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范仲淹[1]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2],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官至參知政事,謚號“文正”。他的詞流傳下來的很少,主要以描寫邊塞風光為主,風格蒼勁明健,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2]黯鄉魂:因思念家鄉而神情黯然。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抒發了作者秋天思鄉懷人的感情。這首詞寫得極為婉約,與范仲淹一貫豪放豁達的風格大相徑庭。
上闋寫景,借秋天的景物為下闋抒發遠別之情作鋪墊。“碧云天,黃葉地。”從大處著墨,天地景物盡收眼底,蒼茫肅穆之感躍然紙上,“碧”、“黃”二字形成鮮明的對比,更增加了秋季蒼涼的感覺。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鶯鶯在“長亭送別”一幕的精彩唱詞就是由此引用而來的。“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秋色向遠處延伸,一直連接到天邊的江水。江水之上,籠罩著一層翠綠色的寒煙。煙霧本該是白色的,但在浩淼的江水的襯托下,也就變成翠綠色了。這句話大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氣勢。“山映斜陽天接水”這句是遠景描寫。水天相接處,斜陽映照著山峰。“斜陽”點明時間已經是傍晚時分了,給人以一種惆悵的感覺,為下闋寫鄉愁又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芳草經常被用來抒發離愁別緒,李煜在《清平樂》中寫道:“離恨卻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芳草一直綿延到千里之外的故鄉,可是人呢?只能把思鄉之情郁積在心中了。這句話把傷感的情緒推向頂峰。
下闋抒情。“黯鄉魂,追旅思”直接寫出了作者心中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黯”字既寫出了作者的心境,也與上闋的景物描寫有一個很好的呼應。江淹在《別賦》中寫道:“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只有離別才會讓人黯然神傷。“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要實現它只能在夢里了!或許,并不是每個夜晚都能做到這樣美好的夢。這句話又從側面烘托了思鄉之情。“明月樓高休獨倚。”明月、高樓,這些意象都是用來表達相思之情的,在這樣的良宵美景中“獨倚”,不知道有哪個人能夠經受得住?所以作者只好自己勸說自己,以免更加傷心。“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每個人都知道“借酒澆愁愁更愁”的道理,但此時此刻,除了酒又有什么東西能夠排遣離愁別緒呢?“相思”二字有力地點明了全詞的主旨,全詞至此結束,但作者無限的相思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