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5-2 WED 北京-重慶 重慶 日出6:10 - 日落 19:30
CA4130 12:00-14:55? 機場大巴01線 單程票價為10元,大約50分鐘
16點入住賓館
去:三峽博物館
坐輕軌二號線,剛開始四五站都是一路沿江,穿山越嶺過大樓,飛一般的感覺。李子壩看三層馬路:李子壩附近,就是那個輕軌穿過樓房的站!順坡坡上去,有江景看、史迪威將軍舊居
市內看山城:解放碑、洪崖洞、朝天門、磁器口、白公館、渣滓洞,三峽博物館,過江索道、大扶梯。
朝天門大橋南橋頭
洪崖洞吃飯,逛解放碑,朝天門碼頭,長江索道看夜景
Review:飛機在首都機場晚半小時起飛,到達重慶時間大概3點10分,去輕軌站充值,一張公交卡充值50元,10換6換1號線,6號線大劇院站到小什字站會過江,可以遠眺洪崖洞,16:40左右到達較場口住宿地放下行李,坐著2號線去看江景和李子壩地鐵穿樓過,到楊家坪換公交車(發現用公交卡換乘會減免第二段費用,同理適用于大扶梯和長江索道換乘)18點左右到達黃角坪正街,黃角坪是川美所在地,一條街上的建筑都有著各種涂鴉,很潮的感覺,但是很多樓已經沒有人居住了,可能以后會拆掉。看地圖時偶然發現川美不遠處有個重慶南火車站,查了一下時刻表發現18:47剛好有一趟車回重慶站,只要10分鐘火車車程就可以到達菜園壩的重慶站,票價僅2元,于是迅速買票決定坐這趟車回去。從黃角坪走過去大概10來分鐘,大概18:40走到了火車站,卻發現沒有取票口和進站口,到出站口問工作人員,人家看了票一臉驚詫,讓我們從出站口進了站,而列車已經收起了下車樓梯,列車員問我們為啥這么晚才到(這不是還有10分鐘么,提前5分鐘才不讓進站),再次打開車門放下樓梯,讓我們上了車。雖然買得無座票,可車上基本沒有人隨便坐,沒有空調,等著開車的5分鐘頗為悶熱,車開起來也并不快,吹著風,感受著20年前沒有動車高鐵時代人們的出行方式,如此慢的火車確實讓人感覺出行很不愉快。火車上大多都是帶著背簍的年長者,從周邊的鄉縣來重慶,這種生活慢慢地就會不復存在了。
出了火車站邊上就是菜園壩長途汽車站,去售票廳買了去大足的車票,最早一班7:40,第二班8:40,售票人員告訴我們去大足1個半小時左右,就買了第二班車票45元(后來證實這是個錯誤的決定,重慶到大足石刻長途車+去景區足足用了3個小時,返程亦然),還問我們要不要加5塊錢加上去景區的車票(不要加,所謂去景區的車就是大足205路,在汽車站對面3塊,會等著長途車的人上了才走,不加錢也不用著急)。
解決完明日的車票,就準備去解放碑吃吃吃了,結果在菜園壩地下隧道中迷路了(其實皇冠大扶梯就在很近的地方,可以直接輕軌),找不到百度推薦我的出口,不過拍到了輕軌在高架橋上跑,也算對魔幻主義的城市有個更直觀的感受。
坐車去解放碑,解放碑是重慶一個繁華的商圈,商場、高樓林立,夜景很是漂亮,去好吃街吃小吃,要了豆花、抄手、缽缽雞、涼糕和酸奶。剛來還不適應重慶的飲食,吃了兩口就辣得不想吃了。吃完飯溜達回住所,睡覺。
Day 2 5-3 THR 大足北山、寶頂山石刻 1D
一早菜園壩立交,菜園壩的那個大電梯,號稱亞洲第一還是第二長的來著,坐單程一趟得三四分鐘好像,而且電梯速度比一般電梯還要快些;站在上面不斷感慨,啊,世界真奇妙。不過,想坐電梯,哪有那么容易,得先交兩塊過路費哈哈。
從重慶過來的話,可以去菜園壩長途汽車站(也可在陳家坪長途汽車站)乘坐重慶開往大足區的高速公路直達大巴(每20分鐘一班)一個半小時左右到大足。到達大足后你可以選擇步行或叫出租車去北山石刻。區車站有往返寶頂山石刻的中巴車。
下午16-17點左右 回市區后去川美 黃桷坪 打車17分鐘 22元左右
這里有中國第一條涂鴉街,這里是中國八大美院-四川美術學院所在地。黃桷坪里是中國西部的藝術中心,也是“黃漂”的心靈所在。
晚飯 川美附近
223轉476 回民宿
晚上洪崖洞、坐長江索道看夜景
