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是交易過程中的,最活躍的主體。生意人是以交易為職業人。
生意人有很多名稱,但是很少自稱是生意人。其中有些人叫做創業者,很大一批人被稱為老板、商人。還有一個受喜愛的名字,叫做企業家,還有一些人,把自己裝扮成管理者,被冠以總裁、總經理之類的名號,其實那只是兼職。無論是什么名稱, 他們做同事的活動,都是在做生意。事實上,除了做生意,還能做什么呢?
生意人大多不喜歡自稱是生意人,也不喜歡被稱為生意人。但是,生意人,才是他們的本質屬性。
他們對生意有種種誤解。有些人認為生意都是指小生意,生意人,就是那些引車賣漿者流。還有一些人認為作為一個生意人,沒有那么光彩照人,沒有那么高大上,所以不喜歡生意人這個稱呼。
我們要為生意正名。生意這個詞,是非常優雅的,而且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僅僅從字面上看,我們就能看得出來一層意思:生意生意,生生不息之意。生意昂然,是一個成語詞匯,各位可以查一查這個成語的意思,肯定是很美好的。
生意這個詞,是源遠流長的。很想約請一位語言文字研究者來考證一下生意這個詞的本意和語意變遷,如果能夠辦到,就可以作為我們這本書的附錄了。
生意人有三大特征:
第1個特征,生意人是對賺錢有著強烈興趣的人,其中有一部分,有著要錢不要命的勁頭。
講這第1個特征,可能有一些人,感覺很奇怪。肯定要疑問,難道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這個賺錢沒興趣的人嗎?我告訴你的確有的,我就算一個。除非生存所逼,我這一輩子就是沒辦法對單純的賺錢提起興趣來。所以我做不了生意,所以我也從來就沒有錢。即使有了錢,我也守不住。當我看到,有比我更需要錢的人,我會忍不住去資助他們。有那么幾次,我是把僅有的積蓄一把就掏出來了。
我有一位老板朋友就常說,要錢還是要命,錢都留下,要命的離開。我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個目標就是賺錢。還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經常會說,我是一個商人,我要時刻看到錢的影子,聽到錢的聲音。
只有有這個特征的人,從事辛苦的生意活動,才能有持久的動力,還能為生意貢獻出自己的一生。像我這種人,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但是我得研究生意卻能樂此不疲。清油炒菜,各有所愛,盡管我從理性上,對生意人的賺錢,是非常認同的,那只是理解而已。假設上帝承諾讓我賺上幾十個億,但是要終生從事生意活動,我肯定不會同意。對我來說,錢,只要滿足日常生活就好。而我念念不忘的,是一些創造性的勞動。比如,就像現在我在做的這件事。
所以我這種人,是需要生意人,當資源來用的,是需要有人來經營我的。不然我也可能會餓死的。
事實上,生意人為了賺錢,是付出了很大犧牲的,其中很多人,由于過分努力,甚至犧牲了他們的生活品質,身體健康,以及家庭親情。所以,有的老板感慨,老板呀,就不是人當的。
生意人為了賺錢,還要甘愿承擔風險,承擔生意失敗的后果。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意人,首先是一些勇敢的人,而那些不愿意承擔風險的人,就只能作打工者,以及從事其他職業。
生意人,是一些敢冒風險,去追求利潤的人。
第2個特征,生意人是顧客問題的解決者。他們散場,站到顧客的視角,去發現問題,界定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用解決問題的方案來吸引顧客,通過提高吸引力,來提高自己的市場權力,增強自己的壟斷度。
這是生意人最優異的品質之一。這件事做得好的生意人,就是優秀的。如果,我們把生意人解決顧客問題的能力,畫一個鐘形曲線。經常能夠有創意的提出顧客問題解決方案的生意人,就是處在鐘形曲線右側的那些人。這個可以稱作創新商數,可以如同智商一樣表示,是一個以100為重點的鐘形曲線。
鐘形曲線也不熟悉的,我剛剛問過度娘,說鐘形曲線也叫正態分布曲線,長得是這個樣子。
解決顧客問題的具體辦法我們不談,今天我們談論的是生意人,本身。樂意并擅長解決顧客問題的人,是同情心和同理心很強的人。佛家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解決顧客問題,就是要這個這樣去感知顧客哪里疼哪里癢?哪里有煩惱?哪里不方便?
并創造性的提出解決方案。
生意人中的高手,往往是那些“見路不走”的人。前些日子,寫了一篇題目是《見路不走,即見于來》的文章。我鏈接過來,不再復述。
生意人的第3個特征,他們是交易結構的設計師。
優秀的生意人,擅長以實物的,或者信息的產品為與顧客交互界面,有面向顧客的那一面兒,呈現顧客的問題,界定顧客的問題,展示解決方案,從而獲取顧客訂單。另一方面,建立起一個能力體系,來交付訂單。
生意人看到老張上面說的這些話,會不會有點兒感動啊?會不會認為,老張善解人意,是生意人的知音。知音肯定是知音啦,但是老張為什么要做生意人的而知音呢?這是因為老張在研究生意,生意人就成了老張的準客戶。如果沒有生意人,老張研究生意又有什么用呢?
也可以說,老張是在和生意人做生意。可是老張又不會做生意,那可咋辦呢?我想有兩條出路——一是佛家的方法,隨緣樂助;第二是耶穌的方法,就是組成一個一個的社群,培養一群牧師,做生意人的精神產品供應商。在社群之內,收取1/10的稅。
我們討論完這些基本概念之后,緊接著要討論的,就是這個交易結構設計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很快就會體驗到從抽象到具體的樂趣了。
談完了生意人,還有一個角色在等著我們去認識,那就是顧客。世界上并沒有天然的顧客,顧客是交易關系的產物,有發生了交易關系,他才是顧客。那些可能發生交易關系的人,這是可能的顧客,潛在的顧客。
顧客,是需要我們用心去研究,用腦去提出問題解決方案,用力去交付其訂單。這個訂單也是做寬泛的理解,一切的交付,都看作是對訂單的交付。特別是在目前我們談論這些形而上的問題的問題的時候,很多詞匯是寬泛的用法。
顧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只是我對其研究還不充分,更不深入,暫時先放著生意人的后邊附帶說一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之后,在單獨寫成一節。
至少,我們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認識,顧客,是交易關系的產物,說到了顧客,就等于在說交易關系。萬萬不可對顧客作實體性的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是天然的你的顧客。
我們現在來想象一下,中間是一條交易的紅線,兩頭牽線的人,一頭是生意人,一條是顧客。正因為顧客是交易關系的產物,德魯克才說——創造顧客!顧客是可以創造出來的,顯然這個顧客,說的就是那個關系,肯定不是一個實體的人,生意人,可沒有創造顧客那個人本身,那是人家的父母生的。
什么時候這條線斷了,生意人,可顧客同時就消失了——緣生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