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樣一篇文章——《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讀書的教師在拼命教書,一群不讀書的家長在拼命育兒》。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現象,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教育者。
? ? 那作為教育者,首先應該成為一名讀書人。因為只有真真正正的讀書,把心沉下去,通過接納那些高貴的思想與情感,使自己變得高貴起來、溫潤起來,才能在對他人開墾的人文土壤上撒播并收獲自己的人文品格,從而逐步影響和教育孩子。
? ? 再具體一點說,如果一個人連閱讀都沒有,那如何能夠做到有一缸水、一江水、一海水、甚至源源不斷的活水去影響和教育孩子呢!我想,那樣只能夠依葫蘆畫瓢,照本宣科,進行簡單地灌輸生硬的知識,至于教育教學的方法、技巧與課堂智慧等這些應該根本談不上吧!當然,更不可能達到那活潑生動、深入淺出、出神入化的境界!
由此可見,一個真正的教師,一定是讀書愛好者;一個合格的家長,一定是喜愛讀書的;一個優秀的教師,更是對著書有著獨特的情感;一個優秀的家庭,必定有濃厚的書香氣息……
? ?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教育者都不注重讀書。其原因之一就是“沒時間”。是的,閱讀需要時間,更需要閱讀者靜下心來去感受和體悟。魯迅曾有言曰“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會有的”。那為什么擠不出時間呢,我想歸根到底是認為讀書不是非常重要。如果認為讀書不重要,一定可以找出很多很多借口、很多很多理由來不閱讀。如果把讀書作為生命中重要的事情來對待怎么會抽不出時間來閱讀呢!
客觀地說,現在很多人認為我看了一些書感覺都是白看了,看了也記不住,也沒有很大的價值和作用。那請問,你可以清清楚楚的記得你每天每頓吃了些什么嗎?我想應該不能吧,而讀書就像吃飯,雖然記不住吃了什么,但是你每一頓的營養都已經化成你的精神,營養融入你的靈魂之中。所以對于真正讀書的人來說,讀書是不需要理由的。而對于不讀書的人來說,不讀書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但其實這些都是不稱為原因的原因。
? ? 就我自身而言,很幸運,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寶寶有成為父親,也正在盡力構建寶寶的書架。但我還是一名教師,我應該成為一名讀書人和思考者,我應該始于讀,發于思,成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