。
去西安大概1個多月,要帶的東西還不少,借了行李箱,跟朋友和同事一一告別,他們對西安的印象就是遠和臟,記得周六那天去火車站打優步,跟師傅聊天,師傅一聽我是要去西安,連忙說:“西安啊,我兒子以前在那邊讀大學,那地方臟死了,吃的都是面食,有啥好的,出差完趕緊回蘇州吧!”我一聽這話,頭上一多汗,這次去西安,人生地不熟,本來就害怕,臨走還給補一刀。
到了蘇州火車站,坐高鐵到虹橋火車站,虹橋火車站和虹橋機場是挨著的,這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飛機,機場的指示牌做的很好,讓我這種小白一下子就順利過了安檢,到了登機口那邊,途中幾乎沒有什么障礙。
飛機飛了2個多小時,到了咸陽(咸陽跟西安是兩個市,距離還不近),之前計劃是坐機場大巴到西安,然后坐公交去住的地方,突然項目經理一個電話過來,讓我打車快點回,然后一起吃飯,我記得那天是5月14號,周六,天空下著小雨,事先我就查好西安也是可以打優步的,然后就打了一個優步,花了1個小時,90塊錢,到了目的地。
我們項目一共7個人,目前項目處于調研中,所以有些人還沒到齊,我們租了一個三室一廳,還不錯,到那邊是7點鐘,在西安吃上了我的第一頓飯,羊肉泡饃,很開心!
當天晚上收拾收拾,問了一下項目的進度,心里大概有了一個底。在西安出差,跟平時上班一樣,上五休二。不管什么事我都喜歡提前做好準備,所以周六就到了,明天是周日,出去看看熟悉熟悉環境。
西安有幾個比較經典的地方,鐘樓、鼓樓、回民街、大雁塔、兵馬俑等,不過今天一個也沒去,因為景點這種東西,即使它很好看,但是人多擁擠,一般大家都是快速拍個照片,匆匆來匆匆走,感覺真的不是很好。
所以想看西安的生活,一般都在老小區、老街上, 周日坐車到了鐘樓,那是個大中午,太陽很大很曬,我憑著感覺走進了一條老街(我是一個自帶老街雷達的girl),老街兩旁都是梧桐樹,樹蔭很大,走在里面一點也不熱,邊走邊看特滿足,餓了累了就挑個店坐下來吃東西,這次吃的還是羊肉泡饃,這家店很大,吃的人也多,看看裝修和氛圍,應該是老字號了。
一份羊肉泡饃,會給你2個饃(在我看來就是餅),我飯量不大,只要一個,會減掉1塊錢,你可以選擇自已掰饃,或者讓店里用機器切成小粒,下面是我掰的饃,掰了有20分鐘,人家說以綠豆大小為宜,這樣才能跟湯汁完全融合,聽到這話頓時心里翻了無數個白眼,這么小不得掰得手抽筋。。。。
饃掰好后,就可以叫大姐送到廚房里面去煮了,煮好的饃會和蒜一起端上來,說實話這羊肉泡饃有點咸,那送的蒜,味道不沖,總之就是還行,吃了這頓,我就再也沒有吃過羊肉泡饃了。
老街上的這家跟我住的地方那家比起來,這家太正宗了,所以有機會還是要多走走,才知道什么是好。話說西安吃飯的地方,基本都不免費提供抽紙,都得花錢買,1塊錢一包。
吃完羊肉泡饃,歇了一會,繼續走,下面是拍的2處讓我震撼的畫面,左一那張,是我見過最有年代感的,多像80年代啊,那磚頭墻面、淡藍色斑駁墻面、那粉筆寫的木頭招牌、貼在玻璃上的廣告字、還有藍色門牌號,老味道十足。門外的長條凳子(打磨得光滑點弄新一點,搬到無印良品就能賣好多錢)、那花盆、那拖把,就連屋里面的姑娘都像80年代的姑娘(你說人家姑娘土,姑娘咋不打你啊)。
右邊那圖,你看那凌亂的電線,當時看得我頭皮發麻,真能扯線啊,我覺得這應該算是西安的特色之一,很多老街都能看到。逛了一個下午,發現西安的巷子總是比蘇州的寬,蘇州的巷子很窄,人也很少,走多了會覺得特別的孤單。
周一開始正式上班,項目還在調研中,所以很多需求不明確,不熟的同事,不熟的工作環境,第一天坐到自已座位上的時候,好想逃,項目經理給了我很多OA參考頁面,我看了看,以前也做過類似的項目,項目經理帶著這些圖,去問客戶喜歡的風格,客戶挑了幾個版面清爽的頁面說,你們這邊先做五個版本,給我們選一下。
然后我就以3張為主打,2張為湊數的戰略,以每天一張的速度,完成了。這些頁面要每個部門的經理投票確認,每個經理都很忙,我跟人家是說不上話的,都是項目經理問意見,當時我就覺得設計(人家叫我美工)地位太低下,想去爭辯什么,想想自已是乙方,這又是一個招標的工程,OA整體又是以功能為主打的,種種理由為我的膽小和不自信辯解,心里有點苦悶也有點無奈。
里面有個IT部門的總監,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跟我說:“我想做一個看著不像我們公司的網站,我不要全部都是字的。”匆匆說完就走了。他的意思應該就是創新,要與眾不同!!這個算一個方向,其實看到他嗑瓜子,當時我就驚呆了,要是在我們那上班嗑瓜子,是嚴重的工作態度不認真的行為,后來工作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僅領導嗑瓜子,下屬也磕得起勁,我想這大概就是這里的風俗吧!
