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影響大
人是環境、文化的產物。什么樣的環境、文化,就會造就什么樣的人才。
橘生南國為橘,生北國則為枳。我越來越覺得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非比尋常。
同樣的一個人,在這一個環境里,他拼搏奮斗向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然換一個環境,他可能就成為了一個噤若寒蟬,膽小如鼠,悉悉索索,唯唯諾諾的人了。
《士兵突擊》中,許三多在家里不斷地被老爹打罵。吃飯快了要被打頭、干活不和意就要被踹,動不動就被罵“龜兒子”、“小鱉孫”。這樣長大的許三多木訥、呆傻。同齡人都叫他許三呆,經常把他圍起來或按地上欺負。
許三多因緣進入了部隊。鍛煉好男兒的部隊里,他遇到了支持幫助自己的班長、戰友。許三多竟然從那樣膽小畏縮的人,逐漸成長為不拋棄、不放棄的兵王。
人才是環境、文化的產物,環境真的造人!
小意畢業后在家里抑郁得很厲害,整天就是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用話說,還好有口氣吊著。
躺了幾年,讀了些書,小意逐漸從自己的環境中走了出去。自己找工作,后來表姐介紹了一份不錯的工作。他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解決工作中各種問題,也開始受到別人的尊重,人也漸漸活潑開朗了起來。
幾年后,小意再次找新工作發展自己。經驗不足,工作壓力大,小意本來很懶惰的人,竟然在那樣的環境下,工作激情被充分調動起來。走路、坐車都見縫插針式學習。有時候為了做到工作的要求,努力工作到凌晨兩點,回過神來,才看見自己的大腿,因長時間不動,被衣服壓下了深深的紅印子。
小意工作中快速成長起來,得到了領導、同事的喜歡、贊賞。
這就結束了嗎?故事還在繼續。疫情期間,在外多年的小意回家,竟又開始變得唯唯諾諾起來。
小意出門,內心無形中感覺別人會嘲笑自己?其實并沒有。然后在家里面,父親各種長吁短嘆,動不動就罵小意看電視了、電影了,玩手機了,打電腦了,其實是工作。父親控制欲特別強的一個人,如果無法掌控他,就會各種道德壓迫、綁架。
這時候,小意想起以前在家里抑郁時,也是自己各種不被父親所理解。父親甚至經常罵小意“你是神經病吧”、“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在家里的時間里,小意身上再次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不敢說話了,走路也害怕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害怕了,很奇怪的是,他感覺自己喘氣都是在浪費著空氣。
曾經意氣風發,追逐理想,與命運賽跑的人竟然再次變得不人不鬼的樣子,這竟然是同一個人?是的,正是如此!同樣的人,只是處在了不同環境下,就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
你身邊人時刻影響著你的心情、行為、選擇、命運
我曾經說,人要改變環境,有人問為什么。
因為環境對人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人文環境,你相處的人,所在環境的文化,對你的影響更加巨大。
你身邊的人,影響著你的心情、狀態、做事的態度、一些的選擇……逐漸地影響到了你的命運。本來如日東升,卻也能變得日薄西山。
人很難突破家庭原有階層,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原生家庭人文環境所帶來的,造成的無形的囚籠,囚禁束縛著你的命運。
有的人一生為家庭所滋養,有的人一生都在為家庭傷害所排毒。
你做事累了,正心滿意足休息著,突然就被罵不做為只是玩,無視了你所有的付出、努力。你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家人就要生病頭暈,非要你回家。你放大格局,向著理想努力,結果他們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陰陽怪氣毫無忌憚對你進行辱罵。上班久了你想創業,他們又拼命阻攔你,以死相逼,你要創業他就要去死。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現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天生會打洞。在《人生七年》中,那么多的人,只有很少的人會突破原有的階層。
為什么人很難突破原生家庭的天花板?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氛圍、文化氛圍,對事情的態度、看法,對問題的認知都是會傳遞的。
人想要改變環境很難,任何的改變都意味著要突破。突破的是原有家庭的文化、認知的局限,對原有家庭文化的一種沖擊、破壞過程,這里面最難的因素就是人。
一旦牽扯到人,那么不是問題的也都將成了問題。
于是要么沉溺其中難以自拔;要么頭破血流地抗衡,卻難以再有心力去爭取自己的命運。
什么樣的人能夠突破原有階層,原生家庭的天花板?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人能夠突破原有家庭的天花板限制呢?
