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截圖里的那段文字,是我昨天上午發給我公眾號里的粉絲的。
說實話,目前公號里這些所謂“粉絲”,大部分是從簡書里去的,其實不是粉絲,也不是普通讀者,是我真正的朋友。
文字下面,是大前天下午我發布的那篇文章截止今天上午的數據:自然閱讀量510,打賞82,"在看"54。
這是我決心進入自媒體以來在公眾號發布的第三篇原創文章。
現在略微解釋一下這些數據,因為簡書里有許多人并沒有自己的公眾號。
不大懂行的一看:啊呀,閱讀量才510個,太少了!打賞還不到100,真小意思。
好吧,我只告訴您一樣,發這篇文章之前,公眾號粉絲是289,現在320,凈增31,當然各種數據仍在繼續。別忘了,我幾乎沒群,也大多不好意思發那幾個小小的群。作為一個挑剔的完美主義者,微信圈就一二百人,還包括賣花的,賣衣服的,賣保健品的,賣某東某寶的,修理燈管的,鐘點工,查水表的,查煤氣表的……他們不看文章吧。這是純自然增長的,很不容易,凡寫過公眾號文章的人秒懂。
我重點說那54個"在看",它的位置在公眾號文章的右下角。這是什么意思?是一個負責任的讀者手動宣稱:這是篇好文章,我期待它得到良好的傳播!
早晨一激動,我一口氣翻閱了100多個公眾號,然后發現,幾乎所有的大號,閱讀量在一萬左右的,“在看”大多不超過100個,幾十個就算多的。提個醒,他們的粉絲數起碼應該是20萬以上,是我的1000倍可能還多。
是的,我親愛的朋友們,又給了我非同尋常的信心!
碰巧,今天上午,有個喜歡我文章的小姐妹簡信問我:
“梅姐姐,昨晚我有了個想法,今早細想想還是想和您說說。我想幫您推廣你的公眾號。因為你肯定自己不愿意在這方面花時間呀。我想做你的義務推廣小助手。一方面喜歡你的文章,你知道的,你的文章我都細細讀過,我想這些文字值得更多的人看到。另一方面我想做做這方面的事。 哦,對了您的公眾號為什么不開留言呢?有時想留言呢。”(幫她改了一個標點)
真了解我啊!
她的提議我其實曾過過腦子,曾想,最多明年第三季度,我的確需要一個值得付費的小助手,因為我特別厭煩瑣碎,恨不得所有的時間都用來閱讀、寫作,下廚,在大自然中散步,跟好友閑聊天兒。
可是呢,我幾乎不假思索地拒絕了她說找公號互推的事兒。重點說了下面兩點原因:
一個是,目前,咱們這個號很小很小,連起步都不能算,唯一讓他們注意的可能是我這個人還會寫兩篇文章。但他們一看公號文章沒幾篇,規模太小,一定不屑于跟我們合作,因為這跟他們門不當戶不對。
第二個呢,我根本幾乎看不上絕大部分公號文,根本不想跟任何公眾號互推。盡管我很明白,互推,是一個公眾號成長的一個很有效的途徑。
拒絕互推,就像簡書曾經有很多人找我互關一樣,一律拉黑!這一點,實在傲慢得令人發指。沒辦法,我對自己的文字極為自信!
花兒是一天天開放的,樹葉也不可能一日落盡。
我自己的深刻體會是:內省與節制是最好的美德。
越是特別重大的事,越是絲毫都不能著急!慢慢來,尋覓并遵循事物本身內在的規律。
那么,關于我自己公眾號寫作的未來,早已有清晰的定位和路徑,擇日我會發布出來,標題是:
“除了美與德,不要讓任何東西束縛住你的靈魂"。
我的理想是:把公眾號做得不要像個公眾號,倒像個有心有腦有趣的人聚會的院子。
是的,我應該也永遠不會天天發文,也納悶兒那些天天發文的公號真有那么多值得人天天看的東西。
浪費讀者的時間,比明里搶劫更圖財害命。我的意思是,哪怕閑呆著,也不要看那些平庸乏味的圖片和文字。
簡潔深刻、優美流暢,平易近人又文采飛揚,這是我對文字永遠的衡量和追求。
不用啰嗦了,公號最近發布的這篇文章,完美驗證了我對自媒體領域的估計和預判,那就是:隨著讀者閱讀水平的茁壯成長,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將必然是那些能促進人類思考的、顯示穩定價值觀的、帶來精神成長和享受的、獨具文字魅力的作品。
(當然,那篇其實也不好,寫得太快太倉促了)
這是接下來一篇文章的數據截圖。
公眾號:梅拾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