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少女林徽因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

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里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

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 ? ? ? ? ? ? ? ? ? ? ? ? ? ? ? ?——林徽因

人間四月,那個蓮開的夏季,杭州古城,一如尋常,古樸寧靜,然而隨著一位女嬰的啼哭,微雨西湖,蓮花徐徐綻放,從此,那個叫做林徽因的女子,便降落在人間。

原本以為,這座繁華驕傲的古城,不會輕易為某個人低眉含笑,可偏偏她卻做了那傾城絕代的女子。也唯有她給得起杭州詩意閑淡的美麗,給得起西湖溫潤潔凈的情懷。

林徽因,一出生就有著粉雕玉琢的容顏,靈氣與聰慧,引透逼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她,沿襲了她家庭儒雅優秀的血統,所以此生注定擁有斐然才情與絕代容顏。

相比于張愛玲的冷傲疏離,三毛的野性孤僻,陸小曼的風情嫵媚,她的人生顯得太過詩意與理性。

除去與生俱來的因素,而更多的是家庭與成長環境所致。她的童年簡潔而又美好,清澈的像一張白紙,不需要太多的粉飾,一筆一畫都是單純的快樂。

五歲的她,在霞光掩映的晨曦,暮色低垂的黃昏,明月皎潔的夜晚。執一卷書本,讀幾頁詞句。

也許她什么也讀不懂,卻因此深深愛上了書,愛上了淡淡的墨香,愛上了錦詞麗句,還有書卷里那一枝蓮荷的淡雅清愁。

然而,她的童年也并不是一切如意。上蒼給了她一個儒雅優秀的父親,卻給了她一個平凡的母親。

她的母親,受的是舊式教育,且不善操持家務,這樣的女子實在不能令她的父親心動。所以,她母親因為不受寵愛的抱怨與責怪,全部撒在小小的林徽因身上。

她開始變得多愁善感,知道看似完美和諧的生活,也暗藏許多的無奈。她既要在父親和祖母面前做一個小才女,又要在母親面前做一個乖女兒。這樣的兩面,對于她小小的內心,太過沉重。

這個看似一生平淡無憂的女子,盡管她多么渴望一份安穩,可戰爭年代,太多無奈。

搬家對于她來說似乎習以為常,從杭州到上海,上海到北京,后來,全家遷居天津,唯獨留她在北京。

十三歲的她,看似柔弱,卻從來是堅強的女子,她可以將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條,可以開始給自己的父親寫信告知自己一切都好,可以照顧好自己的青春韶華。

邂逅一個人,只需片刻,愛上一個人,往往會是一生。

大多數人認為,林徽因與梁思成的相識晚于徐志摩,其實不然,由于林、梁兩家屬于世交,往來頻繁。

梁思成十七歲那年,初次在林徽因家中相識十四歲的她,便一見鐘情,她的清新動人,落落韻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信每個少年心中都幻想過這樣一個清純女孩,渴望肩并肩行走的喜悅,渴望十指相扣的溫暖。而林徽因便滿足了他甚至每一個男子的幻想。

也許,林徽因初見梁思成并沒有怦然心動,有的只是淡淡的喜悅與靦腆。但,梁思成這一見,卻成了他一生的追求。林徽因也沒有預見,十四歲遇見的梁思成會是她攜手一生的伴侶。

我們似乎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像林徽因這樣的女子,就應該一生一世都留在江南水鄉,擇一處安穩的居所,筑一簾幽夢。

可是我想每一個女子也許都要經過一些熱烈的歷練,使自己的美麗顯露的更加成熟而驚心。

所以,她終究要與江南告別,從此開始遷徙,這種遷徙不是顛沛流離,而是順應時代,是自我放逐。

林徽因和她女兒


一九二零年春天,林長民赴英國考察,林徽因跟隨其父親去倫敦讀書。

倫敦,倫敦,多情的倫敦,林徽因便在那里遇見了多情的徐志摩。其實,很多人都覺得他不僅多情,還無情,更絕情。

相識林徽因時,他二十四歲,她十六歲,已婚,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他對于包辦婚姻的結發妻子張幼儀,冷漠無情,淡如清水。他時時刻刻都想要爬出婚姻的那座墳墓,去追求自己心中所愛。

