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步入6月,一場青春的盛宴,如期而至,這場盛宴的主題,是畢業。我雖早已是這場盛宴之外的人,但看到在校朋友們的種種分享,仿佛是在提醒自己:看,譚澤榮,你都畢業兩年了!
? ? ? 是啊,我畢業都兩年了!
? ? ? 想到這個,心中難免感慨萬千,但是要談談這萬千感慨,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真有一種情深而何以往之的感覺!
? ? ? 既然談到情,我大學最值得回味,還是同窗情。雖然畢業的這兩年,有聯系的同學,已屈指可數,但能夠讓我屈指的,都是真正能連著心的。
? ? ? 大學的時光,本是一場青春的聚會,聚會總有離散的時刻。那離散,宛如一陣風來,將那繁花似錦的年華吹散。一夜間,仿佛整個生命都坍塌了,深深的失落、無助,布滿身體的每一寸神經。但灰暗的日子終究要過去,當我們鼓起勇氣一個人邁步向前的時候,會發現那曾經的風景,并未被完全吹散,還有那幾支花朵,駐足在你的身旁。他們,就是那幾個能和我連著心的人,一同為彼此,珍藏著一份不會消逝的青春。
? ? ? ?真正值得我們珍惜的人,不是在盛宴上與你狂歡的人,而是那個在盛宴落幕,熱鬧不再,還能陪你聊聊天,散散步,坐下來靜靜的喝杯茶的那個人。
? ? ? 若說畢業這兩年,真正值得我欣慰的,便是心里還有這樣的幾個人。雖然不會常常在一起,但是只要一聚,那段青春的歡歌笑語,便會悄然而至,一點也不會讓人覺得突然與陌生。
? ? ? 畢業這兩年,讓我漸漸感到陌生的,是自己。我似乎已經越來越不清楚自己是誰,越來越不知道該往何方。我時而追憶大學時代的那個自己,以尋求一點自我的慰藉。當慰藉醒來,我夢讓發現,和過去的自己相比,我整個的生命,正在下陷。
? ? ? 大學時的那個我,總得而言,是一個樂于奉獻、敢于擔當的人。我敢于去爭取屬于自己一個舞臺,一旦入戲,便不知疲憊,不計個人得失。進校之初的當班長,到后來成為校記者團團長,都是自己主動“出頭”爭取所得。雖然所得的過程的是那樣的接近“零阻力”,但是我一旦登上這個舞臺,就能兢兢業業,不懼困難,努力去創造屬于自己和團隊的那份精彩。
? ? ? 確實,我沒有辜負自己的追求,讓自己和團隊,都獲得了眾多的精彩,并由此廣受贊譽。有才干,敢作為,成為了大家對我的一種普遍肯定。眾多老師,也說我將來必定大有作為。我是帶著這樣一份肯定與厚望,離開校園的。
? ? ? 但是這兩年的經歷,明顯讓我愧對曾經的肯定與厚望。這種愧對,到不一定是因為我現在的處境有多么的難堪,而是我精神上的下滑。回頭看去,我真心欣賞曾經的那個自己,有著純粹而高尚的理想追求,有認定的并想為之堅持的一份操守。而畢業的這兩年,所說的一些話,所做的一些事,讓我有種違心之感,這是對曾經那份理想與誓言的一種違背。
? ? ? 畢業的這兩年,我重事了兩份工作,都與茶有關,都與傳媒有關。茶貼合了我自己的興趣愛好,傳媒又貼合了我的專業所學,按理說這樣的一份工作,應該能夠讓我投入極大的熱情,獲得很好的發展。但是連續的兩份工作,讓我拿著微薄的工資,只能剛好養活自己,故而現在一分積蓄都沒有。我不知道是因為工資太低,讓我無法對工作投入太多的熱情,還是沒有投入太多的熱情,讓我一直拿著微薄的工資。或許前后的原因都有,但當任何一方都沒有改變,只會陷入一種惡性的循環之中。到目前為止,這是我畢業以來,最為失敗的地方。
? ? ? 對工作沒有太多的熱情,問題到底處在哪里?大學時的那種闖勁與擔當,為何沒有很好的延續到畢業之后?因為我現在尚未真正的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眼下的工作,都只被我當作臨時性的過渡,所以我有些難以說服自己為其投入太多的熱情。整個而言,我現在仍然處于一個迷茫期,前路漫漫,不知所以。
? ? ? 雖然很多的事還沒有想清楚,但并不意味著活得糊涂。我這兩年雖然讓自己的一些有點沉寂了,但是很多東西,我依然在堅持。堅持對善的向往,堅持對獨立人格的向往,堅持讀書學習思考,時刻保持著對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自信。暫時得不到太多,只能好好堅持一些自認為可貴的東西,唯有堅持,才有改變的可能。
? ? ? 前段時間和一個發小聊天,他說如果我們沒有讀這么多書,或許現在會過得更好。并非是處境更好,而是心態會更好,會過得比現在要快樂,不會像現在這樣想那么多。
? ? ? 假如我沒有上大學,現在可能在北上廣的某個工廠里打工,或者在某一片工地上拿著另白領還羨慕的工資,或者隨著父親做點小生意。再或者,經父老鄉親的介紹,我娶了一位鄰村的姑娘……
? ? ? 我今年二十四,而父親在我這個年紀,他已經有了第一個孩子,真正的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男人。如果我沒有上大學,我可能也已為人父。
? ? ? 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究竟該不該上那個大學,它究竟又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感覺它給我的,是那樣的有限。但我打心底,絕不后悔讀過大學,更不會勢力到認同“讀書無用”。正因為讀過更多的書,才能明白自己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去感受生命不同層次的風景,努力尋找想要遇見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