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女生都渴望瘦成一道閃電,正如每個男生都希望能秀出性感的八塊腹肌一樣,女生也期待自己的小肚腩有一天莫名其妙的不見了,換成性感的馬甲線。
但是一想起需要和夏天美味冰淇淋魅惑做艱苦卓絕的斗爭,再加上必須健身房里的揮汗如雨,很多人都已經(jīng)心涼了半截。
很多人堅持節(jié)食一個星期,或狠狠心去第二天起個大早換上跑鞋去健身跑步,然后第三天、第四天就漸漸又變成了回籠教主,最后不得不嚶嚶嚶嚶的給自己貼上一個“沒有意志力”的標簽,沒羞沒臊的繼續(xù)肥下去……
這時候美國作家斯蒂芬·蓋斯在他的作品《微習慣》中,展示了一種“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即便一天只做一個俯臥撐,也能讓你養(yǎng)成健身好習慣,讓你從此奔向性感的馬甲線!
好習慣為什么很難養(yǎng)成
其實不僅僅健身的好習慣難以養(yǎng)成,其他各種好習慣似乎都很難養(yǎng)成。比如堅持每天閱讀,從書本中獲得智慧;比如每天早起,呼吸晨間林曦;比如堅持練字,讓別人從字里行間看到那個認真努力的自己……
很多人都希望養(yǎng)成各種各樣的好習慣,讓自己成為一個有自制力的人,一個不斷成長的人,但事實上卻總是難以實現(xiàn)。斯蒂芬·蓋斯告訴人們,之所以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是因為兩個原因:
- 如果沒有產(chǎn)出什么成果,再大的決心都沒有價值
- 人們總是習慣性高估自己的自控力。
很多人想要改變,當然了,所有想要養(yǎng)成各種“好”習慣的人,都渴望著讓自己擁有巨大的改變,不管早起、健身還是健康膳食,他們的背后都有一個巨大的期待——期待一個脫胎換骨的自己。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總是期望自己變得越徹底越好,取得的成果越大越好。事實上,很多人制定的習慣養(yǎng)成目標是一個完美的自己:
早上五點起床,閱讀1小時專業(yè)書籍以后,堅持1小時高強度訓練,然后營養(yǎng)美味的元氣早餐,早早上班,做好工作計劃,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素食/合理膳食,然后閱讀書籍/去聽網(wǎng)上課程/做瑜伽/練字/健身,在十點前洗漱睡覺……
希望養(yǎng)成的習慣太多,要求太多,對自己未來想象的太美好,以至于遲遲沒法開啟行動。實際上,脫離行動的決心反而會有損自信。
人們之所以想要獲得這么大的改變,是因為他們往往會習慣性的高估自己的自控力,為了求得改變而強迫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后果就是——欲望和能力不匹配 所造成的行為癱瘓,最終導致失敗。
因此,《微習慣》告誡我們說:
- 哪怕一點點行動,也比毫無作為強上百倍;
- 相比一次做很多事情,不如每天一點兒事情的日積月累。
挑戰(zhàn)一個俯臥撐的黃金思維
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中講了一個“黃金俯臥撐”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俯臥撐是一個可以有效鍛煉上肢、胸部、腰背和腹部的肌肉力量的健身動作。很多男生一開始家里健身的時候都是選擇俯臥撐健身。作者的新年目標也毫不例外的把每天30分鐘俯臥撐練習最終獲得完美胸肌,當做了習慣養(yǎng)成計劃。
可是實際上他卻一動不動,毫無動力。因為如果偶爾做上三十分鐘健身訓練的話,或許自己還可以接受,一想到要做整整一年甚至更久的每天三十分鐘,自己內(nèi)心已經(jīng)“慫了”,讓自己變得“行動不能”。
后來他改變了習慣養(yǎng)成的目標,從鍛煉強度入手,從“只做一個俯臥撐”開始。當他打算只做一個的時候,自己感覺毫無壓力,于是立刻就開始了行動,當開始行動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這種“微挑戰(zhàn)”成功給自己帶來的愉悅感,從而進一步挑戰(zhàn)自己。
從每天完成1個俯臥撐開始,一年時間,他竟然不僅養(yǎng)成了每天健身的好習慣,而且真的取得了發(fā)達肌肉的目標!