這一階段的工作相對還是比較輕松,因為不涉及到確認,壓力不大,所以周末才有心情出去玩。周末又去市中心了,在外面看到城墻的時候,特別想上去看看,等上去了才發現,清一色的石板路,城樓的門也不開,所以你就只能走走石板路了,城樓上沒有什么好看的,城樓下面卻是無限生活味道。
這是城樓下的一家火鍋店,一開始還以為是咖啡店,鐵皮招牌上的歸吾兩個字特別的好看,還有那塊點點點的區域,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招牌,所以才那么吸引我吧!
下午三點多,看到的這家串串店,我想他家生意肯定很好,7個人圍在一起穿串,當時在城墻上,好想跳下去跟她們一起穿串。在蘇州臨走的時候,跟我同學一起吃了頓歪串串,里面的豬腦特別的好吃,我吃了2份呢。看到這一幕,想起了我同學,想起了蘇州,這一刻特別的想家。
周末跟同事約好去看兵馬俑,兵馬俑在臨潼區,離市區有段距離,我們先打優步(我就是愛優步,別叫我停下來)到火車站,當時西安優步、滴滴和出租車鬧得正僵,優步師傅不敢直接送我們到火車站,說是有人查,只能送到火車站附近,然后我們就隨意走,在一個小巷子,一家不起眼的小吃店,一人吃了一個肉夾饃,那肉又香又酥,饃又脆又香,才5塊錢。比高新區8塊錢的好吃還便宜。
我們在火車站坐了公交車,8塊錢一個人,大約一個小時車程,一到終點站,就有人搭訕,“去兵馬俑嗎,我們送你去,這個門進去你們要走很多路的,我們帶你去,一會功夫就到了。”善意的臉上透出隱隱的欺騙,后來問了坐在警車里的警察,一問路就在前面,果真在騙人,而且是大規模的騙人,只要有人下車,就有人尾隨搭訕,那些人被人拆穿也絲毫不尷尬臉紅。
兵馬俑門票是150,一張票可以看2個景點,一個點是兵馬俑,一個點是秦始皇陵。到了景區大門口,驗票后,看到很多導游在景區門口,問我們要不要講解,兵馬俑是三分看七分講,但是我們不要(這是因為窮)。那天的游客很多,兵馬俑主要是3個坑道,我們先進的二號坑道,登,登登,上圖。
二號坑道還不算有看頭的,一號坑里兵馬俑最多,上圖上圖,剛進一號坑道有種感覺,震撼、威嚴、雄壯。這種感覺跟進教堂差不多,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這些建筑都很高。我們邊走邊看,耳邊還要蹭著導游的講解聽,秦始皇陵將近造了40年,兵馬俑展覽的三個主坑道只是冰山一角,所以真正的秦始皇陵得多大多壯觀啊。
下面這些都是被挖出來的秦俑
來吐槽2張,當時看到這個場景,好想自已能有魔法把里面的卷尺、麻繩本子啥的都給拿走。人家秦俑雖然只是個士兵,但是也不能拿這些給人家陪葬啊,不過這個好像是展現了當時考察秦俑的一個場景,為了紀念才把它保留下來的。
左起第一列第三個秦俑寶寶,看你衣服破的,看著心疼,你的衣服要是布做的,我真想幫你縫上,那么多秦俑就數你穿得最差。
逛完兵馬俑,集中免費坐車去秦始皇陵,到了那邊有一個免費的導游帶隊,其實秦始皇陵,就跟一個小公園差不多,很多東西都還沒有挖出來,所以沒有什么看頭,導游用說相聲的樣式把小公園說得特別高大上。
“這有很多人吶,看完兵馬俑,臨走的時候,會買一對兵馬俑帶回家,然后放在床頭左右各一個,大家想想,兵馬俑是干嘛用的,是殉葬用的,你說你睡覺的時候,這左邊一個,右邊一個的,是啥意思,大家記住了,這兵馬俑啊,是不吉利的東西,最好不要往家里放。”當時聽完這句話特別的好笑。