Review:一早去找油茶,完全沒有看到,只得吃了碗重慶小面。坐地鐵去菜園壩長途汽車站,結果又坐成了2號線,還要換一下3號線,換線耽誤了些時間,出來發現去往火車站坐皇冠大扶梯就可以了。皇冠大扶梯是被納入換乘范圍的,所以坐了地鐵出來再坐大扶梯就沒有產生費用。大扶梯從山頂的輕軌站一直坐到山腳的火車站,大概10來分鐘,到車站大概8:30左右,上了車按照座位號坐車,8:40準時開車,這個點是重慶的上下班高峰,路上堵車頗為嚴重,開到沙坪壩就開了將近1小時,換晃悠悠開到大足已經是11點半,換大足205路(途中人很多,一定要找座坐下)?坐了30分鐘,百度提示要到寶頂山派出所下車,但是司機讓我們在景區大門下車,后來才知道景區原來的大門在派出所,下去就是大佛灣石刻區,可是景區為了承載更多游客,拉長了景區進口到核心景區的距離,要從景區入口進去徒步近1km才能走到,提供了電瓶車生意,總體而言頗為不友好。有一種景點要早去,越晚去越不人性化,體驗越差,如被重修了的華嚴寺,不再開放空中樓閣給我們看。買了寶頂山、北山石刻的聯票170,寶頂山部分還包含了圣壽寺,但是因為時間限制和走錯了路,游覽過程并不愉快。寶頂山一定要按照博物館-大佛灣(石刻區)-圣壽寺路線前進,改變路線就要重復走路,而且出口不能反向進入。路牌并不清晰,原來的景區入口還在很容易造成混亂。
大足石刻在中國石窟的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佛教傳到中國后,歷經晉、南北朝、隋唐到宋代逐漸深入內地,逐漸與本土道、儒教融合后的體現。寶頂山大佛灣保留了一整套,南宋時期的石刻,全部是由一個供養人籌劃雕刻的,不同意以往的供養,這套石刻更有用石刻普及佛教的感覺,把佛教教義故事畫面化了,以幫助不識字的民眾直觀的了解佛法。里面有對六道輪回、涅槃、千手觀音、天堂地獄的細致描繪,而且形制不一,在佛教內又融合了儒家的孝道等以前石刻中沒有出現過的題材。里面的圓覺洞,絕對是精品,采光排水的設計,以及整洞雕刻還能每個細節都完美無暇,衣褶如絲綢垂墜,絕對是精品中的精品,寶頂山石刻無論雕刻工藝,還是歷史地位都值得一看。從寶頂山看完,坐大足205路回到汽車站。
用DiDi打車去北山石刻6.5元,10來分鐘,北山石刻是常見的石窟類型,由供養人各自開鑿,從唐代到宋代均有,在北山可以看到雕刻風格從唐代的雍容華美,到宋代的清瘦飄逸。里面有一個宋代洞窟,女子臉龐圓潤吹彈可破,一個唐代的洞窟繁美無比,雖然北山石刻風化較之寶頂山嚴重,但也絕對不能錯過,北山石刻開放晚場19:30-22:00,會有燈光,據說晚場效果更為好看。大足石刻區還有石門山上也有一些精美的洞窟,而且鮮有人至,如果有時間值得一去。
建議行程:大足在重慶和成都之間,有大足南高鐵站,從大足城區過去大概40分鐘,比較好的行程應該是從成都到重慶的路上去一趟大足,在大足住一個晚上,白天游覽寶頂山,晚上看北山,第二日再看石門山,然后再繼續去成都或重慶。我們這樣用一天6小時往返并不劃算。
從大足回到主城區又走了3個小時,到菜園壩已經19點多了,大扶梯去1號線到小什字,去坐過江索道,20元單程,30元往返(據說索道在7:00-9:00和17:00-19:00是作為交通工具的,刷公交卡單程2元),因為超過了公交點,很多游客排隊買票坐索道,所以大概等了20分鐘,刷了18塊錢公交卡。索道上看長江夜景確實不錯。到了對岸新華街,換乘6號線還是有些距離,百度地圖提示要繞行,偶然間看到臺階上只是輕軌站,就從居民區中爬樓梯走過去了,百度/高得地圖在重慶并不好用,很多很好的小路都使用不了,地下通道也指示得亂七八糟的,在重慶還是要靠人肉導航。
上了6號線本打算坐車去大劇院,然后過橋走到洪崖洞,但實在沒有力氣了,就在車上看了一眼,坐輕軌回住處了,在住處附近的魯祖廟美食街隨便吃了點東西,再次被辣到了,回住處休息。
Day 3-4 5.4-5 從火車到武隆2天
武隆游覽龍水峽地縫、天生三橋,宿仙女山鎮(晚上可以看印象武隆或者看星星)