只有兩種人可以突破命運的的枷鎖,也只有這兩種人,他們能夠突破原生家庭的階層。
第一種人就是極善的人。
我在文章《善良之人何懼天命限制,這四個方面積德,逆天改命》中分享積德的四個方面:積累心德、口德、事德、慈悲心的大德。
人為什么積德?從很多方面都能說。起碼能夠改變你身上的能量氣場,別人與你相處非常舒服。容易遇貴人,別人也更愿意幫助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系,本質就是價值交換。越是聰明的人之間,越是能夠構建出互利共贏的局面。
一個積德的人,別人也更愿意去幫助他。一旦遇上貴人幫助,就可能改變命運了。
而且就算自己無法突破命運的局限,那么他所帶來美好的家庭氛圍,自己得到滋養的同時,子女后代也會受到他的滋養,他們也會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故,命運拘不住積德的善人。
第二種人就是極“惡”的人。
我這里著重說一說“惡”人。因為突破一次,本身就意味著沖突、破壞。面對著這些沖突破壞的慘烈,人如果沒有點血性,還是得留在命運的枷鎖中。
比如,你想去大城市找工作,父母各種阻擾。又如《歡樂頌》中的樊勝美不停被父母吸血。賺到的錢,都被重男輕女的母親要了去,給了敗家的寶貝兒子賭博。輸光了還要,都跑到宿舍門口堵她,對象都搞黃了很多次。
我說的這個“惡”,不是做大壞蛋的意思,而是要成為一個擁有自我的人!
尤其是我們傳統的社會文化中,大家往往更注重集體,人與人之間很少有邊界感。你上學、結婚、找工作,不是你自己的事,而是七大姑、八大姨,大家集體的事。不是你的人生,那是大家伙的人生。
而成為惡人,就是敢于擁有自己的自我,擁有自己的邊界。告訴別人,這個就是我的原則,就是我的底線。你幫助關心我很好,但是底線不能碰觸。我自己的事就是我自己的,我的人生我自己負責,我的地盤我說了算。
這是一個從家庭扭曲的互相侵犯中,進入一個獨立的狀態。物質、精神的獨立,能夠成為獨立的個體。
人從依賴而走向獨立,才能夠成為真正走向成熟,
當你擁有了自我后,擁有著自己的界限,你會保護著自己,別人也才會尊重你,你也才會尊重別人。你逐漸開始為自己的行為、選擇負責,承擔自己的責任。你才能夠發展出自己的為人處事方式。
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漸漸地開始向命運枷鎖發起挑戰。
最后,再從獨立走向互賴的人際模式,變得更加成熟而有親和力。
最后總結
人是環境、文化的產物。想要改變命運,很大方面就需要改變環境。
任何的改變、突破都意味著有沖突與破壞。所以唯有足夠強大能量的人才能夠改寫命運。
那些不斷積德之人,命運無從束縛他們的發展。他的德行會不斷滋養自己,也滋養著身邊的人。
或者你是一個擁有強大自我的人。懂得自己要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擁有著自己清晰的邊界。從而能夠在與身邊的人交往博弈中,真正得到別人的尊重,也才能夠真正懂得去尊重別人。從而發展出自己的交往的模式,然后獨立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當然很自我的人,往往被看作是自私的,不好的。如何破除自我帶來的負面的影響?就是形成互賴的共贏關系。
此時也便由惡人而轉為善人。
為自己而活是最好的戰略,擁有了強大的自我的人,擁有著強大的銳意進取、突破命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