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中午到達的蘇州火車站,一出站眼前一亮,不愧是蘇州,連火車站都這么淡雅別致。此時天已經開始陰了,昏沉沉的。剛到酒店就開始下雨,白墻黛瓦的建筑和飄蕩搖曳的柳絲籠罩在霧蒙蒙的雨簾中,讓人莫名的哀愁起來。
忽然想到《紅樓夢》中林黛玉死后,賈寶玉來尋她,途遇一鬼差,問道:
“此陰司泉路,你壽未終,何故至此。”
“適聞一故人已死,遂尋訪至此,不覺迷途。”
“故人是誰。”
“姑蘇林黛玉。”
《紅樓夢》全文,賈寶玉從來沒有稱呼過林黛玉全名,而此時,寥寥五個字,平淡一句話,仿佛在訴說別人的故事,無論是“林妹妹”還是“顰兒”的溫情,都消失在了“姑蘇林黛玉”這陌生的五個字里。
從前讀《紅樓夢》,一直覺得,只有“姑蘇”這樣的城市才配得上林黛玉,現在覺得,也只有“姑蘇”這樣的名字才配得上這樣的城市,一樣的多愁善感,一樣的多情哀愁。
在留園中,偶遇了一位吹奏《葬花吟》的老爺爺,聽到的時候笛聲已經接近尾聲,又請求他重新吹了一遍。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這個季節原本已經到了花殘葉落的時候,反而給這座城市增添了一絲殘缺蕭瑟之美,如有機會希望春天再來一次,看看繁花盛景的蘇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江南的城市這是第一次去,這次的旅行,是遺憾也是驚喜。
曾經去過西安、開封、洛陽,甚至居住很久的北京,這種歷史悠久的古都氣勢之恢弘厚重,都有一種“帝王之氣”使然,或者是上海的現代繁華,廈門的文藝清新,似乎都在追求千城一面,越來越寬的道路,越來越高的樓,越來越嶄新的城市。
而蘇州老城區,卻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溫婉平和,小巧精致。熱鬧喧囂的馬路上是行人悠然自得的身影,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旁是蘇州老城區古典優雅的姿態,楊柳垂堤,白墻青瓦,吳儂軟語,隨處一景,都是詩都是畫,都是歷史沉淀下來的模樣,感覺時光都慢了下來。
蘇州如同一個小家碧玉的江南姑娘,在煙雨朦朧中靜靜描畫著江南城市的綽約風姿,讓人安靜舒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小橋流水人家
蘇州被稱作“水城”。
行走在蘇州的小巷子里,一邊是高高矮矮粉墻黛瓦的房屋,低聲訴說著曾經的繁華,另一邊就是是緩緩流淌的河流,河邊還能看到從前江南姑娘浣衣的石階。雨已經小很多了,毛毛細雨撒下來,煙霧朦朧,安靜碧綠的河面上水汽氤氳,江南水鄉的意蘊不言自明。
河里不時有游船駛過,船夫船娘們穿著藏藍底白碎花外衣,一邊撐船一邊吟唱,沒有伴奏的歌聲順著水音飄過來,格外清爽。
小船穿過石拱橋洞緩緩滑過,仿佛能看到了身穿白衣的翩翩少年站在船頭,滿城紅袖揮舞著手帕,從橋這頭追到橋那頭。
河岸邊的亭臺樓榭燈火輝煌,掛著大紅燈籠,蘇州平調隱隱傳來,悠揚綿長,籠罩在如煙細雨下的黃昏顯得格外旖旎。
偶爾遇到有人挑著擔子賣蓮子,可惜已經夏末荷花開敗,錯過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的時節,只剩下“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遺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蘇州園林的建筑造詣我是不懂,也不知道古人起的這些名字譬如“遠香堂”,“涵青亭”,“芙蓉榭”,“香洲”,“聽雨軒”的典故。
“聽雨軒”據說是軒前有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邊有芭蕉,翠竹,軒后也種植有一叢芭蕉。下雨點,雨點落在不同植物上,就能聽到各具情趣的雨聲。
這樣想來,也是應該感嘆一下古人的心思精巧,境界絕妙了。
我們游賞了蘇州園林的代表:園林之母拙政園和四大園林之一的留園。不像北方園子的氣勢宏大格局方正,蘇州的園林以水見長,大多隨性自然,小巧玲瓏,在有限的空間里通過點綴山水,布置建筑,變幻無窮,不拘一格,并通過建筑的匾額,對聯,種植的花草,修建的盆景來體現主人的觀念,修養和審美情趣。
園中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荷花,梅花,海棠,玉蘭,牡丹,菊花,還有梧桐芭蕉。身處園中,可以夏天賞荷,秋天賞菊,冬天賞梅,春天賞牡丹。荷花高潔,梅花傲骨,菊花淡泊,牡丹華麗,無不體現出主人的淡泊名利,志趣高雅。
園子里建筑錯落有致,隱約藏在郁郁蔥蔥的大樹后面,假山湖水層層疊疊,池水中種滿荷花,小魚在其中游來游去。假山上披滿藤蘿林蔭,亭臺樓榭交相輝映,連廊起伏,水波倒影,無論是“庭院深深深幾許”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曲徑通幽,峰回路轉,一花一木皆有意,一山一水都是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秋風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尋客嘗
蘇州的美食可以說是很獨特了。大概是無論做什么都會加一點點糖,所有食物吃起來都有一點回甜。朋友說:蘇州人有耐甜體質,天天吃糖都不會胖。
嫩香鮮美的泡泡小餛飩,皮薄餡足的大餛飩,湯汁餡料飽滿的生煎包和蟹黃包,清而不油鮮而不干的蘇式面,香甜可口的紅豆小圓子,濃油赤醬的大棒骨,每一樣都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酒店對面一家每天排隊的長發鮮肉月餅和蟹肉月餅,月餅外皮酥香,餡料油而不膩還帶著一絲絲甜味,連雞腳旮旯賣的雞腳都烤的恰到好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蘇州的遺憾?
蘇州的美景太多,四大園林只在人潮擁擠中參觀了兩個,心心念念的寒山寺和楓橋,趕到的時候已經天黑了,只在門口拍了個照片;蘇州的美食也太多,直到臨走都沒來得及嘗一嘗傳說中最有名的松鶴樓的松鼠桂魚這道大菜。以后有機會,要選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去看看“鶯飛翠柳搖,魚躍浮萍破”的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