Review:買了7:58分重慶到武隆的車票,6:40從較場口出發,1換3號線,趕上上班時間,3號線還挺擁擠的,到火車站發現通往南廣場的地鐵口維修,只得從6號口出,從出站口走到進站口,到達火車站已經7:35了,火車已經開始檢票進站了。坐在火車上,因為座位靠近車廂連接門,老有人在連接處中抽煙,就補了張臥鋪票,臥鋪還是蠻空曠的,沒有太多人很舒服。車行方向左手邊,可以看到長江,過了涪陵后,右手邊可以看到烏江,因為一直在穿越山洞,所以并不能一直看,但是偶爾的驚鴻一瞥,還是被烏江碧水深山峽谷驚艷到了,可惜朝天門到武隆的烏江水路交通停航了,無法領略這美好了。
10點到達武隆站,出火車站就有去仙女山鎮的小巴,10塊錢坐滿開車,武隆站到仙女山游客中心車程30分鐘。預定的酒店就在游客中心對面,放下行李,下臺階去景區買票,景區有套票,3個景點300元,4個景點360,4個景點+武隆印象460,武隆印象單買180,因為行程安排我們買了天生三橋(135元)-龍水峽地縫(115元)-芙蓉洞(80元+索道50元)聯票300元,票售出3天有效。按照景點人員推薦先去三橋景區,再去龍水峽地縫,可能因為趕上了旅游團,這兩個景區人都比預想得多,尤其地縫景區看之前的攻略說人很少。
三橋和地縫是羊水河的上游和下游,也是喀斯特地貌的年老和年輕,三橋和地縫原都在地表之下,羊水河也是一條暗河,在地下沖刷出了巨大的空間,而上層巖石坍塌,就形成了天坑,坑之間沒有坍塌的頂層巖體就形成了天生橋,如果還有河流流過,這些天坑就是暗河的天窗。隨著河水改道,已經只有黑龍橋還有小股飛瀑了,其他地形趨于穩定。羊水河過了三橋就進入了地下成了暗河,在龍水峽地縫,又流出來,把峽谷下切成很深的地縫。中間匯入來自其他暗流的水源瀑布,地縫中每一個坑每一道痕跡都是水與重力百萬年的杰作,而現在這里流淌的水又在構造著未來的地型。龍水峽地縫是喀斯特地貌生長的現場,可以看到滴水匯聚的鐘乳石,也可以看到以前沖擊出來但是水源改道而廢棄的石坑,活生生的地質構造現場,看得超級過癮。天坑地縫與游客中心間有擺渡車,很是方便。從11點進景區玩到17:30出景區,時間一點都不富裕。因為仙女山鎮下起了雨,又有點冷,就沒有去看印象武隆表演。在賓館休整睡覺了。
Day 4 5.5 回武隆縣轉車去,游覽芙蓉江、芙蓉洞(鎮洞之寶:巨幕飛瀑、附著于巖壁的石花、珊瑚瑤池沉積水中的方解石晶花)
火車回重慶K74 17:01-19:16(夏季)
入住希爾頓酒店
Review:一早在酒店吃了早飯,因為擔心沒有下行去武隆縣城的車,所以頭天在DIDI上發布了順風車行程,也沒報希望,沒想到吃完早飯回賓館時看到了前來的車,跟另外2人拼車,26.4元直接到了武隆汽車站,正好趕上去江口鎮的車,4元,到江口鎮再換去芙蓉洞的擺渡車5元(當時沒有想明白直接買了往返10元,后來因為芙蓉江沒開沒得玩,臨時變更行程,決定乘坐中午的火車回主城,就直接從芙蓉洞拼車回火車站了20元/人)。
到了芙蓉洞在游客中心存了包,準備去買索道票,被告知套票已經包含了,突然覺得套票還挺劃算。芙蓉江索道可以在高空看到芙蓉江江口的景色,所有包廂中有一個是玻璃底的,不恐高的人可以挑戰下,我們剛好錯過了這唯一的一個玻璃底包廂,時間有限就沒有再等了。索道時間大概10分鐘,如果乘坐公共交通返程建議在上索道之前打電話(電話在游客中心外墻上,上山之前一定要記下)叫擺渡車上來,擺渡車接到電話到上來大概20分鐘,剛好差不多是索道時間。
芙蓉洞也是喀斯特地貌的一個中,洞中有幾大奇觀,潔白的巨幕飛瀑,在珊瑚瑤池中水中的方解石,該有附著在巖壁的石華,里面還有兩個鎮洞之寶,因為保護措施有限而沒有開放,讓沖著這五個鎮館之寶而來的人有些掃興。同樣芙蓉江游船并不開放,本想要坐船看喀斯特峽谷河流的時間無處可去,決定改簽車票中午回重慶主城區。芙蓉洞算上纜車游覽了2個小時,來時的交通花了1個小時,還要改簽車票,怕來不及,放棄了公共交通,與其他人一起拼車到火車站20元/人,拼車過來大概半小時。到武隆站發現火車站很小,買票的人也很少,13點到武隆站完全來的及,所以公共交通其實也并不一定趕不及,不過為了避免要在武隆縣城無所事事小半天,還是選擇了拼車前往。抓緊時間回主城區,去看領事巷,吃火鍋!