這就是“微習慣”的力量——從最小行動開始,克制中急于貪大求全的欲望,一點點改變,大時間周期的積累,最終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這種“微習慣”看似簡單,其實背后符合很多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的規(guī)律:
- 從“最小行動”開始,讓改變的成本變得最低,讓“開始”不再艱難;
- 建立“首勝效應”,每個改變都變成“勝利”的體驗,鼓勵自己的內(nèi)在動機;
- 小的行動持續(xù)的積累,“積小勝為大勝”的產(chǎn)生復利效應;
8×8的微習慣方式幫助你目標實現(xiàn)
不僅僅是獲得馬甲線,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會給你帶來積極正向的改變,讓你距離自己理想目標更進一步。那么,按照斯蒂芬·蓋斯的建議,想要發(fā)生徹底改變,你只需要遵循八個原則,落實八個步驟:
八個規(guī)則
- 絕不自欺欺人——誠實的對待自己(以及現(xiàn)狀)
- 滿意每個進步——再微小都是改變
- 給自己小獎勵——讓大腦知道改變正在進行
- 保持頭腦清醒——時時警惕不好高騖遠
- 有抵觸不抗拒——發(fā)現(xiàn)目標定高了隨時調(diào)整
- 提醒自己不難——適當進行自我催眠
- 重視微小步驟——當前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 行動重于目標——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勝過豪言壯志的紙上目標
八個步驟
- 第一步:選擇適合自己的微習慣和計劃。列出自己想要發(fā)生改變的所有領域想要養(yǎng)成的習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進行,不要什么都想要。
- 第2步: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nèi)在價值。想想自己想要養(yǎng)成習慣的背后意義,即——為什么想要這個習慣。確定這個習慣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努力。當知道自己為什么選擇養(yǎng)成這個習慣,這個習慣意味著自己發(fā)生怎樣的改變,這個習慣才會更容易真正列入你的養(yǎng)成清單。
- 第3步:明確習慣依據(jù),將其納入日程。從時間和行動方式中確定自己的習慣養(yǎng)成計劃。如果是一些非具體微習慣,那么不妨嘗試著選擇自己每天最適合行動的時間和場景。
- 第4步:建立回報機制,以獎勵提升成就感。不斷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甜頭”,鼓勵自己繼續(xù)堅持不懈的做下去,讓自己的堅持得到應有的回報。注意:你的甜頭不是堅持做完習慣以后才臨時起意的,比如做了運動/節(jié)食以后感覺不錯,決定獎勵自己一大塊巧克力奶油慕斯蛋糕……而是在一開始就建立的“回報機制”,完成這個事情,給自己獎勵15分鐘休息時間(和習慣意義不沖突的獎勵)。
- 第5步: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當你愿意把習慣養(yǎng)成記錄下來的時候,這意味著你已經(jīng)把它提高到一個比其他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來了。當下幸運的是很多app,不管電腦、安卓還是ios手機上都可以幫助你隨時隨地記錄和跟蹤你的習慣達成情況。
- 第6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一天一個俯臥撐,一天寫五十個字,或一天閱讀兩頁書……我們難道不能設置更高的目標嗎?其實在習慣培養(yǎng)的時候,設置這種微量,或超微量的目標,目的不是在于完成它們——完成它們毫無壓力,關鍵目的在于通過這個行動,開啟我們的好習慣養(yǎng)成之路,通過“微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實現(xiàn)“大改變”。
- 第7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期待值是一個生活中很復雜的東西,我們對自己有期待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提高目標上限的有效途徑。信念/自制力并不能提升我們完成任務的能力,但他們可以提升我們努力的意愿。微習慣的關鍵就在于,把目標設置到可以達到,同時超出這個目標去讓自己更好的改變。
- 第8步:留意習慣養(yǎng)成的標志。我們開啟“微習慣”的目的,是為了養(yǎng)成良好習慣,讓自己向更好的方向改變。那么,留心已經(jīng)完成習慣養(yǎng)成的標志,可以讓自己在確保行為變成真正的習慣以后再開啟新的習慣養(yǎng)成,以防止顧此失彼。習慣養(yǎng)成的標志其實很明顯,包括但不限于“不再有任何抵觸情緒”、“認同行為和新的身份”、“不假思索的開始行動”、“形成常態(tài)化”……
八個原則加八個步驟,讓你啟動微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形成真正的改變,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