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斷斷續(xù)續(xù)花了很長一段時間,終于看完了劉同的《我在未來等你》。
序言的落款日期是2017年5月20日,劉同說他寫了三百多個日夜,很辛苦,也很盡興。
合上書的那一刻,我不禁又問了一遍自己,青春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一千個再也回不到過去的人,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
青春是沒有彩排的一場劇,你被花花世界所渲染的心,看得到摸不著,夠得到不想要,享受掙扎,渴望認同。
青春是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她在那里沒完沒了地講,你在這邊小心翼翼地聽,但你永遠也不敢湊上前去,親她一口。
青春是迷茫又忙碌地奮斗著,運氣好的有人陪,可能白頭偕老,也可能分道揚鑣。運氣差的沒人陪,可能孤獨終老,也可能轉(zhuǎn)角遇到愛。
青春是書桌上一本一本堆成小山的書籍,教室里一支一支備用殆盡的筆芯,深夜里一包一包沖完的速溶咖啡。后來,匆忙掛斷電話,突兀道出離別,瞬間落下大雨。
青春是遺憾,是長不完的痘,未說完的話,已結(jié)束的課,已模糊的臉。
02
隨便打開一個文字平臺、視頻網(wǎng)站,可以看到很多關(guān)于青春的小說和影視劇,卻都被“青春”這個詞綁架著,強迫青春里的主角去做一些虛榮的事情。
“說走就走的旅行”,“永不分手的戀愛”,“再不瘋狂就老了”,無數(shù)庸俗的大眾口號,甚囂塵上,惡意昭昭。
但是,這些作品本身,都缺乏一種水到渠成的真誠。要知道,真誠需要對世界有充分的認識,得回到平凡如你我的現(xiàn)實,讓人看到主角們的成長。
讀完《我在未來等你》,我感受到了劉同的真誠,他從頭到尾都保持著走心的敘事風(fēng)格,總有一些意味深長的段落,讓人忍不住要多讀幾遍。
在某一年,每個人都會埋下一顆人性的種子,我們會一起看它慢慢發(fā)芽,然后各自忙著瘋長,漸漸地,忘了關(guān)注彼此,再回頭才驚覺:你怎么變了?
一直以為,有些人見不到只是一時,還有下次;可慢慢才發(fā)現(xiàn),有些人一分開就是一輩子。最可惜的是,人們也常常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
每個人的青春都不一樣,有的瘋狂,有的純粹。但每個人的青春又是一樣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愁,投入去證明自己。
03
《我在未來等你》的開頭,是一個叫郝回歸的大學(xué)老師,教了八年馬哲,除了踏實再也找不出其他優(yōu)點。他的年紀越來越大,每天要上八節(jié)課,人生一點希望也沒有。
他每月拿著死工資,被母親逼著攢錢買房、結(jié)婚生子。他活了36歲才猛然發(fā)現(xiàn),人生就要過完一半,竟沒有做過一件主動選擇的事情。原本他叫“劉大志”,因為父母離異,被母親改了名字也無可奈何。
郝回歸覺得日子過得很沒勁,并不是自己期盼的那樣,但也只能服從命運的安排。
后來,他去參加外甥的百日宴,被昔日好友丑惡嘴臉氣得跳腳,大打出手一番后,一個人搭出租車離開了。無意間,他撿到20年前寫給未來自己的日記本,穿越回到過去,成了自己的老師。
于是,郝回歸遇見了那個熱血莽撞,還叫劉大志的自己,以及天真熱情的叮當,外剛內(nèi)柔的微笑,高冷卻又親和的陳桐,怯弱而又執(zhí)著的陳小武。
熟悉劉同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淚點極低的人,經(jīng)常會在簽售會現(xiàn)場,因為讀者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兩句話,哭得不能自已。正是這種敏感的特質(zhì),讓他總能捕捉到那些生活中輕易就被忽略的小感動。
劉同關(guān)注的都是眼前人和身邊事,活得很真切。作為逆襲的小鎮(zhèn)青年,勤勉的北漂一族,他不會讓人覺得高不可攀,而是面帶笑容給你一個鼓勵的擊掌。
劉同將一路走來的人生經(jīng)驗和成長反思記錄下來,便成了作品,他筆下的故事平凡而真實,主題關(guān)于青春與迷茫,讀者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劉同書里的青春,不是無病呻吟的喧囂,也不是壞孩子好孩子的掙扎,而是真實的你我都有的迷茫,想做卻壓制在心底沒做成的事。
04