“秦始皇在位時,首都是邯鄲(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那他為什么要把自已的陵墓建在那么遠的臨潼呢?那是因為咱們臨潼風水特別好,陵墓修建好后,秦始皇怕后人會盜墓,所以在自已的陵墓中設置了機關,最重要的是放了很多水銀。當初國家發現咱們秦始皇陵時,就曾在墓中發現了一具白骨。這也是國家現在不開挖秦始皇陵的一個重要原因。”
“秦始皇未被發現時,咱們臨潼縣是特別的窮,大家也知道,咱們過去是以農業為生,但咱臨潼的土地寸草不生,長不出莊稼所以才窮啊,后來秦始皇陵被發現后,專家進行考察,這才發現是土的問題。原來這秦始皇啊,怕咱老百姓在他的陵墓上種莊稼,下令把土反復熬煮,把里面的礦物質都給弄沒了,然后鋪在陵墓上,后來咱國家在臨潼重新鋪土,這才種出了莊稼。”
“當時有5位村民去挖井,挖到5米多深的時候,突然挖出了一個陶俑,大家都知道陶俑剛出土的時候,是有顏色的,跟真人很逼真,當時的5村名,就以為是挖到了祖先,嚇得不敢再挖了,當時我們的楊老先生,以前當過兵,有點見識,那天他連夜用小推車裝了一車的陶俑去縣里匯報,至此秦始皇陵這才被發現。”
這些都是導游說的,說得很吸引人,后來隨便逛了逛,就跟同事坐車回市里的回民街吃晚飯啦!
西安有很多高校,跟設計相關的就是八大美院之一的西安美院了,六月中旬西安美院剛好有一個畢業展,記得那天是周六,打了個滴滴順風車去美院,滴滴司機剛好跟我是一個小區的,他是湖南人,來西安有4,5年了,是做建筑設計的,聊一會就分開了。
到了西安美院的校門口,映入眼簾的就是“西安美術美院”六個大字,這六個大字的背面是“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整個學院給人的感覺就是滄桑破舊,在校園內走了一圈,給人的感覺還是滄桑破舊。
西安美院里面有很多這樣的柱子,都是文物,美院的學生真是牛啊,都用文物來曬被子,世間少有呢。
下面就是整個藝術展的平面分布圖,我先去的是A,里面都是一些畫畫的作品,看了還不覺得咋樣呢。
雖然我不太懂畫畫,但是感覺是相通的,這幅畫讓人的眼睛定不住,空間距離是拉開了,但是焦點太多,黑的地方太黑,白的地方太白,沒有大師那種渾然一體,帶你畫的意境。
這幅給人的感覺也是蠻奇怪的,畫上的建筑應該是西藏的,首先印入眼簾的是黃色的小樓,主體太小,那一個個紅房子堆得密密麻麻的,不知道它要表達什么。
這幅畫感覺不錯,能在畫中看出一些內容,三個采石工正在敲打石頭,手部臉部加色彩,突出了工作時采石工的狀態,整個畫面比較平穩。
這幅畫能看出一個小故事,一大群人在逛文物市場,有外地來的文物商人,手里盤著珠子,有帶孩子的小夫妻,遛鳥的大爺,買菜看熱鬧的大叔。
下面這幅畫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樹,樹用色太重太突出了,從遠處看就看到樹,難道作者就是要突出樹么?山畫得也比較僵硬。
這幅畫比上幅畫好,看上去是一個整體,畫面的最前面是樹,山路還有一個引導,看到窯洞房子,由近及遠,有層次感,后面的遠山處理得也不夠巧妙自然。
這幅畫意境不錯,樹林里有小溪、有人家,但總感覺這幅畫讓人看了心里亂亂的,很煩雜。
這幅畫讓人看了很舒服,讓人舒服的東西,必然是很用心的作品,用心就不會差。畫會給人的眼睛一個指引,由近到遠的過渡也很自然,當時看這幅畫的時候也是很愉悅的。
這幅畫畫得很好,由近處的樹,到中間的人家,再到遠處的山,一層又一層,一景又一景,看得很舒服。
這幅畫講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他們的表情都很迷茫和憂愁,也算反應了社會的一種現象吧!
