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本質,就是一場障眼法。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生而善良,本自具足,但世界用各種表象、假象、誘餌、欲望來迷惑我們,讓我們迷失自己,人生看似有無數的選擇、機會和可能性,其實都是障礙,都是為了讓我們不能找到自己。
人人生而自由,但枷鎖無處不在。絕大多數人都被這種障眼法迷惑了,本性被物欲遮蔽,變得貪嗔癡慢疑,追求外在的認可和物欲的滿足,被欲望終身囚禁,像機器一樣奔波不停,內心的灰塵越來越厚,行為越來越迷失,內心越來越焦躁,離"真我"越來越遠。
知道人生是一場修行的人,才能真正覺察到自己的各種問題,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因此,想要快樂幸福,唯一的路徑就是回歸良知。這個良知就是"真我",儒家稱它為"仁義",道家稱它為"無我",佛家稱它為"慈悲",心學稱它為"致良知"。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發掘那個本自具足的我。
富貴和貧窮的本質
西漢桓寬的《鹽鐵論》,用16個字把富貴和貧窮的本質講清了,那就是:富在術數,不在勞身;利在勢局,不在力耕。
意思是:創造財富的方法在于精準推測和預算,而不在于靠體力獲得。掌握事物運行規律和軌跡,就能拿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勤勞并不能致富,只能填飽肚子;富貴靠的是對趨勢和節點的把握。
獲取利益的關鍵是審時度勢的大局觀,不一定要親自耕種。親力親為反而讓自己深陷局中而不自知。局勢就是格局、布局、氣勢,好比戰場上的排兵布陣和運籌帷幄,這比沖鋒陷陣重要。
隨筆/恒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