而林徽因就是他心目中認定的紅顏,是他終其一生尋找的真愛。他迷戀上她含情明澈的雙眸,風姿綽約的氣質。

張幼儀為他低眉垂首,無悔生養。可他卻為林徽因寫下無數情真意切的詩句,甘愿做她裙裾邊的一株草木,深情相隨。

因為徐志摩對于張幼儀的薄情寡義,林徽因背負起了“綠茶婊”的罵名。

也許吧,她真的有錯,她錯在對于徐志摩俊俏的面容,儒雅的風度,詩人的氣質沒有做到心靜如水,而是一見傾心。

不是誰太薄情,而是因為人本多情,多情之人才會種下更多的前因,可所有后果也只能自己承擔。

自從那一次邂逅,他們在煙雨朦朧的倫敦,開始相戀。坐在溫暖的壁爐前,談天論地,文字,音樂,現實,夢境,昨天,明日。太多的志同道合,太多的惺惺相惜。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也有很多人知道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橋之戀,知道他們在康橋的的柔波里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如果沒有這段相戀,也許就沒有《再別康橋》,這首描寫康河柔波的詩,不僅表達了徐志摩對康橋的依依不舍,更多的是無法忘卻那段柔情似水的情。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康橋深刻浪漫地愛了一場,愛到幾乎沒有辦法忘記他們的相逢其實是一場美麗的錯誤。

可林徽因終究是一位清醒的女子。她沒有辦法去嫁給一個有婦之夫,更不想去傷害善良的張幼儀。對于那個從未謀面的女人,她沒有絲毫敵意,更多的是憐惜。

一些人,明知不該愛,還是要去愛;一些錯,明知犯下會不可饒恕,卻還要繼續錯下去。

可是,沉靜如林徽因,她終究不愿自己再錯下去。所以,她選擇殘忍的舍棄這段信誓旦旦的愛情。

她就這樣不辭而別的離開了倫敦,奈何徐志摩如何痛心疾首,如何撕心裂肺,她還是扔下他走了。世人都覺得她的轉身太過決絕,太過倉促。

她原本以為抽身如此之快,就可以讓自己不受傷害??墒?,她還是受傷了,從一段刻苦銘心的初戀倉皇出逃,甚至來不及道別,如此堅定,怎么可能做到毫發無傷呢?

可是清絕如她,即使她受傷了,她也不會歇斯底里的把傷疤揭露于眾,她把自己掩飾的很好。

因為,她終究明白,快樂是所有人的快樂,悲傷是一個人的悲傷。明明深愛,卻要假裝輕描淡寫;明明疼痛難忍,她也要深深掩藏。

有人說她是個懦弱女子,沒有勇氣為愛情付出更多,可是如若她不選擇忍痛割愛,世人又會罵她是個橫刀奪愛之人。

她深刻地知道,她和徐志摩注定沒有什么好結果。所以她要在這場愛情沒有山崩地裂之時,華麗的轉身,讓彼此都記住這短暫卻甜蜜的美好。

徐志摩其實知道她離去的緣由,他知道自己的婚姻是阻礙他追求幸福的屏障。他以為只要和張幼儀離婚,讓自己做一個清白的人,就可以挽回她的心。

可是他錯了,林徽因就是林徽因,一旦轉身,回不去了,一切都回不去了。

最終他還是如愿以償的和張幼儀離婚了,在他看來,就算林徽因不再回頭,這婚也是非離不可,他認為沒有感情的結合是人間最大的悲劇,甚至是殘酷的煉獄。只有放手,才是對彼此的仁慈,是對靈魂寬厚的解脫。

