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要開始寫公眾號之前,我一直都是這樣的狀態:早晨定了5個鬧鐘,平均10分鐘響一次,為此,還專門設置了特別難聽的聲音當做起床鈴聲,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會被自己煩的起床。用一句話概括,我就是實實在在的“起床困難戶”,夏季還好,冬季簡直也是沒SEI了。
開始寫公眾號的時候,每天叫醒我的,真的不是鬧鐘了,而是昨晚發的那篇稿子的閱讀量。沒有推廣,沒有強硬的求關注,求添加,一切都是以最自然的狀態發展。對,我喜歡這種自然的狀態,就像旅游的時候我喜歡的是古鎮和自然風光。比如三亞的大海,比如烏鎮的夜晚,再比如,現在安靜的夜。
無意之間看到了一篇文章,三位男士開著一輛奧拓奔向西藏,8600公里。被震撼的不是去西藏,而是去西藏的路途,8600公里。還有一位身邊的朋友,騎行3000公里。正如那篇文章內容一樣:18歲讀大學時,有人問你理想是什么,你說是環游世界;22歲讀完大學,你說找了工作以后再去;26歲工作穩定,你說買了房以后再說;30歲有車有房,你說等結婚了和愛人一起去;35歲有了小孩,你說小孩大一點再去;40歲孩子大了,你說養好了老人再去……最后,你哪也沒有去成。
我當時注冊公眾號的時候沒有堅持,更新電臺節目看心情,更新公眾號內容看心情,導致電臺的關注度一度下滑,從起初的熱門,變成了如今一眼看穿的點擊量。
里面有位朋友說:銘哥哇,你更新的太慢了。
另一位關注我的朋友留言回復他說:但是每一期都很好啊。
看著這樣的對話,我一笑而過。于是在心里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及時更新。有時候,還開玩笑說,銘哥,你再不更新。粉絲就該跑完了。
后來,當我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另一端還有人喜歡銘哥的聲音,銘哥的故事,這個時候,我才突然想到要寫公眾號。而且選擇了每天11:11分。堅持的時間不久,但是卻比我很久才更新要來的更加充實。
深夜,我在朋友圈配圖發了一句話:越是深夜,越有靈感。有個朋友問我,你的公眾號每天都推?
我說:是。
是的,我想要每天都堅持推,這樣,我會覺得每天都很充實。等我再回頭看的時候,我的生活和我的人生至少都是有血有肉的存在著,公眾號就是最好的銘記。
他一邊說著加油,一邊獻花。
我一邊感謝,一邊對自己篤定的說:我可以的。
還有一位朋友留言說:加油,爭取閱讀量破千。
我說:堅持一年,就可以啦。
哈哈哈,這是愿景。但是我希望那一天不會太遙遠。
當我決定開始的時候,其實已經在路上了。而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就像那三位開著奧拓奔馳在8600公里的路途中,就像我的朋友騎行在3000公里的路途上一樣。風雨交加,卻也看盡了祖國的美好山河。身體不適,卻也感受到了陌生人的溫暖,艱難險阻,也最終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和小心愿。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18歲。
也許你的18歲想要被一個好的大學錄取。
也許你的18歲想要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也許你的18歲想要和他們一樣,環游世界呢。
也許,你的18歲已經在路上了。。。。。。
那么,當你決定要在路上的時候就堅持自己,盡情的享受在路上遇見的一切風景。
那么,當你決定要在路上的時候就放松心情,努力的收藏著在路上看到的所有美好與感動。
那么,當你決定要在路上的時候就敞開心扉,所有好的不好的都會在時間的長河中沉淀成珍貴的記憶。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內容是這樣的:如果決意去做一件事了,請不要炫耀,也不要宣揚,只管安安靜靜的去做。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事,別人不知道你的情況,也不可能幫你實現夢想。千萬不要因為虛榮心而炫耀。也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評價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其實最好的狀態,是堅持自己的夢想,聽聽前輩的建議,少錯幾步。值不值,時間是最好的證明。
青春、夢想,在一個又一個理由中逝去;
時間、金錢,也一次又一次成為理由。
想去遠方,卻總是憂心忡忡,擔心這擔心那,一個個原本不是理由的理由牽絆著自己的腳步。其實,如果真的知道自己該往哪走,即使赤著腳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