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澀,進行到第二章已經開始出現術語了。但是這一章依然是腦洞紛飛的一章,從溝通與指涉,個體化表達與影響行為目的,聯想到了戀人關系,家庭關系以及斯德哥爾摩關系的出現 發展與形成。
第二章 靈長類有意的溝通?
2.1聲音的呈現
2.2手勢信號
2.2.1 兩種手勢
2.2.2注意到對方在關注什么
2.3與人類溝通
2.3.1以手指物及其他命令
2.3.2 理解以手指物的功能
2.4 猿類溝通的意圖
2.4.1理解有意的行動
2.4.2 猿類手勢如何運作
合作依然是作者展開研究及歸納的落腳點。其中溝通有亮點,在現代傳播行為中,依然有供參考的價值,比如初期研究中關注的兩點:1,吸引注意力,2,影響他者行為;另一個角度:1,吸引注意力,2,分享注意力。在盡心大眾傳播,或者是人際傳播的時候,我們進行的眾多互動行為,也難以逃出這兩個基本方向。所以從溝通的本質出發,可以解決很多因擔心與溝通對象之間的關系或者處理方式而引起的無謂擔憂。
在如何理解影響他者行為和形成合作的溝通,可以從類人猿主要是簡化為命令式手勢表達與人類的吸引注意力后的分享注意力(不知道猩猩之間的游戲算不算是非命令式的溝通先驅 emmm 這么一說 有點意思)。作者用影響目標和感知來區別兩者。這點在后面再考量。
有一句話,又引起了 喜歡萬物歸宗的我的注意:心理學關于溝通的一則客觀描述——有所冀望,靜觀其變并付出行動。這一點有點行為學研究的意思,完整的腦中形象,比如豹子潛伏在草叢中,盯著獵物,然后慢慢的起身走近。emmm 學術研究的根本 好類似啊~
最后,淺議下關于語言的創造。在這章里,作者說動物的聲音是遺傳天生的,他們,而關于手勢是后天學習色彩的,那么這可能是人類動作手勢溝通的先驅。然而人類的溝通確實以語言和文字的溝通進行了飛躍。so 期待接下來作者的研究延展。
一次閑散周末 小酒館?地鐵看書,回來之后記錄的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