嘿嘿,這幅畫不同于上面大尺寸的畫,它很小,是一個系列我就拍了一張,上面的小貓咪多可愛啊。這幅畫還有光,把我的大長腿都印出來了,哈哈!
看完畫畫,給我的感覺很一般,后來又去了別的館,挑一些別的特別的講講。
下面的是陶藝,主題就是過年前后的一些習俗,一個個場景搭建得很生動,當時聽看展的人說,這一套東西已經有人看中了,想讓作者賣給他,作者沒同意,展覽的過程中,有人會順走一些小人,所以要好好看著,這素質。。。。
下面是用縮微的方式,還原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的場景。該有的都有,很有場景感,還是比較生動的。
攝影系有一組組品還是蠻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把一個人的衣物從有到無的過程一一拍下來,男生很放得開,女生略微有點羞澀,觀看的人也大多遮遮掩掩,掃幾眼就走過去了。其實他們只是想看看這種表現形式,裸體誰沒有見過呢?
這個看書的大狗子,姿勢妖嬈,周圍的鐵鏈的烘托有種sm的感覺,讓人覺得好搞笑,不知道作者要表達什么主題,在我看來主題就是逗逼。
再來一組我覺得比較好的,這群殘缺的人群,在他們臉上看到了渴望、麻木、掙扎,當時看的時候還是很震撼我的。看到他們我能明確聯想到自已的內心,雖然我表面有時候很堅強、正能量,但是內心大多都是這樣略微消極的,這組作品代表著我的內心。
畢業設計展就告于段落了,因為走了很多路挺累的,還宅了好幾個周末修養了一下,說到宅就想起那段一周幾乎都在家的日子,那時候是端午前幾天,因為項目同事們都去成都和鄭州了,整個屋子就剩我一個人了,項目經理說你可以回家,但是回家又沒有什么念想,就繼續留在西安了。
之前上班大家都一起走,一想到我一個人去上班,然后去甲方公司,傻乎乎的坐著,就覺得沒勁,所以我選擇不上班。那7天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了,每天早上8點半準時出門買早飯,吃完就回來做圖,做累了就躺在沙發上看電影,看了很多經典的港片,那段日子是我畢業以來,累計看電視最長的時間了。中午12點左右準時出門吃午飯,最愛去的是一家廣式臘味店,最常點的是香腸煲仔飯和白切雞。那段日子除了吃飯叫菜名,幾乎都沒有機會跟人說話,雖然我很想說話,但是店里的人很忙,也不太可能跟我閑聊,于是我就挑2個人吃飯桌子,然后坐在人家旁邊,他們一般都會聊天,而且也不會太嘈雜,他們的綠豆湯上來了,其中一個人喝了一口說,“哇,真的很好喝!”,然后我就在心里搭話說“對啊,要是糖再多一點就更好了呢。”,他們說一句我就在心里搭一句話,然后吃完飯心滿意足的離開。
前三天我還按時出去吃飯,后面干脆就直接叫外賣,中午和晚上都吃那家廣式臘味店,吃完就看電視或睡覺,覺得自已很頹廢的不像個人,沮喪但卻有一絲絲開心,整個人的心理變化很大,時而覺得自已不像一個人,像只沒有情感的動物,時而覺得自已很自由,時而因為孤獨感會流眼淚。當時我覺得自已整個人很飽滿,很充盈。這樣的日子沒有過很久,估計再久一點,可能就出毛病了。
一周后大家都歸位了,還跟以前一樣上班下班,每天的日子單調重復,只有下了班,大家一起吃晚飯,互相聊聊天,然后散會步,各自刷刷手機,一天就過去了。后期項目開始緊張起來,晚上要留在甲方公司加班,周末有時候也要加一天班,時間被擠壓的更厲害了。
待在西安最后的那段日子,每到周末我會抽出一天時間去逛北大街,那里有條街叫糖坊街,那條街真的沒有什么特別,一進去路不寬,街道兩旁的服裝店、小吃店、鞋店、蔬果店、小賣部相互穿插著,還有一些流動的小攤販,濃郁的生活氣息鋪面而來,最最特別的是這條街上還有一個教堂,關于這個教堂我還想寫點小故事。