武隆排1天半足夠,如果怕一早沒有車從仙女山鎮下來,可以選擇住武隆縣城,一早去芙蓉洞,趕中午的車時間綽綽有余。
回到重慶主城區,去酒店辦了入住,邊上有個宋慶齡紀念館,就進去看了一下,這是日軍侵華時期,在南京破城、香港被襲后,宋慶齡受宋美齡邀請,來重慶,房屋內建有防空壕,看了才知道在抗戰時期首都挪到重慶,重慶也遭到了轟炸,重慶人民依靠著山體地形修建了大量的防空洞才躲過了滅城。但是也造成了十八梯慘案這樣慘絕人寰的情況。戰時的首都是最為可怕的地方,平民都跟著受苦。
從賓館出來去了七星巖附近的山城巷,作為重慶老城區碩果僅存的部分,也已經清退準備拆除重建成類似洪崖洞的建筑了。不過邊上的第三步道,修建在懸崖上,可以遠眺長江,還是值得一看的。來重慶總有一種來晚了的感覺,三峽沒了,各處景點為了開發成5A景點設計成了游覽體驗變差多了,每條江都建上了水電站,老城區也拆得不剩什么了,重慶大踏步地走向魔幻現實主義城市的行列。重慶到萬州的高鐵開通了,以后去豐都、奉節、巫山更方便了,也不知道照這個發展速度,重慶之行的part II 民船走三峽還能不能實現了,果然只有那些偏遠不易前往的景點還保留著原汁原味的景色。
晚餐終于吃了計劃很久,也下了很大決心去吃的莽子老火鍋,要了鴛鴦鍋,重慶的鴛鴦清湯比別處更小一些,要了酥肉、黃喉、腦花、青筍和藕片,沾油蒜碟,還是很美味很過癮的。吃頓火鍋的時間,就趕上了一場巴山夜雨,等到雨停了,返回賓館拿了傘再出發去看洪崖洞。坐6號線到大劇院,從大橋上走過江去洪崖洞,結果走在大橋上又趕上一陣大雨,無處可避雨,衣服鞋子都淋濕了,走到洪崖洞因為下雨很多人在橋下避雨而造成了道路堵塞,人多衣服濕也就沒有心情接著逛了,拍了幾張照片,坐公車回賓館了。
Day 5 5.6 重慶-北京?
一早去 早飯
山城巷 山城巷是山城第三步道的一段,漫步其中,就像回到重慶作為戰時陪都的那段光景。那時,大批政府官員、軍閥、買辦、地主等云集重慶,大肆修建公館。這些官邸建筑雖然數量不多,但做工考究,很多模仿了西式住宅的風格。這些數量不多的公館卻又集中在了山城巷,尤其以厚廬為代表。厚廬為四川軍閥劉湘屬下文斌師長官邸,具有上海石窟門建筑的特點。如今已經變成山城巷上的標志性建筑了。走到步道最后又可俯瞰長江,觀重慶城美景。步道有一段是修在長江邊的懸崖上,大有臨空棧道之范。
10點半 退房 地鐵3號線去機場
Review:一早吃火鍋的后遺癥—鬧肚子就出現了,在賓館磨蹭到8點半,出門吃早飯,順便又溜達了下菜園壩大橋。回到賓館就坐輕軌去機場了。T3在10號線上,T2在3號線上,如果T3的飛機建議住在10號線或6號線沿線。3號線人多,且線路長,江北T2換乘也不近,要留出足夠的時間。
對于重慶最大的感受就是找不到路,地圖導航在這里基本沒有效果,垂直的步道地圖上大多沒有,而車行道又不讓行人通過,行人要走地下通道,在地下通道里定位又沒有信號。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式問路和人肉記路來導航。好在重慶的路岔路不多,走一遍基本能夠記住了。
重慶的飲食確實是我的天敵,吃不了幾口就辣得沒有知覺了,但是后來發現辣到沒有知覺了,緩過來再吃就會過去,然后就不會再覺得辣了。但是辣過了口這一關,也過不了胃腸這一關,吃完還是會不舒服。所以真的是拼了老命來重慶看美景。這些景色確實是重慶所獨特的,還是值得忍饑挨餓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