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我曾發文學前教育吐槽幼小銜接。而如今,在小寶也面臨上小學的日子里,回想當初自己認識的“狹隘”,此刻,我亟需改變想法、重新認識它。
曾幾何時,很多家長把幼小銜接單純地理解為知識的銜接。幼兒園的幾年,看著別人家如何優秀的孩子,自己此時再也按捺不住。但你真的以為,那條所謂的“起跑線”可以決定孩子今后走得多遠、走得多久嗎?
教育部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私立幼兒園和培訓機構“頂風作案”的背后,是萬千家長支持的呼聲。而面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社會現狀,很多家長表示很無奈。如此惡性循環,最終受苦的不是老師,不是家長,是我們的孩子!
事實上,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們的確需要一個“銜接”,而此“銜接”非以上“銜接”。
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無論是幼小教師,還是家長,都很重視幼小銜接。同時,大家公認,“知識準備”是最不重要的入學準備。來看上小學前孩子的知識程度,請對比一下,你家孩子的知識學到哪一個程度了呢?
幼小銜接,絕不僅僅是知識的銜接!
1.身體素質“銜接”
孩子們都懂的道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相信萬千家庭于孩子的責任,不只是督促孩子好好學習,還應為他們的健康盡心盡力。保證足夠的睡眠,合理的飲食。請相信,健康的身體絕對有益于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2.生活能力“銜接”
幼兒園時期,老師不只要教會孩子們知識,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而上了小學,吃飯、睡覺、上廁所等等,都是孩子們獨立完成,老師不會也不可能全程陪同。
此時,一個自理能力強、能照顧好自己的孩子,一定是那個讓家長放心、讓老師省心的孩子。同時,他也能很快適應小學的生活,讓自己比其他孩子過得更好。
3.交往能力“銜接”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談到孩子如何與成年人更好地交流。他們在與同齡人的交往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一個懂得交流、善于表達的孩子,相信會很快融入新的環境中,這比他們考試滿分還要令人高興。
對于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平時的生活中,家長可多帶他外出,讓他適當置身于陌生的環境與人群中,請相信孩子遠比你想象得更加優秀。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他會慢慢放開自我,找到一個更舒適的姿態。
4.綜合素質“銜接”
各行各業,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能力,亦或人際交往、思維邏輯,一個綜合素質高的人總能脫穎而出。孩子也不例外。
基礎很重要,而閱讀是提高綜合素質的基礎。在閱讀的過程中,教會孩子認識一些常用字,增強理解力,會做簡單的加減法等等。孩子的成長不可揠苗助長,打好基礎慢慢來,提升綜合素質是關鍵。
第一次當媽媽,孩子不斷長大,媽媽不斷學習中。未來,媽媽不是要你成為那個成功的人,而是要你比當下的自己更加優秀。
幼小銜接,什么才是應該銜接的?讀懂的媽媽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