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流行的謬論
樹大自然直?
一個孩子,缺乏家教,或是父母溺愛,很容易變成性情乖張,恣肆無禮,稍長也許還會沾染惡習,自甘墮落。
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悲觀的人就要認為這個孩子沒有出息,長大了之后大概是敗家子或社會上的蠹蟲。有些人比較樂觀(包括大多數父母在內),卻另有想法:“沒關系,樹大自直。”“浪子回頭千金不換”的故事不是常有所聞的嗎?? ? ? ? ?
樹大會不會都能自直,我懷疑。
山水畫里的樹很少是直的,多半是倚里歪斜的,甚或是懸空倒掛的。“撫孤松而盤桓。”那孤松不歪不斜便很難去撫。景山上的那棵歪脖樹,是天造地設的投繯殉國的裝備,至今也沒有直起來。
當然,山上的巨木神木都是直挺挺地矗立著的,一片片的杉木林全是棟梁之材,也沒有一棵是彎曲的。這些樹不是長大了才變直,是生來就是直的。
堂前栽龍柏,若無木架扶持,早晚會東歪西倒。
浪子回頭的事是有的,但是不多,所以一有這種事情發生便被人傳誦,算是佳話。浪子而不回頭者則滔滔皆是,沒有人覺得值得齒及。
沒出息的孩子變成有出息,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子,而沒出息的孩子一直沒出息到底則如恒河沙數。
樹要修要剪,要扶要培。孩子也是一樣。彎了的樹不會自直,放縱壞了的孩子大概也不會自立。
西諺有云:“舍不得用板子,便會縱壞了孩子。”約翰孫博士不完全反對體罰,孩子的行為若是不正,在他身上肉厚的地方給幾巴掌,他認為最是簡捷了當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