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的這個時候,一位朋友兼同事問我:“你聽過別人在背后怎么議論我嗎?”
我搖頭。
彼時,我們都各自陷在自己的生活泥淖里不得解脫。她因為工作的懸而未決,我因為考試的毫無頭緒。
其實,議論是聽說過的,但沒想過和她說。好的評價都已悉數相告,剩下的便是些雜七雜八的口舌之快,知道了徒增加壓力,說了反倒不如不說。
她看看我,有些懷疑:“如果你把我當朋友話,別人說了我些什么你一定要告訴我。”
我看看她,有些不解:“干嘛要那么在意別人的看法呢?”
“因為只有這樣,我才能知道我在別人眼里是什么樣,才能改進自己呀。”她說。
覺得哪里不對勁,卻又找不到更有力的理由去反駁——那時的我,自己也像棵在水里沉溺的稻草,無根,且漂泊。
(2)
現在的我依然只是在成長的路上,但對于她曾經的問題,我卻有了越來越堅定的立場:為什么非要按別人的期待去改變自己呢?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堅定地做自己便是最好。
的確,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只有在社會關系中才能確證自己的價值和存在。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一旦過于執著,便容易失去自我。
一百個人對你會有一百種要求和期待,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能做到讓身邊所有的人都滿意。一味地把別人的要求和期待當作自己行進的指揮棒,只會讓自己陷在一個看不見的沼澤里,越是掙扎,越是沉淪。
究其原因,不過是我們太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好人而已,哪怕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把自己折騰得筋疲力盡。到頭來不過換得別人的一句:哦,***,挺好的。用屈尊換來的贊揚里未必有更多的認同和尊重。
當我們不斷地犧牲自己去迎合別人時,就算能夠對得起全世界,卻獨獨對不起我們自己。一輩子不長,真的不必委屈自己活成別人眼里的模樣。
(3)
任何時候,最真實的評價和認可永遠都在自己心里,因為沒有誰能比我們更了解自己。
世界是一個奇妙的存在,許多事情就像是我們的影子,越去追逐,便越是逃離。而當你轉過身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時,你所求而不得的東西反而會在后面追隨你。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以昂揚的姿態行進在迎著太陽的路上。
我們的目標是什么,初心為何,答案只在我們自己心里。
不為外界的評價所擾,不被外在的標準所惑。尊重了自己才能尊重別人,也只有先愛自己,才能把愛給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