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晴
記得我寫作的 最初目的,就是奔著錢去的,曾經也報了好 幾個寫作課,效果卻不是很好。
幾乎每個寫作課的老師,都會告訴我們,初學者要選好定位。朝著你選擇的寫作方向努力,堅持下去,可自己也還不知道自己的寫作方向在哪。
今天聽「得到」古典的《超級個體》專欄分享“為什么你應該馬上開始寫作?”
他將寫作分為三種:
第一種,為自我表達而寫作的人,比如日記、散文、感悟;
第二種,記錄的寫作,比如會議記錄、工作流程和文檔、信息筆記;
第三種,影響和傳播的寫作,是一種觀點和事實表達型的寫作——有一個很好的觀點,很好的思想,引導別人去觀看你看的世界,這種寫作也被稱為“經典的寫作”方式。
現在的新媒體寫作,以第三種為主。而有些寫作者都錯誤地將自我表達的寫作方式當成了新媒體寫作。
其實,新媒體寫作,是以觀點文,雞湯文,干貨文為主。要寫對別人有用的文章,才會有變現的可能。
因為自己的文章一直以自嗨型為主,注重于自己的感受,忽視了受眾,所以,寫 了近五個月,粉絲并不多。
《認知突圍》有一句話:努力尋找自己現有知識的最佳變現模式,是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的事情。
想要找到更高效的變現模式,主要看兩點:
一、知識變現模式是否能在短時間內被掌握,能否被簡單模仿。
二、知識變現的模式受眾有多少。
舉個例子。比如: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來增加收入。我認識一位高中的數學老師,他對教學方法,有獨到的見解,對于差生補習很有辦法。他就利用這個優點,在課外接了一些學生補習的活,所賺的錢比基本工資 還要高。
我記得女兒讀小學時,她學校的美術老師,就是利用畫畫這個專長,開了個興趣班,教小孩畫畫,這也是利用自身的知識來變現的辦法之一。
可見,知識變現,首先,我們要清楚自己現有的知識價值,有什么變現的方式,再考慮賺錢這回事。
我是學醫的,本職工作就是以護理病人為主,那我能不能將臨床工作中的護理知識分享給有需要的人呢?它對別人有用嗎?這些知識的受眾在哪呢?
我從自身出發,考慮自己現有的知識價值,是否能以這方面的知識為出發點,以健康,養生為自己的寫作定位呢?這也是自己值得深思的問題。
【齊悅社群季度班1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