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得”讓人學會珍惜對方的付出,計較“失”讓人懂得給予的力量,這才是最理智、也最感性的婚姻。
作者:田心,本文原創。
01
毛姆在《面紗》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據我所知,人們在愛上一個人卻得不到回報時,往往感到傷心失望。
某情感節目中,丈夫唯唯諾諾,前來“控訴”妻子不尊重自己。結果,妻子一臉傲慢,反倒喋喋不休地列數丈夫數條罪狀,比如責怪男士賺錢沒有自己多、每天就知道“宅在家里”、不體諒妻子在外奔波的辛苦……
我猜想,如果節目現場有一筐西紅柿,女士一定能毫不手軟地朝丈夫扔過去。在妻子身上絲毫看不出夫妻間該有的溫情,反而只有冰冷的戾氣。
然而,事實呢?
丈夫并沒有像妻子口中說的那樣“閑著”,而是在做文玩生意,處于創業起步期,收入自然不多;而且,兩歲孩子的日常起居都是丈夫一手負責,是又當爹又當媽。
不僅這樣,諸如做飯刷碗、收拾屋子等家務全部由丈夫包攬,妻子從來不管不問。然而,丈夫所做的這些,在妻子看來都只是“無用功”,沒有換來妻子半點感激。
當丈夫陳述到妻子還要求自己每天為她洗腳時,現場觀眾一片嘩然。
不理解、不體諒、不尊重,對丈夫的行動付出不感恩、不支持、不珍惜,妻子對丈夫囂張跋扈、橫加指責的樣子真得很丑。
在這樣一段付出卻得不到認可的婚姻里,丈夫該是多么絕望啊。
丹尼爾·笛福在《魯濱遜漂流記》中寫道:我們總是感到缺乏什么東西而不滿足,是因為我們對已經得到的東西缺少感激之情。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夫妻之間更是如此。
懂得感恩的夫妻,沒有傲慢與卑微之分,也不會把對方愿意做的事視為理所當然,更不會在情感關系中好大喜功。
唯有發自內心的平等對話,體諒彼此的付出,設身處地考慮對方的感受,才能抵御婚姻中所有憤懣不平和尖酸刻薄,也才能讓婚姻維持得長久。
02
高爾基說: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困苦。
彼此包容、相互尊重的兩個人,才能在面對不如意時扶掖前行,能享得了福,也能受得住苦。
大家都知道李安是國際知名導演,他是唯一一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卻很少有人知道他背后有一位賢內助,就是他的妻子林惠嘉。
李安在節目中曾說:“要不是碰到我妻子,我可能沒有機會追求電影生涯。”
李安大學畢業后,因為一直沒有合適的劇本,曾有一段長達6年的等待時光。那段時間,林惠嘉一個人用瘦小的肩膀挑起了整個家庭的經濟重擔。
面對丈夫的無業狀態,林惠嘉也曾低落無助,最難過的時候,她勸慰自己:“夫妻間本應該互相支持,比起丈夫所受的苦,自己所做的算得了什么呢。”
林惠嘉知道丈夫對除了電影以外的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于是,給予丈夫無條件的支持,讓他自己去選擇、去沉淀、去成長。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中有句臺詞:愛情不是依附,愛情是各自獨立堅強,然后努力走到一起。
不用所謂的“規則”和“牢籠”困住對方,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給予彼此自由選擇的空間,在對方需要幫助時給予信任和支持,這樣的情感才能經得起時間的推敲。
李安曾說:“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說,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們的尊敬。你每天還是要來賺他們的尊敬,你要達到一個標準。”
于是,李安每天在家除了大量閱讀學習、埋頭寫劇本以外,還包攬了所有家務,晚上就做好飯菜,和兒子一起等待妻子歸來,為的就是不讓妻子因默默付出而心寒。
用生命里的每一天,去賺得彼此的尊重,這才是愛的最好表達方式。
03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交互式原則”,說的是我們在與人交往時,都會保持自身穩定平衡的心理傾向。
一段關系中,一個人的付出與回報,需要保持適當地合理性。如果失衡,就會產生不愉快的心理感受,其結果要么是停止付出、要么是尋找一個發泄出口。
“不計得失”的甘愿付出,聽起來很偉大,但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和發酵,就會讓人產生失落感,當失落感和心理消耗到達某個臨界值,就會忍不住爆發出來。
相比之下,注重關系中“得失平衡”和“禮尚往來”的態度會比“不計得失”更容易維持感情的穩定。
錢鐘書創作《圍城》期間,楊絳甘愿承擔起家務重擔,讓丈夫專心投入文學創作。錢鐘書在《圍城》序中寫道:“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兩年里憂世傷生,屢想中止。由于楊絳女士不斷的督促,替我擋了許多事,省出時間來,得以錙銖積累地寫完。照例這本書該獻給她。”
言語間表達了對妻子楊絳辛勞付出的感激之情。
楊絳懷孕住院期間,錢鐘書每天到產院探望。妻女出院回家,平日里“笨手笨腳”的丈夫還燉了雞湯盛給妻子喝。
林語堂喜歡抽煙,尤其是喜歡慵懶地躺在床上抽煙,他的妻子不惱怒,也不斥責他,林語堂曾得意的對朋友說:“天底下再也找不到一個許我在床上抽煙的老婆了。”
當然,林語堂對妻子也十分大度,每當妻子廖翠風生氣時,林語堂總是默不作聲,忍耐承受。
有人詢問林語堂與妻子婚姻的秘訣,他們的回答是“給與受”,就是說夫妻雙方要掌握好給予與接受的平衡關系,不能讓一方付出的多,接受的少。
維持一段關系,其實就是在維持雙方的心理平衡感。維護彼此的尊嚴,讓雙方在婚姻中都感受到被呵護、被照顧,這才是足夠成熟的愛情。
04
羅曼·羅蘭說過:婚姻的偉大之處,在于唯一的愛情,兩顆心的互相忠實。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巨嬰癥患者,他們無法做到將心比心,亦無法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是他們在貪得無厭的索取中變得蠻橫無理,直到婚姻破裂都不懂得得失平衡的道理。
沒有人天生就應該尊敬我們,對我們唯命是從,甚至無條件的付出。任何一段婚姻都經不起沒有地基式的感情。
好的婚姻,需要“計較得失”。
計較“得”讓人學會珍惜對方的付出,計較“失”讓人懂得給予的力量,這才是最理智、也最感性的婚姻。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簡介:田心,80后,一生兩個追求,一是走自己的路,二是做有趣的事。惟寫作與運動不可辜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