徐志摩就這樣,將一紙無情的離婚書甩在了張幼儀面前,盡管那時候她懷有身孕,他也就一走了之,把舉目無親的她撇在波士頓。

多么的無情,多么的決絕,令后來的世人覺得,不管他如何的才華橫溢,也讓人不免心生怨恨與責怪。

而這一切,又是因為林徽因。因此,林徽因,一直都覺得自己愧疚于張幼儀。其實誰都沒有錯吧,都是命定的緣分,來的時候無法躲避,走的時候亦無法挽留。

后來,徐志摩回國到京,再次與林徽因相逢,已是自由之身的他,依舊對她念念不忘,他也自信的以為,林徽因也許會回到他的身邊。

但是,他好像并不是特別了解林徽因有著一個怎樣淡然隱忍的心,她再次與他四目相對時,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也終究明白,往事如煙被吹散在風中,成了無可奈何的追憶。

林徽因和徐志摩


也許很多男子,都不能明白,安穩比愛情,對于許多凡塵女子來說更重要。而也許只有梁思成,才可以給的起林徽因那份幸福的安穩。

梁思成心知肚明,她和徐志摩的微妙感情,可是他也清楚他和徐志摩都只是林徽因美麗裙邊的一株草木,可是他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和林徽因有更多的相處時間,而林徽因也喜愛跟他在一起的踏實自在,盡管沒有多少風花雪月,有的只是平常的快樂。

促成林徽因和梁思成感情的增進,是一場車禍。得知他出車禍的消息,她變得心慌意亂。急忙敢去醫院照顧他,她開始不加避諱的幫他擦拭汗水,他們從戀愛以來,從未有過的親密,和這場車禍,讓林徽因深刻的懂得,她和梁思成不能輕易別離。

其實我們都明白,選擇就有得有失,選擇梁思成就意味著細水長流,選擇徐志摩就意味著詩情畫意??闪只找蚪K究想要的是一份煙火幸福,所以此生注定與徐志摩擦肩。

后來林徽因與梁思成雙雙出國,就讀于賓夕法尼亞大學,過著咸淡恰好、冷暖適宜的生活。而這時徐志摩開始和陸小曼有了美麗的邂逅與深刻的重逢。

婚后生活不幸的陸小曼遇上感情失意的徐志摩,同是天涯淪落人,兩艘孤苦無依的舟找到了共同??康陌?。

陸小曼與林徽因不同,雖然和她一樣是京城名媛,但她風華、招搖、嫵媚、叛逆。她為了愛情可以不顧一切的離婚,流掉腹中嬰兒,誓死和徐志摩在一起。

一九二六年十月,徐志摩和陸小曼沖破重重阻礙,才終于修成正果。

我們都會猜想,林徽因會難過嗎?會流淚嗎?也許會吧,但是她知道她不能那么自私,她不能給不了徐志摩承諾,又希望他永遠默默守護和摯愛自己一生。所以,她唯有祝福??v然萬般失落難過,也要藏在心里,把那杯苦酒獨自下咽,不與任何人說起。

或許對于林徽因來說,徐志摩和陸小曼的結合,可以讓她更加心安理得的嫁給梁思成。從此她不用覺得愧對于徐志摩,亦可以成為他一生的知己。

也許一切都該塵埃落定,你有你的港灣,我有我的歸宿。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歲的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他們終于如愿以償結為夫妻,共度漫漫人生。

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后都不會再問,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謎一樣的女子,給了謎一樣的承諾,那么,梁思成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守候呵護她一生呢?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雖沒有無限景秀,卻也山水相宜。美滿的家庭,事業的成就,我想這已足夠支付她想要的生活。

在林徽因愛過的三個男子中,最愛她的不是徐志摩,也不是梁思成,而是金岳霖。那個用深情守護她一生的男子。他總是不求回報的陪伴她左右,他愛她愛的理智,愛的沉穩,也愛的深刻。

林徽因終究還是被那份執著的愛感動,她很沮喪的跟梁思成說:“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我根本沒有辦法想象,梁思成愛她愛的那么大度,他對林徽因說:“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愿你們永遠幸福?!?/p>

聽到這樣的話,林徽因才頓悟過來,她怎么可以貪戀一時的新鮮而拋棄這個給了她安穩幸福的男人呢?