那天周六,這是我第二次逛糖坊街,上次就看到了那所教堂,但是因為門鎖著我沒能去成,我雖然不信教,但是教堂總會讓人有種神秘的感覺,很想進去了解一番。這次去糖坊街,發現教堂的門虛掩著,但是周圍都沒有人,有點失落剛想離開,突然從側面來了一個人,那個人看著30歲不到,后來知道他叫阿強,熱情的問我是不是教友,我說不是只是想看看,他說歡迎歡迎啊,然后把我領到2樓,跟我講了半個小時天主教的歷史,我聽得有點迷糊,其實一開始自已還是很有戒備心的,因為他的過于熱情,半個小時下來,自已逐漸放松了警惕,我們開始聊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還真是巧,他得知我是做設計的,很驚喜說他正好要做一個折頁,于是我們約好下周六進行詳細溝通。
我一向很喜歡有濃郁生活氣息的街道,那些熱鬧的氣息會讓頹喪的我變得熱愛生活,到了飯點肚子餓了,我一邊走一邊看吃飯的店,想著黃燜雞不想吃,工作日晚飯經常會吃,蘭州拉面不好吃,感覺里面就是光面,牛肉那么少,再說了好不容易來市里一次就吃這個,太沒創意了,看到點菜的店,想著我一個人能吃多少,沒勁呢。走了一路走累了,突然看到一家葫蘆頭的小店,覺得就是它了,葫蘆頭就是豬大腸,正好喜歡吃,而且這是西安的特色,里面干凈又清爽,看著很舒服,葫蘆頭是意外的好吃,吃完再逛逛,看到路邊的大姐拖著拖車在賣核桃,我們江蘇的核桃都是干核桃,這邊的是新鮮的綠核桃,看著很是欣喜,糖坊街離西安著名的回民街不遠,正好一路走過去,回民街賣的主要就是牛羊肉串、各種糖和糕點、酸奶、肉夾饃、羊肉泡饃,酸湯餃子、石榴汁,別的真的就還沒有了,覺得沒什么意思,不過來這里的游客真的是很多,每次去大街上都擠滿了人,一次足矣。
回民街周邊的一些街沒有什么人,零星散落著一些店,安靜宜居,來逛逛倒是挺好的,西安夏天這邊天黑的很晚,9點多天才完全黑,以前晚上做公交的時候,發現實在是人太多太擠了,后來就優步打車回去,西安的優步師傅挺逗的,聊一路很快就能到家。
一個星期很快就去過了,我帶上電腦如約來到教堂,阿強只要有空,每周都會來到教堂義務做一些事,那天他給我帶來了很多參考的冊子,還有一些是國外的,韓國的那個冊子,讓人眼前一亮,究其原因無非是照片精美、文案精準、細節到位。就大公司和小公司來說,大公司的東西容易做的出彩,因為資源多,給小公司做東西,幾乎只會提供給你一個半吊子的文案,別的就看你發揮了,有時候你會覺得有心無力,想要用圖片來表現,小公司一般只能提供質量普通的圖片,由于價格、時間和你自身水平的限制,你只能放棄,做著做著就會很沮喪。
深入溝通后,我已經完全明白了他的意圖,閑聊了一會,他性格很外向很能說,對待教友也十分熱情,教友還會給他帶一些自家的土特產,看到這個場景讓人覺得挺溫暖的,但是他說,很多東西都是有來有往的,他沒有說的太直白,我覺得挺好的。中午他帶我去吃了水盆羊肉,其實就是一大碗羊肉湯,搭配2張長條形的燒餅,還有一小碟泡菜,我吃了一個燒餅,羊湯喝完一碗又加了一碗,另加湯是免費的,水盆羊肉還是很好吃的。我在的這條街屬于西安的老城區,我工作的地方在高新區,因為不做飯,所以這4個月我們的每頓飯都是在外面吃的,一般就是肉夾饃配涼皮、各種面條、黃燜雞米飯、水餃,不過西安的一些特色小吃,比如羊肉泡饃,老城區做的就是比高新區的地道而且還便宜。
這周去見他的時候,我的甲方已經定好了我的回程日子,所以還有2周就要離開西安了,心里有回家的激動又有離開的傷感。這些天的周末已經開始買特產,無非就是真空包裝的牛羊肉泡饃、涼皮還有一些糖,跟親友們要來地址,陸續開始打包郵寄。
臨走的最后一周,買了下周一的票,沒有買飛機票也沒有買7個小時就能到的高鐵,而是買了14個小時的特快軟臥,想體驗一下在火車上看風景、睡覺的感覺。
