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父親上來看病。因事先有跟我嫂子聯系,說:“到了給我打電話,我會給你安排好的。還有,醫院那頭也已經聯系好了?!?/p>
結果,父親八點半從家里出發,并上菜場買了點魚,然后等車、坐車。到上面來時,已經是上午十一點多了。
之后,發現我嫂子不在家,想想此時去醫院檢查是不是太晚了,來不及?(醫生中午都快要休息了)于是就又提起帶給我的一些東西直接上我家去了。
趕巧,那天我正在姨家串門,父親給我打來電話并被姨聽到了,于是喊他一起過來吃飯。
臨近午飯時,后媽打來電話說:“你又死哪去了?一大早的出去,到現在兒媳婦說都沒看到人?……去婷婷那了?。ㄎ遥┦裁磿r候去不可以?自己的病不先看跑過去!什么?還跑到你小姨子家去了?吃飯?前世沒吃過飯咋滴?你想跟你小姨子過就去過好了!………”
父親看著站在一旁的我,讓我幫忙解釋下……(盡管我都聽到,他把事情的前前后后都說了兩三遍了~)
之后,父親晚上又過來倒苦水倒了幾小時,哎!他抱怨說:老婆、兒媳都把他罵得簡直都不是人……
到此,我對整個事件了解得已經比較清晰了,也知道其實這件事很簡單,就是父親如約打電話和赴約就好了,但過了大半輩子的人了,說話一點邏輯和重心都沒有,想想我也是醉了~
最后,我來具體分析下問題的根源究竟在哪?
001 父親善于“最佳猜測”,想到時間不夠,人又不在家就沒打電話問了
002 缺乏有效的溝通。因為父親不愿跟兒媳直接打電話,所以事先的所有溝通都是有我后媽跟我嫂子兩人完成的,然后才將信息傳達給父親。也就是說,當天我嫂子不在家,但在家附近的幼兒園參加親子活動,并告訴過我后媽,說等我父親上來后就打他電話,她會來安排一切的。
003 談話時間。父親說話有個特點,就是說一件事時會做很長的鋪墊,鋪著鋪著就把自己給鋪丟了。完了到最后,都沒能好好的把一件事情說清楚。假如他能直接了當地說要說的事情,也就不會有這些個烏龍的事情出現了。
最后的最后,說話很重要,溝通要弄好。不然,無效的溝通會把人淹沒在漫天飛唾液里都不自知,那該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