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幾年前,手游《紀念碑谷》可謂是刷爆了游戲榜單和朋友圈兒,名聲大噪,風靡一時。這的確是款讓玩家眼前一亮的手游——故事線索引人入勝,操作模式獨特新穎,但令它最負盛譽的,是夢幻到極致的畫風,以及不落窠臼甚至于前衛、超現實的空間設計。在西班牙,有座小鎮叫做卡爾佩,堪稱現實版的“紀念碑谷”,風景美不勝收。文學世界里也有一座“紀念碑谷”,不過,單從形態描述的層面討論,它早已超越了游戲“紀念碑谷”的存在。它是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大概五十年前所創作的中篇小說,《看不見的城市》。?
? ? 我總覺得這本書被劃分在小說的體裁里有些屈才。它比小說簡單:人物和情節實在是精煉到了極致;它卻又遠比小說復雜:結構、內容,可以說開辟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全書以馬可波羅向忽必烈匯報的形式,描繪了55個“看不見的城市”。這些城市在書中依照其部分屬性,被歸類為“城市與記憶”、“城市與欲望”、“輕盈的城市”“連綿的城市”,等等,共有11個類別,而他們都有一個最明顯的共性:完全的虛構,是不真實的存在,是想象力的產物。每一座城市的介紹很短,但充滿了寓言的寓意,推動著,述說著,昭示著,告誡著。
? ? 在每一章的開篇與末尾,都有一段文字,馬可波羅和忽必烈在這里進行思考、評論、辯論和詰問。忽必烈,一個憂郁的皇帝,他深知仿若珍奇無比的帝國面具下的腐朽與破敗,也意識到命運的必然:“糞土當年萬戶侯”,所有的苦心經營與輝煌榮耀,都會先化作糞,再變成土,他無邊的權利并無多大價值,因為整個世界都在走向毀滅。他向馬可波羅乞求能夠減緩帝國衰敗的指引,而馬可卻緘口不談那些“關于饑荒、舞弊和陰謀犯罪的警告,那些新發現的綠松石礦、價格合算的貂皮,或提議購買鑲嵌寶石的刀劍”,而是忠告他,“如果你想知道周圍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遠處的微弱光線”,為這位睿智的帝王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假想中的城市的豐饒與凋敝,鼎盛與枯槁,純真,骯臟,隱秘與傳奇。
? ? 城市,對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書中早已給了我們答案。“城市就像一塊海綿,吸汲著不斷涌流的記憶的潮水,并且隨之膨脹著。對今日扎伊拉的描述,還應該包含扎伊拉的整個過去。然而,城市不會泄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他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線和旗桿上,每一道印記都是抓撓、鋸銼、刻鑿、猛擊留下的痕跡?!睒嫵沙鞘械牟皇蔷唧w的物件、建筑與風景,而是空間量度與歷史事件之間的關系。城市充斥著符號,符號容納著記憶,記憶塑造著欲望,欲望促進著貿易?!俺鞘小保瑢嵲谑且粋€模糊而神秘的概念。
? ?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座僅僅由差異構成的城市,一座既無形象又無形態的城市,而那些特別的城市則填充了它。“ 所謂“看不見的城市”,字面意義上而言,是指馬可波羅所描述的城市視覺屬性上的不可看見;這種“看不見”,也揭露了城市所包含內容的深厚以及實際表現部分的稀少與格式化,人們認知上的不可避免的狹隘與短視,以及人對于城市的塑造永無止境的欲望、愿景與真實之間普遍存在的差距。人們企圖消除各種例外、障礙、矛盾、不和邏輯與自相沖突,卻往往弄巧成拙;總是期待著城市去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需求,并且鍥而不舍地對其施與畸形化的改造,最終導致的,“你以為你在享受這座城市,其實你只不過是它的奴隸”。換言之,“看不見的城市”,更是無法看見的城市。我們永遠無法看到這一切的盡頭在哪里,但唯一能確定的是,隨著事物發展到飽和的階段,一切必然要面臨滅亡,或者說,更迭的結局,那時候的“看不見的城市”,便成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實至名歸”的“看不見”。
? ? 作者在前言中寫道,“我相信這本書所喚起的并不僅僅是一個與時間無關的城市概念,而是在書中展開了一種時而含蓄時而清晰的關于現代城市的討論?!薄八拖袷窃谠絹碓诫y以把城市當做城市來生活的時刻,獻給城市的最后一首愛情詩。也許我們正在接近城市生活的一個危機時刻,而《看不見的城市》則是從這些不可生活的城市的心中生長出來的一個夢想?!睍兴枥L的城市,許多都暗喻或明指向如今的城市發展問題。萊奧尼亞,“萊奧尼亞的垃圾也許將一點一點侵占整個世界,不過這漫無邊際的垃圾堆最外圍的斜坡那面,也還有其他城市在排泄那些堆積如山的垃圾。也許,萊奧尼亞之外的整個世界都已經布滿了垃圾的火山口,各自環繞著一座不斷噴發垃圾的城市”,直接地諷刺了如今垃圾排放所帶來的污染與自然破壞問題。莫利里亞,“因為只有通過它變化了的今日風貌,才喚起人們對他過去的懷念,而抒發這番懷舊思古之情”,含蓄地表達對城市現代化改造與昔日舊跡保留如何有機兼得的期待與擔憂。此外,關于巨大技術體系的脆弱,關于城市布局與面貌趨同化的乏味,關于未來可能發生的“特大城市”——正在覆蓋全世界的連續的、單一的城市圖景以及作者對此的焦慮,也都沉淀在這本書的字字句句中,無一不及。
? ? 卡爾維諾寫作的遣詞造句有一種魔力,所使用的手法,遴選的詞語,文字技法高超無比,而絲毫沒有賣弄筆墨的痕跡。這本書是我近日來讀過的最“神奇”的小說,無論從文學性還是思想性上,都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作品,在這里推薦給大家。如有指正,不吝賜教,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