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者見覺,智者見智,愚者見愚,蠢者見蠢。
佛的世界沒有凡夫,光的世界沒有黑暗。
當我選擇了這些信念價值觀開始,我的世界再也沒有“付出”。沒有人需要我付出什么,我也沒辦法給誰付出什么。因此,我定義無論是做義工還是做任何事,都是為自己。生命一切的一切,都是為自己,也只能為自己。因此,我不敢說也不會說,我是為了任何人去做的這次義工。我所有的選擇,都是基于我自己。
無數種可能性同時存在,我選擇相信所有來到我生命中的人都是圣賢。他們沒有人需要我去度,他們所有的呈現,都是為了給我照鏡子,讓我認識自己,讓我回家。
這次破局第三天中午,當我回宿舍看見沛原帶了一位組員回來宿舍溝通,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沛原太努力了!然后,二十分鐘過去之后,我看著她們倆在問題里面一問一答互相糾纏。我清晰的感受到即使再來二十分鐘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可是,我心里突然出來了一個聲音“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就是說我嗎?”可是,真的有事不關己嗎?我不是選擇了世界是我內心的投射嗎?那此刻,這個投射要教會我什么呢?心中默默的對她們倆說了一句“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然后,我進入了她們倆的溝通,了解學員的問題之后,我領著她從問題中走出來,思考自己可以努力的點在哪里,沒辦法的是什么。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爺的事。我們往往關注他的事,關注老天爺的事,永遠不關注自己的事。在和她鏈接的過程中,我突然間看見,自己的事永遠沒有其他的事,只有此刻當下。就是在這之前,我嘴巴上說,但是沒有感悟到。可是,陪伴這位學員看見問題的解決點在哪里的時候,我突然體驗到了那種感覺,太美妙了。
最后,她清晰的表達自己已經看見了方向,那就是只能在自己內在的思維和認知上下功夫。而我,由衷地對她表達了一番感恩。是她的陪伴,讓我可以在這次溝通中確切的感受到了臨在當下,以及可以如何做讓自己保持。我很清晰的知道,這十幾分鐘,她可能只有一兩分鐘活在當下,而我這十幾分鐘只有一兩次不在當下,并且快速的回歸了。這就是陪伴的意義和價值。
世界上沒有人需要我陪伴,而我需要經由陪伴,是不斷清晰自己。世界上也沒有人需要我分享什么,人人本自具足,而我需要經由分享,不斷的認識自己。世界上也沒有誰需要我做一次義工,而我卻需要經由一次一次的做義工,認識我自己。感恩一切的因緣和合,感恩劉寧師哥的發愿組織,感恩曾建華的臨時有事,感恩我的佛菩薩組員們給我照的所有鏡子。
來了這一次,這樣的一次一次的臨在當下,看見自己的過程中的感悟,就是最好的一切。此時此刻,感受和自己在一起,依然是最好的一切。感恩一切,我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