《我在未來等你》對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很用心,沒有直接給出一張臉譜,而是通過人物的對白和行為,在一個個事件里的反應(yīng)去展現(xiàn)。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主角團的性格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故事的推進不斷完善。
劉同筆下的十七歲,就是我們經(jīng)歷的十七歲。學(xué)霸忙著考慮自己去清華還是北大,校草忙著考慮怎樣吸引女生的注意力,校霸忙著考慮這架值不值得打,校花忙著考慮這封情書該給怎樣的回答。
而平凡的大多數(shù),忙著被摻著平凡毒藥的時光喂養(yǎng)大。
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都叛逆過,卻不會像劉大志那樣明擺著,因為他們知道叛逆在教育體制面前,只是螳臂擋車,在一次次掙扎無果后學(xué)會了妥協(xié)。
那些沒有故事的男同學(xué),被定義為不解風(fēng)情的學(xué)習(xí)機器,一次次猜度與失敗后,耗光了本就懵懂而脆弱的情愫,學(xué)會怎樣去做一個真正的男人。
那些被傷得歇斯底里的少女,剪掉齊劉海,斂起少女心,不把愛恨放在嘴上。她們慢慢明白,沒有女主角的光環(huán),命運不會給她們加戲。
而更多的人,只是陳小武,家境貧寒,長相一般,成績不好,性格表現(xiàn)也比較怯弱。校運會的長跑比賽讓他學(xué)會了堅持,父親的受傷讓他過早地扛起家庭的重擔(dān)。那些極具現(xiàn)實感的生活點滴,夯實了他日后事業(yè)的基礎(chǔ)。
陳小武一路走來的變化,基于他永不服輸?shù)哪枪蓤?zhí)著勁。他的執(zhí)著,尤其表現(xiàn)在對叮當?shù)南矚g和追求上——愛得卑微,默默付出。
我們在《我在未來等你》看到的,終于不是青春里情感的磕磕絆絆,而是似曾相識的我們,怎樣在青春這場奔跑中變得越來越好。
05
一直以來,劉同的作品似乎一直都在解答這樣一個問題:那些迷茫、孤獨的年輕人,要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和這個世界對抗?
他借郝回歸之口說:“有些人事情做不好,也許真是他不行,但更重要的是,沒有人告訴他怎樣才行。”
可到底怎樣才算行?我們的青春,應(yīng)該長什么樣子?
年輕的時候,有人吼出“分數(shù)和校規(guī)都滾一邊去,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樣子”時,我們深以為然;年長后,有人說“學(xué)歷、收入和地位都不能定義我們”時,我們卻不以為然。
十七八歲的少年,愛把雙手插在口袋里,鼻孔朝天,腳步輕浮,看眾生都帶著睥睨,嘴角總是掛著對這個世界規(guī)則的冷笑。他們狂妄地覺得自己是手提屠龍刀的勇士,是腳踩七彩祥云的猴王,世上的邪惡和姑娘,都該吃俺老孫一棒。
覺得自己酷斃了的少年,如今踉蹌地混跡于市井之間,做著自己曾經(jīng)不屑一顧的瑣事,盤算著怎樣成為自己當初最不想成為的人,和以前嗤之以鼻的人共事,為一點微末的利益爭得面紅耳赤。
正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落入窠臼,在人生早已被畫好的軌道上踽踽前行,我們才羨慕可以回到過去的郝回歸,羨慕隨風(fēng)奔走的劉大志。
06
劉同在《我在未來等你》的后記里說: “回想過去的人生,那一件件遺憾的事,我的心情和郝回歸一模一樣,有懊惱有悔恨,在無數(shù)個日夜懷念‘如果還能重來一次就好了’。在郝回歸的世界里,我重新經(jīng)歷了一些事,放下了一些遺憾。”
如同一次午夜夢回,郝回歸發(fā)現(xiàn),似乎未來一切都沒有被改變,但他還是叫上叮當、小武、陳桐,鼓起勇氣去機場堵住微笑求婚。那一刻,未來已經(jīng)改變了。
跟隨郝回歸穿越回來,我們也要學(xué)會體諒父母的辛苦,不再只是一味的索取和抱怨,有機會就給父母做飯買禮物,懂得感恩與付出。
我們得嘗試著改變自己,不再只是以自我為中心,轉(zhuǎn)換角色去了解世界,學(xué)會如何去愛,如何寬容別人。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卻可以改變現(xiàn)在,去未來擁抱更好的自己。
------------------------
*飲冰十年,難涼熱血,我的的新書正在熱銷中,歡迎點擊《夢想不會辜負努力的你》購買簽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