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萬水千山走遍,結果往往發現心心念念的地方仍是故鄉!
一直想寫篇關于“葉落歸根”的文章。因為一個神秘老人。
一、
下面這些文字是2月16號寫在日記本里的,摘錄在這篇文章里吧!
東關的住處已經七八天沒回來了。用鄰家阿姨的洗衣機洗了一大盆衣服。是的,因為這個大而方便的洗衣機給予我的成就感,我越來越喜歡洗衣服了。
回到這里,不像年前那么生疏需要適應期,一切都顯得游刃有余。很多家務活已經很順手,我已經學會自覺地打掃、整理每個房間。
然而,這兒不能算是我的家,只是“房子”,供人們居住并能遮風避雨外表看似光鮮的房子而已!
我的家,不在這兒。
但前面那位老人的家在這兒。他一直守在這兒,大概是希望葉落歸根吧!
昨晚聽到一個人粗魯的對他說:“不過是幾間破房子,又不是多大的門面房,還守在這兒干啥?”
敢對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這么說話,應該是老人的兒子吧!然而,我沒有聽到老人的任何回應。
爸爸曾經說過這個老人的一件事兒。前些年有個財大氣粗的開發商打算花幾十萬買下老人這處宅子。老人不愿意。自此,也再沒什么人來打擾老人的生活。
其實他的這幾間房子啊,堂屋什么樣兒我在樓上看不清楚,廚房倒是看得一清二楚:就像是五、六十年代的土胚房子,房頂還破了幾個大洞,晚上的時候昏暗的燈光眨呀眨的!至于正門,巴掌大的小門,個高的人低著頭才能進去;門鎖是以前的老鎖扣,還用石棉瓦搭了個遮雨的棚子似的過道,夾在一家家店鋪之間,很孤凄!
老人閑著沒事兒的時候會在門口擺個小攤,賣小學生的寫字本和書包之類的東西。
平日里,進進出出也只是他一個人。偶爾隔壁的鄰居過來找他幫忙看會兒店,他也愿意相幫。有時,我們這棟樓調皮搗蛋的小孩兒往他家房頂上扔個小石子,他又能把人數落半天。他應該是個善良而又固執的老人吧!
寫完上面這些文字我仍舊疑惑:這個我只是遠遠看到過的老人真的就這么眷戀這片土地嗎?
二、
也是年前發生的一件小事。
一天大姨把媽媽之前給我訂的組合衣架送來了。晚上媽媽說讓我抽個時間把衣架組裝起來那樣就能放衣服了或者留著給我當嫁妝,因為這個衣架的性價比高,以后可能買不到。
我聽到“嫁妝”那倆字就跳了,我一本正經地跟媽媽說“我不會嫁給**(某個省的名稱)人的,我也不要留在**,當真要留給我?”
媽媽一聽怒了,“你要是嫁在外地,一分錢的嫁妝也不給你。”
其實說完那番話,我就后悔了。明明一個戀家的人,干嘛非要弄得跟自己的家鄉多么苦大仇深似的!明明未來還是個未知數,干嘛非要說將來要遠離家鄉的話惹媽媽不開心!
三、
可能還是因為我年齡太小了,對家鄉的依戀才沒有自己所看到的那樣深沉。有時我也想像那位老人一樣待在家鄉啊,即使守著幾間破瓦房也沒關系,可是總覺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小孩子終究是小孩子,不在外面吃些苦頭或是浪一圈似乎是不會知曉家鄉的好的!
那就先在外邊浪浪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