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了謀生而教書,全然沒有激情。”
“在應試的指揮棒下,我們就為了考試而教。”
......
我姐,一名比我早入行八年的教師,在看了我的《天生的教書命》后,發來了以上感慨。
我沒有任何要指出她哪里不對的意思,也深能體會當今在中國作為老師的苦。老師,首先是普通人,把教書當作一份工作,一個謀生的手段,無可非議;而考考考,確實也是當今教育的現狀。
我感謝她對我說實話。幾年前在一線教書時,學校就已經是以考試為中心的氛圍。而在做教師培訓的那兩年,我有機會接觸到大量教師,發現很多教師正患有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教師們一面不認同以考試為主,但現實又硬生生逼得他們不得不圍繞著考試而來。關于考試這個行當,哦不,是教育這個行業里,學生學得痛苦,老師教得不幸福。這當中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而至于為了什么而教?我想,可以先來聽聽我的恩師徐老師的故事。
我從小學習就非常優秀,從未跌過全班前三。可上中學后因為貪玩,成績一落千丈,直到上高一成績都還處于中游。
高二那年,我被分到了文科普通班。我的班主任,就是教物理的徐老師。她是從大陸過來的新老師,帶著一副眼鏡,穿著很簡樸,說話帶著一口濃重的湖北腔。
開學第一周的某天,她把我叫到走廊,說看過我的文章,我們就這么聊開了。說著,她突然問我是否愿意擔任學習委員。那時我的成績并不算好,對于學習也沒有太大的自信心。我被這個建議嚇住了:“我學習并不太好......這......可以嗎?"
徐老師真誠地看著我的眼睛,握了握我的手,說:“我相信你可以的!”
那是我第一次被一位老師征求意見,也是第一次有一個老師才剛認識,就已經那么信任我。受到某種莫名力量的感染,我答應了。神奇的是,那份平等的尊重和信任,似乎激發了我身體里的某種能量。從那以后,我開始認真聽課,對于不喜歡的數理化,也開始慢慢地去學。不出一個月,我開始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并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徐老師的班會課很不一樣。以前的班會,會先宣讀學校的相關要求,表揚一周以來表現得好的學生,接著批評不聽話的學生,責令其改正。班主任把貪玩的男生罵得狗血淋頭的事時有發生。
而徐老師的很多次班會,是給我們讀故事,有些關于感恩父母,有些關于友情和愛情,還有些關于未來和成長。有時讀著,她會感動得淚流,我們也跟著流淚。讀完那些故事,徐老師會讓我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常常說著說著,女孩子們哭成一團,徐老師也會過來抱著我們一起哭。
徐老師帶領的班委會,也是不一樣的。她從不會直接提要求或下指令,而是會擺出問題,讓我們充分地討論,然后再一起定解決方案。方案定了以后,交由我們自己去執行。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再向她求助。
那一年里,徐老師好幾次邀請我們去她家里。她家里不大,但打掃得很干凈。我們就三三兩兩坐在她家里的小凳子,師生一齊聊天說笑。那些記憶很美。
那一年,老師從沒逼過我們要考好,也沒有堆成山的卷子,我們很少談考試,但不知為何,我卻有著非常深的渴望,想要好好為自己的未來拼一把。每天起床,都有一種打了雞血般的熱血沸騰,一種等不及長大的感覺。很快,我從班里的三十幾名,擠進了前十,到了第一學期末,就到了全班第一名。那一年,就沒有再跌過第一名的位置。直到高三進了重點班,我也以同樣的熱情,從四十幾名至前十,到第一名,然后保持第一的位置直到高考結束。
而最難忘的,也不是關于考試。
那一年,在評選優秀三好學生時,徐老師遞交了我的資料。但學校因考慮我來自普通班,跟重點班的學生相比,成績還不夠優異,所以就沒讓我入選。為了這件事,徐老師很著急上火。她跑到學校領導辦公室,跟校長詳細說明了我這大半年的表現和進步,并強烈要求學校肯定我的進步。
直到現在,她對此事仍只字不提。但那一年,班長把這件事告訴了我。雖然一個優秀三好學生對我沒什么用,我也并不在意。可是每次想著文弱的徐老師在跑進校長辦公室去跟校長理論的樣子,我還是會感動。有誰會在意,一個平凡的小女孩兒的進步?她會。