離別總是傷感,最后一周的周末我又來到了糖坊街,走了走那條小巷子,這次沒有去找阿強,因為我需要一些時間來獨自感受這個城市,我沿著糖坊街一直走,餓了就吃一碗水盆羊肉,然后走到回民街,慢慢感受著這個城市,在這里工作了4個月,開心或者不開心,都希望把這些情緒還給這個城市,獨自一人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體驗到最多的是孤獨,這個城市讓我學會了獨立、包容。
周一下著小雨,微微有點冷,我打車到糖坊街,想跟阿強道個別,師傅走了一條我從來沒有見過的路,我看著窗外陌生的景色,心里覺得好遺憾,原來還是有那么多地方沒有逛過,那一絲遺憾很快就被要回家的喜悅沖刷掉了,和阿強他們吃了最后一頓水盆羊肉,我就要走了,阿強說他要去健身,就沒有去火車站送我,當時心里好失望,畢竟在心里,我是把他當成朋友來看的,因為我想如果想到西安,我希望我第一個想到的人是他,但是現在讓我第一個想到的不是人,只是一條叫糖坊街的路,路上有很多的店,賣衣服、賣鞋、賣水果、還有各種小吃店交雜著,其中有一家小賣部,養了2只兔子,他們總是把兔籠子放在樹下的陰涼處,每次看到兔子都是它在不停的吃東西,它們總是一直在吃,讓看的人都高興。
西安的火車站的車都是特快之類的車,車站特別擁擠,人員大都是外出務工人員,隨處可見的大紅筒,編織袋,大概是因為票價相對便宜吧,硬座不到200塊,十幾個小時的車程,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其實在那一刻我已經開始后悔,因為實在太吵,人太多了。熬到了檢票,我幾乎是被人推著上的車,找到了我的座位后,環視了一周,有種時光倒退了10年的感覺,因為車窗外略舊的火車站,車廂里的裝修也舊,我的車廂一共是4個位置,沒過多久,三個60多歲的老外就來了,一男二女,剛開始還是很新鮮的,后來感覺就不好了,他們三個因為是朋友,會不停聊天,而且他們說的不是英語,我就呆呆望著他們,感覺自已好多余,隔壁車廂也是他們的人,他們還經常串門,覺得他們真好的,退休了有一群朋友可以一起出國旅游,我在車上基本就是看看書看看窗外,心里很滿足,因為我幾乎沒有帶什么零食,下午7點多的時候,吃了一盒火車上的盒飯,吃完沒多久就拉肚子,火車上的廁所簡直了,我基本就是上吐下瀉很受罪,越發后悔坐這個車。
靠窗看風景,一到晚上就沒啥看的了,窗外都是黑漆漆的一片,三個老外9點多就拉窗簾睡覺了,我也只好跟著睡,我的座位是下鋪,我看他們老年人爬上爬下不方便,我就讓給了那個大媽,他們一直戒備著的心也放下來了。夜里睡覺也睡得不踏實,火車有點顛簸,窗戶好像也在漏風,就將就一晚吧。
第二天一睜眼,看到車已經在鎮江了,想著快到蘇州了,他們全部都起來了,其中一位大媽還給了我幾塊巧克力,我挺開心的,早上我也懶得刷牙洗臉,想著趕緊到蘇州,沒過一會車到了無錫,車上的檢票員把車票還給我們,發現他們也是去蘇州的,可能是去旅游的吧!
沒過一會就到了蘇州,下了火車撲面而來的都是熟悉的氣味,真的很感動,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從火車站坐地鐵去山塘街,之前8月份就看新聞,說山塘街改造了,那條臟亂差的賣菜街道,變得干凈起來,別的幾乎都沒有變,從西安離開的惆悵和傷感一下子都沒有了,有的只是對新生活的期待。
這篇文章,斷斷續續寫了一年!這一年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曾經幻想著能回西安的糖坊街走走,能再去那空無一人的房子里住住,在某一個中午吃完飯,躺在沙發上,看著外面的樹,想點心事,就突然睡著。每當遇到很煩心的事,就會靈魂出竅到那個沙發上躺著,可能這就是所謂的港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