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那年,宿舍四個女生計劃了為期10天的臺灣自由行,第一次用到airbnb訂房。
當時用的原因很簡單,大學生比較窮,而airbnb有個邀請好友的功能,大概就是發送一個邀請碼給好友,好友首次注冊并訂房時可抵199,而我下次訂房,也可以減199。也就是說,邀請一個好友,我可以省將近400塊錢,越多邀請,基金累計,超級劃算?。ú贿^現在已經改成,好友預定并且住完之后,才會把旅行基金放入我的賬號)
民宿雖然體驗起來不錯,但是,這個app實在是有很多令我抓狂的地方,接下來請允許我吐槽一番
一、找房不方便
airbnb提供的3個字段進行查找:
目的地(最新版本加上了城市、景點的模糊搜索)、預約日期、房客數量
以及一些字段用于篩選:
是否閃訂、價格范圍、房源類型、設施等
看似很多字段,很貼心,但根本不實用好嗎?不妨考慮下用戶訂房的實際場景。比如我近期計劃日本出游,需要預定10天的住房:
場景1:
看旅游攻略時,有些游記推薦了一些房源,但是我卻不能通過搜索名稱在app上找到這家民宿。
我喜歡看一些游記,因為有些真的很有質量,會推薦一些官方網站上找不到的景色、小吃和體驗。這次我特地留意了日式榻榻米,看到了一堆美美的照片,然后想通過民宿名字去搜索,但遺憾的是,airbnb根本沒有提供這種方式找房。
場景2:
去到某個地方,就會想體驗當地特色的民宿,但是airbnb沒有關鍵詞輔助搜索。
比如這次去日本,我想體驗溫泉酒店、日式榻榻米,然后在airbnb我只能通過圖片去判斷辨別,而不能直接篩選這種類型。
場景3:
我制訂好了我的旅游行程,想找一個離這些景點都比較近的民宿,但是我無法了解民宿和景點的相對位置。
場景4:
我期望性價比高就好,期望在評分中上的民宿里面找一家價格最低的,但是aribnb沒有排序功能。
建議解決方案:
針對第1點:放開搜索方式,可以通過民宿名稱、地址等關鍵詞搜索,通過商圈、地鐵站搜索
針對第2點:增加民宿類型的字段,如:公寓、海景房、蒙古包、榻榻米、溫泉酒店等等
針對第3點:和地圖公司合作,把民宿地標和景點地標放在一起,更方便用戶選址。或者直接標志出,離一些關鍵景點,地鐵站的距離
針對第4點,加上按照關鍵指標進行排序功能,按價格由低到高、按歡迎度由高到低、按評分由高到低,都是非常常見,但是必要的。
二、閱讀體驗差
1、語言問題
我是中國用戶,很多房源介紹和客戶評價都是外文的,要點擊一下翻譯按鈕之后,才會翻譯成中文,非常麻煩。尤其是查看評價時,每一條都要點擊“翻譯”,我的時間成本極高
其實,在我下載app,注冊賬號時,就可以根據我的手機等信息判斷用戶國籍,全部初始化語言?;蛘卟蛔鲞@個判斷,首次進入時讓用戶選擇語言,然后所有的內容都自動翻譯成這個語言就可以了。
2、關鍵信息不直觀
最后決定是否訂一家酒店,我會綜合考核4點因素:圖片、價格、位置、評價
圖片:房源的圖片是第一印象,特別重要。我會看民宿周邊環境,在鬧市、還是偏僻的地方,檔次如何?往往通過周邊環境能反饋出來,而且到時候也方便根據圖片準確找到;然后看房間和廁所,尤其是廁所,一定要干凈。但是airbnb的的圖片沒有嚴格的標準,有的多,有的少,還只能一張一張看,沒有字段篩選。
價格:這里的價格,我說的是包含服務費、清潔費等最后的總價,也就是我最終需要付多少錢。airbnb只能在我點擊預定之后,才能幫我算出來。其實完全可以直接展示的!
位置:app上地址信息就是這樣的,
我表示不點擊進去,我對這家酒店在哪里根本沒有概念好嗎?其實在什么區、近什么景點或地鐵站 ,這些關鍵詞放出來,更容易理解。
評價:這個尤為重要,我一般會概覽一下各方面的評分,比如位置、干凈、房東的態度等,然后再一條一條看內容。但是這些,airbnb也需要點進去才能看到星級。
其實,在邀請好友注冊的過程中,還有好多讓人崩潰的細節點,就不一一說了,期望產品越來越完善吧,我好歹也是粉絲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