那一年,我們班空前地團結上進。雖然是普通班,但卻取得了幾乎在所有方面的榮譽:班風最佳、衛生最佳、運動會團體第一、學習進步集體、黑板報第一、新年晚會表演一等獎等等。就連美女和帥哥,也是年級最多。哈哈。
那一年,也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時光之一。先是重新找到了對學習的興趣,接著是找回了對學習的自信心。那種“我能”的經歷,是一輩子的財富。這讓我在之后的人生中每每遇到困難,都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想辦法克服。
從小到大,我遇到過很多很多的老師,但徐老師是那個堪稱改變了我命運的人。如果沒有她,我很難想象現在的我會在哪里,做著什么事。
高中畢業后我一直在漂,直到去年7月,才輾轉跟徐老師再次取得聯系。見面的那一刻,我們都很激動,但都克制著。
她現在已經是全省最好中學的學科帶頭人,帶領一個名師工作室,指導著全省的骨干老師,常需要飛全國各地參加研討會。她的成績是應得的。如果好老師有一個典范,就應該是她那樣的。她沒有苦口婆心地說過,“你們要努力努力努力”,卻一直是個學習不止、追求上進,將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滲入每一個學生心中的老師。她的以身作則,為我們樹立了最好的學習榜樣。
而當談起當年她對我們的影響時,她很謙虛地說道,那她第一次帶班,對于當班主任完全沒有經驗,全憑一腔熱情和對學生的愛去做。可是,熱情和愛,不正是一個老師能給學生的最大的禮物嗎?
臨走前,徐老師送給我一本她寫的書。當看到那本厚厚的書時,我驚訝極了,忍不住脫口而出:“老師,你太棒了!想想我以前也好喜歡寫的,這輩子也一直想出一本書,但......”
徐老師握著我的手,笑著說:“寫吧。你一定可以的!”她的笑容和眼神那么誠懇而有說服力,連我也相信了自己一定可以。就是這樣,在我還不敢確定自己是否可以時,她已經相信我能行。就和很多年前的那次聊天一樣,她對于學生,只有信任。
我選擇當老師,應該跟徐老師有很大的關系。事實上,我們那個班上的很多同學后來都選擇了當老師,一個個也都做得風生水起。我沒有一一確認過,他們的擇業是否也跟徐老師有關系。但我猜,在很多年前,當徐老師帶著全班唱班歌時,很多事情就已經悄悄地播下了種子。
去年的高中同學聚會上,徐老師不在,同學們不約而同地回憶起了徐老師。
林說起自己本來對班級活動從來不熱心。是徐老師說她手長腳長,應該去運動會上試試看,結果她一參加比賽就獲得了全校跳高跳遠第一。
張說起他學習不好,很沒自信。但徐老師表揚他普通話發音標準,鼓勵他代表全班去表演“三句半”節目,沒想到這個節目獲得了全校一等獎......
書法和畫畫好的同學負責黑板報,有文采的同學寫文章,音樂舞蹈有特長的組織同學開展文藝活動,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舞臺。
我沒有機會跟老師探討過加德納的“多元智能”,也覺得沒必要。她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用慧眼看到每一個小小身體里隱藏著的獨一無二。她用心去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并鼓勵學生們去發揮自身的優勢。這對我們的成長意義重大。
她說過,我改變不了大環境,但總可以盡力做好教師的本分。
最有意思的是,作為老師,她教書從不是為了考試,但最終學生總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我相信,徐老師會一直幸福地教著,也不太可能會倦怠。而對于“今天,我們為什么而教”這個問題,她有著最好的答案。我也非常有把握,她的答案,不會是為了考試。
參考閱讀:
1. 威廉·德雷謝維奇,《優秀的綿羊》,九州出版社, 2016
2. 霍華德·加德納,《多元智能》(英文名稱《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2006
3. 劉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興起與教育目標的轉變》,《比較教育研究》, 2004,09
教育分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