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于二更食堂
壹
林荔是個厲害姑娘,三觀極正。競選演講時聲如洪鐘,看恐怖片時一聲不吭。
部門外出活動。玩完跳樓機,大家下來都雙頰慘白腰膝酸軟,唯有她一人在售票處活蹦亂跳,像個招徠客人的老鴇,滿面紅光地高喊著:“老板,再開一局!”
她識大體,搞得好氣氛,飯局上張羅著“大家走一個”,KTV里能嚎一句“愛江山更愛美人”。
林荔其人,幾乎完美詮釋了網絡上那句“我紋身、抽煙、喝酒,但我知道我是好姑娘”。
所以,當她喜歡上小尾羊的時候,我們全體大跌眼鏡。
這個軟得不能再軟,幾乎要趴到地上的娘炮,怎么看都不是林荔的既往風格。
可林荔喜歡。在她的形容里,小尾羊是個隨叫隨到、能說好聽情話的大暖男,她知道這在別人看來都是些“沒用”的,也自嘲過“知道沒什么用,可就是喜歡啊”。
貳
小尾羊剛學車的時候,遇上了碰瓷。
正要付錢,林荔搖下車窗,把小尾羊掏到一半的票夾搶下來。
“給個屁,她就是想要錢,我偏不給。有本事,叫警察。”
然后叉手站在馬路牙子上,和碰瓷的大眼瞪小眼冷戰了兩個小時,最后逼得碰瓷大媽灰溜溜地收場。
我們身為女伴,聽后嘖嘖贊嘆:“林荔,你夠有范兒的啊,簡直是為民除害!”
遠處幾個男同事聽了,訕訕地走開。
我們一幫同事出來組飯局,林荔永遠在酒桌上舉著杯,咋咋呼呼地說著祝福語,小尾羊跟著他喝了一杯又一杯。
但奇怪的是,小尾羊明明能躲一杯是一杯,卻常常喝得爛醉。林荔卻不知是酒量好還是自制力強,總能把握得火候正好。所以每次勾籌交錯之后,都是林荔扛著醉話連篇的小尾羊回家。
剛開始我們還有些替林荔擔心,一同前來的男同事也會替林荔搭把手,但時間久了我們就也見怪不怪了,覺得理所當然。
林荔平時的說話聲如洪鐘,做起事來果斷決絕。可對于小尾羊卻是言聽計從,溫柔得像一只小綿羊。
我從來沒有聽到林荔對小尾羊說過一個“不”字。兩個人打電話約吃晚飯,小尾羊說去吃火鍋,就算林荔正在姨媽期,長了一臉痘,還是去了。中午剛跟大家說她晚上想去吃日本料理,晚上就在朋友圈里曬出了和小尾羊同桌共食的愛心炒年糕。
我們都開玩笑地對小尾羊說,你看林荔多愛你啊,每天像媽一樣的照顧著你,她可是一個“別人打他兩拳她要還四拳”回去的厲害姑娘啊!
每每這時候,小尾羊就尷尬地一笑。
叁
林荔和小尾羊之間的裂痕,大概出現在年末。
那時候,他們快認識有一年了,我們就起哄要他們早些結婚,聊聊禮金婚宴,我們好隨份子。
林荔說:“我沒要什么,就是要你對我好。”
小尾羊忙不迭地回了一句:“哎呦我的姑奶奶,我拜托你還是要點什么好了。”
我們都當小尾羊是開玩笑,嬉笑一陣就過了。現在想來,我們這幫做朋友的,在這段愛情里推波助瀾,起到了不少反效果。
分手以后,小尾羊用一段近似繞口令的話來形容林荔:讓她操心的她操心,不讓她操心的她也要操心,她有操不完的心,我就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是她不操心的。
小尾羊也自我反省過,說自己喜歡林荔,好像遠沒有林荔喜歡他要來的多,感覺自己耽誤了她。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小尾羊分明也是喜歡過林荔的。只是林荔毫無原則的喜歡,將他那點克制的喜歡襯托得一文不值。
肆
林荔對于小尾羊的感情,特別有母性光輝。但是,本身男女之愛就不同于父母對子女的愛,這根本就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愛。
父母之愛是無私地敞開懷抱,不求回報的愛。而男女之愛,無論多么情真意切,實際上都是精神物質上各取所需。
兩個同齡人之間產生的感情,是不需要以一方大于另一方的付出為保障的,相反,它尋求的是一種利益平衡。
蹺蹺板要總是一頭高就沒了樂趣。當兩者之間形成了“一方的付出遠大于另一方”的失衡狀態,另一方無論如何彌補不上的時候,他不會因為愧疚而產生愛情,這種愛情會對它形成更大的無形壓力。
換言之,一方熱衷于付出,另一方就營養過剩。
小尾羊早就被林荔喂得“營養過剩”,當他每次準備“反哺”的時候,林荔又用一句“我什么都不需要”堵住了他的嘴。
你付出可以,不要去堵住對方付出的那個“豁口”,當他勇敢付出時,不要對他說無欲無求這樣的話。這樣的話,適合對你的孩子說,并不適合對你的愛人。
所以有人說,女人只能愛八分,付出只能占五分。這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我保護,五五相加的均衡的愛情,才會湊出十分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