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說說,隨口說了一句上班的時候肚子餓扁了。晚上大概六點多,下班回家的路上就接到了母親的電話,一路上囑咐我吃完早餐再去上班,平時吃飽飯,睡好覺,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
這不是母親第一次看完我的朋友圈,給我打電話了。年前連續加了兩個多月的班,有天晚上11 點多才回家,我發了照片吐槽加班,母親大人的電話馬上就來了,讓我多注意身體,不要加班那么晚。
有段時間,我覺得很困擾,好像一舉一動都在母親的目光監視之下,甚至想過要不要對她屏蔽朋友圈。
前段時間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董卿主持的《朗讀者》這個節目,正好是斯琴高娃讀賈平凹《寫給母親》:
算一算,再有20天,我媽去世就三周年了。
從前我媽坐在右邊那個房間的床頭上,我一伏案寫作,她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著我,看得時間久了,她要叫我一聲,然后說: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轉嘛。
現在,每聽到我媽叫我,我就放下筆走進那個房間,心想我媽從棣花來西安了?當然房間里什么也沒有,我卻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語我媽是來了又出門去街上給我買我愛吃的青辣子和蘿卜了,或許,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掛在墻上的她那張照片里,我便給照片前的香爐里上香,要說上一句:我不累。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準備著香燭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丟墳上,現實告訴我,我媽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難以相見,頓時熱淚肆流,長聲哭泣。
現場許多觀眾都聽得感動到流淚,就連 68 歲的斯琴高娃老師自己都讀的眼含熱淚。是?。∪嗽倮希灰赣H在,你就永遠是她手心里的寶。
幸好,我沒有屏蔽掉母親,還能讓自己在她目所能及的地方,心安理得的生活。她養你這么大,只想你陪她變老。想起去年她拿著手機,笨拙的要我教她用微信,無非是想加我們兩個孩子為好友。
若我屏蔽了她,也就真的將她拒于了千里之外。那還有誰會看到你深夜加班的照片,馬上打來噓寒問暖的電話?還有誰會在深夜捧著手機,反復咀嚼你寫下的文字,泣不成聲?還有誰連你不經意的一張照片都要好好保存,在寂寞的時光里,反復回味?還有誰會為你發的一條心情不好的說說,就急著為你排憂解難?
別再出言不遜,跟她頂嘴吵架,讓她難受。也別再任性沖動,讓她擔心,凡事對她說:“放心,一切都好。”工作再忙,周末也打個電話給她,讓她聽聽你的聲音。人生七十古來稀,你算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陪她?還能打多少次電話?
就讓自己在她的目光下生活吧,她要的不多,知道你好,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