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黑;公眾號:溫煒鑫(微信ID:wenwxsz)
李彥宏又被媒體狂懟了。
一番關于用戶隱私的言論,撞到了Facebook 數據泄露的槍口上。那邊Facebook市值縮水800億美元,這廂竟然公開大放厥詞,簡直看不起中國網民。于是媒體一致狂懟李彥宏:《李彥宏稱中國用戶愿意用隱私交換便利》類的標題,鋪天蓋地,坐實百度不尊重用戶隱私。
我們來看看李彥宏到底說了啥?由于現場是英文,找了個翻譯版本的
當你把不同領域的數據匯集到一起,力量就會變得更強大。但是我們也非常了解隱私問題,或者說數據保護,我認為在過去幾年里,中國已經越來越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而且執法力度也加強了許多。但同時我也認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相對來說也沒那么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愿意這么做。當然我們也要遵循一些原則,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愿意給我們用,我們才會去使用它。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標準。
沒毛病啊,這有什么好噴的,這不就是我們的現狀嗎?
防不勝防的數據騷擾
做為一枚市場狗,在談合作時,聽到最平常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可以讀取用戶手機里大部分信息,然后分析行為數據,推薦你們的廣告,做到精準投放。”注意,讀取的不只是本APP,包括你下載的其他APP。
你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嗎?在淘寶或京東上瀏覽了某個商品,過一會其他網站或APP就會給你推薦該商品的廣告。甚至微信聊天時談起某個商品,你依然可以在其它網站上收到該廣告。剛看了一下地產APP,地產中介就給你打電話了。
為什么會這樣?問題出在哪了?
研究一下我們會發現,哦,原來是一個叫網盟的,你所有的瀏覽記錄都會有一個痕跡,叫cookie,合作方之間共享cookie,于是你就被“個性化推薦”了。這種網盟,百度有,淘寶有,京東有,網易有……
仔細看一下這個說明,原來在不知不覺的時候,你已經同意了隱私協議,并且有停用按鈕呢。好像沒違反哪個規定,但如此隱避,如此頻繁的騷擾,真的有尊重用戶嗎?用戶真的覺得信息安全嗎?
是百度一家在干這個事嗎?當然不是,前面說了,網盟是大多數網站或APP變現的方式之一。用戶要免費,網站要賺錢,不正是李彥宏說的“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愿意這么做。”嗎?
再說,一向自詡“不會讀取、存儲微信聊天記錄”的微信,根據你的閱讀習慣,在你的朋友圈賣廣告,可以設置敏感詞讓你無法在聊天中使用,可以刪號封貼成常事……
不被尊重已經成為常態,萬一某天被尊重了,還得感激涕零呢。
并不希奇的數據泄露。
雅虎30 億條帳號信息泄露就不說了,舉個網易過億郵箱數據疑似泄露的栗子吧。
2016年10月19日,烏云漏洞報告平臺發布的新漏洞顯示,網易用戶數據庫疑似泄露,事件影響到網易163、126郵箱過億數據,泄露信息包括用戶名、密碼、密碼密保信息、登錄ip以及用戶生日等。當然,網易郵箱方面在官方微博中予以否認。
既然大家都習慣了,為什么是李彥宏被狂懟?
就在前兩天還有人寫《我為什么會尊敬騰訊》呢?不管是不是代表大多數人吧,至少有人拍馬屁。反觀百度,一有事就被集體狂噴,連說句好話的戰友都沒有。
在大多數網友心中,互聯網公司好感度排行,百度恐怕都得墊底,為什么?
是貼吧和魏則西之死?無節操的競價排名?還是百度文庫侵權?……反正不應該只是百度公關不過關吧。
一莊莊一件件,目前我們雖然還是離不開百度一下,但也做好準備隨時噴它一頓。
李彥宏是該好好反醒,百度是怎么敗光好感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