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鄒碧華》是政治任務,單位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還必須簽到。
初時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感觸,只是感嘆上海的繁榮依舊,懷念曾經在珠三角上學的美好時光。隨電影的進展感動不斷升級,最終在他倒下的那一刻涕泗橫流。
觀影結束后幾日,對電影的感觸越深,尤其對于他們夫妻相處之道更是感觸良多。
一、共同進步
鄒碧華是成功的,這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在電影的一個小間隙里,我們看到海琳(鄒碧華之妻)正在給員工開會,她至少是一個中層管理。
夫妻之間無論地位如何,最重要的是在人生的征途中我們可以攜手共進。夫妻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能長久的往往是勢均力敵的戰友,而不是你強我弱的依附。
二、有儀式感
鄒碧華完成九步法的時候獻寶似的將手稿交給妻子看,可以看得出他很尊重妻子,這一舉動是一個丈夫對妻子最大的肯定。
最有意思的是他們用跳舞的方法講解艱難的法律條文,夫妻幾十年生活早已過得像法律條文一樣枯燥無味。可就是這樣枯燥無味的生活與法律,因他們的舞步而變得有情有趣。
生活很難不趨于平淡,所以我們更加需要儀式感,節日里的一份禮物,一只香薰蠟燭伴著高腳杯里的自制葡萄酒,不需要多少物質的堆砌卻讓我們清淡的生活可以有絲絲漣漪,不至于死水一潭。
三、有夢想
人到中年生活里更多的只剩下茍且,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我們不得不兩肩擔責任,茍延殘喘于這個殘酷的人間。
生活的壓榨,相處的長久,我們牽手彼此的手都仿佛是自己的左手牽右手。我們忙于工作,為生活奔波,詩和遠方仿佛連夢里都沒有了立足的空隙。
正因為生活艱難我們才要有夢想,有一個我們想要共同去的地方,有一些我們想要共同完成的事情,或許沒有去愛情海看夕陽這么浪漫,可至少我們有共同的未來可期。
四、相互體諒
有一個熱愛工作的丈夫,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相信大多數女子心里都是一把辛酸淚。喪偶式育兒,喪偶式贍養老人,喪偶式生活,是丈夫努力工作的女人常有的生活狀態。
一個人的拼搏太累,積勞成怨,慢慢變成一名怨婦,成了大多數喪偶式婦女的最終歸宿。電影中海琳過得不會太輕松,然而,在早起催丈夫起床,或者是催丈夫回家時,她的口氣都是溫柔的,體貼的。工作本就不易,男人更需要一位溫言軟語的妻子。
鄒碧華在留給兒子的視頻中說,他虧欠兒子的太多。他忙著學業,忙著工作,妻子獨自照顧孩子,照顧家人不容易,這何嘗又不是對妻子的體諒。女人一生付出,其實最終求的也不過是那個枕邊的人看得到自己的付出,愿為自己不易說一句“你辛苦了!”。
生活不易,夫妻相處更是不易,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可我們可以不斷努力,讓自己和愛人一起攜手共創可期的未來。或許生活茍且,或許你已離去可至少我或者我們還有未來可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