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知乎上很多網友對新世相圖書館吐槽,一位蘇州的讀者說:“在蘇州,書寄過來3天,寄回去3天,一本書快遞時間6天,最后一本只有寄過來,最后一天寄出去,綜合算下來快遞時間21天,那么剩下9天可以讀書,正常上班,只有夜晚可以看,所以結論是:非北上廣近距離的建議不要參加。”
看到他的吐槽我突然心生悲催,我離北京那么近,快遞基本上當日寄出,次日就可收到,快遞每次12~13元。離北上廣這么近距離的內蒙古,居然被全部的快遞公司定義為國內不包郵的地區,且無處申訴,純粹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不是地理知識的問題。
我看書的時間也是晚上,但是因為快遞快,可看的天數比蘇州的讀者長,卻也沒有看完的。
第二本書終于到了,我喜歡收到新世相的書袋,泡沫袋,每次封口都被膠剛剛好地沾著,剛剛好又可不費力地撕開。
愛上開袋,愛上新世相。
如果我給新世相做幾個字的文案,就是這一句。
《給一個未出生孩子的信》,法拉奇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法拉奇是一個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二十世紀最“強悍”的女性之一。可惜的是我的無知對作者并不熟悉,讀著翻譯者寫的序文,對法拉奇的感覺就是勇氣和力量,這樣的詞語形容在一個女人身上,的確讓我好奇。
簡言之,此書又沒有讀完,因為此書開頭就很有想象力,而且敘述方式和語言風格也很吸引我,我還認真做著徒手的讀書筆記。這第二本書的閱讀方式完全沒有依我最初設計的快速閱讀來進行,貌似這本書不適合,這本書適合慢慢閱讀,慢慢體會她鏗鏘有力的語言擊打。認識法拉奇,是時候對法拉奇深入閱讀了解了。
時間不等人,到20號,我已經別無選擇,將它又無功而返。新世相圖書館的初衷是讓我一個月閱讀4本書,可是,我到20號還沒有完全讀罷一本書,完全是測試版的節奏。
好吧,無論如何,期待永遠在,因為你不郵寄第二本書,就永遠不會知道第三本書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