而當金岳霖知道梁思成說的那些話時說:“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

從此他們三個人終身為友。

其實他們三個人哪個又不是真的愛她呢,徐志摩愛的纏綿熱烈,梁思成愛的平和溫暖,金岳霖愛的深情動人。

金岳霖對林徽因的愛,真的做到了一生不變。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另取了他的學生林洙。而金岳霖卻因為她終身未娶。

林徽因和梁思成


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轉身,真的是一生,從此后會無期,永不相見。

一九三一年,林徽因又因肺病在山上靜養,可是那一年,也是她生命里最悲痛的一年。

徐志摩為了參加她的演講會,乘坐飛機,可是卻不幸失事。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機場再也沒有等到他的到來。

就這樣她青春年少的轟轟烈烈愛過的那個男子,就這樣永遠的離她而去了。

有人覺得徐志摩的死,是林徽因的錯,如果不去參加她的學術講座,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意外;也有人說,是因為陸小曼,因為陸小曼婚后驕奢的生活,讓他不得不到處奔波去賺錢,也不會去乘坐便宜而又不安全的飛機。

可是,徐志摩的死,又何嘗不是他命定的劫數呢。上蒼給了他不可一世的才情,必定要用他最珍貴的生命來交換。都說紅顏薄命,天妒英才。所以我們應當珍惜自己的平凡。

徐志摩的死對于林徽因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痛楚,她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無數次的淚流滿面。

我們每個人對于自己的初戀都是最寬厚的,同時也是最難以忘懷的。所以也許林徽因就這樣懷揣著對于徐志摩的愧疚度過了余生。

林徽因在事業上的成就或許很多人都不知曉。她為了建筑事業,和梁思成踏盡萬水千山,日以繼夜地鉆研古建筑學術。

戰爭年代,她攜一身病骨跟隨梁思成到處奔波,嘗盡風霜,從無怨言。

盡管她渴望安穩,她也照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而在疾病面前,她還是被打敗了,她堅強的身軀再也支撐不起自己對于建筑事業的熱愛。

一直糾纏于身的肺病在茫茫旅途中發作,然而這一病,就是四年,四年來她都臥床不起。她再也不是人間的四月天了,她的容顏日益憔悴。

可是,她卻依舊放不下自己的事業,她臥床編寫《中國建筑史》,她被聘為清華大學一級教授,并且參與國徽的設計。

為了設計國徽,她每日廢寢忘食,極度消耗體力。以她的個性,即使是預支自己的將來,減去壽命,也在所不惜。

至于她生命最后的那幾年,在建筑的成就不計其數。那幾年,她仿佛停止了對往事的懷想,將所有的精力都付諸給事業,不再沉浸虛無的情感,不再計較成敗得失。

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其實有著比任何人都要好強的心。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而這個在四月里開放的璀璨星子最終還是敵不過病痛的折磨,隕落在了她摯愛一生的人間四月天。

她的一生愛過三個男子,愛得清醒,也愛得平靜

徐志摩為她徜徉康橋,深情等待一場舊夢可以歸來。梁思成與她攜手走過千山萬水,為完成使命而相約白頭。金岳霖為她終身不娶,癡心不改地守候一世。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是夢中期待的白蓮,是愛,是暖……寫下這首詩歌的女子,是林徽因。

至于后人對于她的評價,是褒是貶,說她是“綠茶婊”也好,“白蓮花”也罷,也許我們都應該抱著一顆寬厚的心去看待,畢竟她已化作了花叢中的蝶,帶著兩千多年前莊周的夢,盛開在四月的晴天里。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030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10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951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9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66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55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42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03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9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83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9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09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3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2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57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28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44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