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者不可測圣意!那天開車時,突然冒出了這句話,我已經記不清是從哪里聽過這句話。最近對這句話有了 一些體會,記錄如下。
不單單圣意不可測,甚至我們身邊周遭的人,我們是否能夠了解對方的良苦用心?接收到對方的意圖?這都很難,更不用說圣者了。回想下當年老師在講臺上神采飛揚的傳授知識,我們的心思是否有在課堂上?還是在打瞌睡開小差甚至講話?當上級領導在臺上慷慨激昂地布置工作 ,我們是否在認真聽取?還是想著這是領導你自己的事?當父母念叨家常的時候,我們是否有適時回應?還是內心覺得父母老師說這些,都聽過N遍了?。。。類似的場景非常多,我們可能連聽都聽不進去,更不用說理解對方的意圖了。
1、凡者之所以測不了圣意,需要檢視內心狀態如何:看看上面場景中我們的心態:用佛法的語言來講,我們可能存在三種狀態,覆器:意思是把杯子蓋過來,不想聽,沒在聽別人說的任何語言,當然無法了解圣意了,也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覆器典型的例子出現在大學的課堂上吧,老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座位上坐著,帶著帽子和耳機,享受音樂。漏器:意思是象沙漏一樣,老師講了100%的內容,聽的過程漏掉了一些,這和聽者的資質有關系,吸收不了老師講的全部內容。污器:大概的案例解釋是:父母批評你亂花錢,你在內心嘀咕:不就是錢嗎?或者領導在訓話,你內心翻騰,甚至一萬只草泥馬,你不服氣地想或者說:這怪我嘍?以上三種情況,不管多高明的人多厲害的人講了多厲害,對我們多有幫助的話,我們都無法吸收或者吸收一點點,也就不能了解或者只能理解圣者的一點點用意了。出現這樣的確情況,后續我們的情況改善、任務執行當然就只是草草了事,無法滿足圣者的期待了。
2、針對以上三種內心狀態,我們應該怎么來調整:覆器:覆器連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也沒給別人被傾聽的機會,我的建議是:給予尊重,尊重對方(就算不是圣者,或者你認為不如你的人),給予對方表達不同觀點的權利。漏器:提前做好準備,聽后再虛心學習。污器:擺正態度,明白自身也有短板和不足,尊重每個人的不同,虛心學習對方可取的對方。明白大家的立場和出發點不同,因此有不同的看法,象孔子這樣的圣者,他的格局以及時代賦予的使命,造就了一代圣者,如今我們已經無法當面聆聽他的教導,我想就算是他的弟子,沒有覆器、漏器、污器,也無法完全理解孔老夫子,就像凡夫無法理解佛陀的慈悲智慧一樣。真是凡者不可測圣意,我們內心應該升起對古圣先賢的尊敬/敬仰之心,立志向他們效學。
3、不單單圣意不可測,連周遭的人我們也無法完全理解甚至出現分歧,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基本的處事原則與方法:例如有效溝通的前提之一是雙方的情緒要對,如果有一方污器,肯定是無效溝通甚至引發撕逼大戰,對事不對人也是黃金法則,先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別人,尊重別人表達不同觀點的權利,尋求雙方認同的一致目標,就算是階段性目標也好等等。。。
于凡夫俗子來說,以上都是考驗,所以不管是生活、工作,到處都是考場,到處都是修行,與各位共勉。
-------------------------------------------------
親們如果喜歡歡迎添加微信號:huahua832157 ?持續關注哦,歡迎留言交流,共同探討帶娃路上的喜與愁。
PS:記得轉發到朋友圈哦,這是對花不言最大的支持O(∩_∩)O
原創文章歸花不言版權所有
謝絕任何組織、機構和個人的擅自轉載和二次修改
如需轉載請關注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