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替別的老師給三年級的學生康志豪輔導了一會語文,前前后后加起來也就用了兩個小時左右,他默寫會了三年級上冊課本里的全部五首古詩;除此之外兩個單元六篇課文的生字全部寫會了,會背了笠翁對韻節(jié)選且會默寫,背會一月到十二月的小知識點。
老師對孩子的認真與責任心會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與老師的成就感。
大多孩子都有想偷懶的毛病,如果當事的老師也抱著同樣的態(tài)度,毀的不只是孩子當下的學習成績,還有一個老師的未來。因為不會學的孩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可能還會碰到更好的老師來作為挽救的可能。但作為老師你一次次的欺騙孩子其實最大的受害人正是老師自己。老師因不用心,不上心,做什么事都馬馬虎虎,湊湊合合,不督促,沒有循序漸進,沒有堅持力而讓自己的工作慢慢毀掉,這種工作態(tài)度折射出的是更深的人生態(tài)度,抱有這種態(tài)度生活的人得過且過,日子永遠沒有了盼頭。
康志豪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但他不知道,他用四個月學完的東西,其實真正高效的孩子用一個月就都能學完了,很多大人們同樣不知道或知道了也無力,無心改變,就這樣千千萬萬的你和我每天和孩子一樣從小就在體制教育下不求效率心安理得地浪費著時間。
可嘆!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