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段時間有點喪,所以對女兒特別嚴苛,做錯一點事情就使勁吼她。
慢慢的,在我面前,她越來越謹慎,我臉色一變,她就收斂了笑意,不再吭氣,任我說教。
但是,心情郁悶的我,根本沒把這點變化放在心里,依然吼女兒,吵女兒。
某天晚上,我哄她睡覺,又是唱歌又是講故事,前前后后折騰了快一個小時,她依然精神百倍,毫無睡意。
困到不行的我惱了,一把掀開被子,把她拉出被子,怒氣沖沖的對她說:“你不想睡覺,就起床滾蛋。”
看我氣呼呼張牙舞爪的模樣,她嚇蒙了,連哭都忘了。
而我猶在氣頭上,抓過被子蒙著頭,對她大吼:“你滾吧,我不要你了。”
聽了這話,她哇的大哭了起來。
心情煩躁的我,聽著她哭,更是煩躁,繼續(xù)吼她,讓她滾。
她哭的特別凄慘,一把鼻子一把淚的爬到我身邊,哭著叫,媽媽抱抱。
我不愿理她,依然蒙頭裝睡。
這時,孩子爸爸加班回來了,看到爸爸回來,她哭的更厲害了,爸爸把她抱在懷里哄了好久,她還是哭的抽抽噎噎。
終于她不哭了,孩子爸爸對她說,你去找媽媽吧,爸爸要去洗洗。
一聽這話,本來不哭的她又開始抽泣,邊抹眼淚邊說:“我怕,我怕媽媽。”
本來還在假裝強硬的我,聽到這句“怕媽媽”,心里塌了一大半。
我到底對孩子做了些什么?讓她對我不再是滿滿地愛意,而是充滿了恐懼。
著名的教育家A.S.尼爾說:“當一個家庭籠罩在恐懼氛圍下的時候,滋長的是仇恨。”
所以,當你的孩子開始怕你的時候,那就離恨你不遠了,這也說明你的教育徹徹底底失敗了。
我的一篇文章下面有這樣一條評論:“要怕父母才能正常成長,我小時候不怕我媽,但是怕我外公,如果我誰都不怕,可能現(xiàn)在我也在混黑社會,誰都管不了了我了。所以不要覺得怕是壞事,到了叛逆期如果誰都不怕,那就無法無天了。“
我想,這也是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應(yīng)該怕自己的理由:如果連父母都不怕,孩子將來會無法無天。
但卻沒有想過,讓孩子在恐懼的氛圍里長大成人,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怎樣的傷害?
在恐懼和害怕氛圍里長大,究竟會對孩子產(chǎn)生怎樣不可磨滅的傷害?
二
1、孩子缺失安全感
有些父母總是會對孩子說:“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再鬧人,我就不愛你了。”
父母隨口說出來的話,轉(zhuǎn)身就忘了,可是孩子卻會記在心里很久,由此而生的恐懼不安也會慢慢堆積,長久壓抑在身體內(nèi)。
與此同時滋生的焦慮、缺乏安全感,卻會伴隨孩子一生。
我小學三年級之前,可能學習不開竅吧,學習成績特別差,我爸媽對此很是不滿,經(jīng)常對我冷嘲熱諷,還會說“生了你這么蠢的閨女,不如不要了”之類的話。
所以那時候,我很怕被爸媽拋棄,連晚上做夢都會夢見爸媽不要我。
后來,學習成績好了,也可能是長大了,他們對我態(tài)度好了很多,沒再說過不要我之類的話,但我心里依然充滿了恐懼,時常覺得是因為我學習好了,讓他們臉上有面了,他們才愛我,如果我變差了,他們會再次拋棄我。
一直到現(xiàn)在,我有時候還會想起,小時候父母說不要我,我心里的恐懼與不安。
所以,如果真的愛孩子,就不要帶給他恐懼,恐懼只會帶給他傷害。
2、親子關(guān)系淡漠
父母用恐嚇打罵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只會陰奉陽違。久而久之,你說的話,他再也聽不進去。
遇到了不好的事,他也不會告訴你,因為害怕被懲罰,被打罵,這時候就真的出事了。小時候我家隔壁那道街,有對父母,教育孩子簡單粗暴,不是打就是罵,不然就是恐嚇孩子,把他們?nèi)拥羲腿恕?/p>
他們的女兒琳姐,在這樣的教育下,從小就表現(xiàn)的乖巧懂事,一度是父母嘴里“別人家的孩子”。
琳姐的父母也很驕傲,說,孩子怕父母天經(jīng)地義,不怕父母的孩子無法無天。看我家琳姐聽話懂事,從不給我們?nèi)鞘隆?/p>
琳姐說,看到別人家孩子對著父母肆無忌憚的撒嬌,心里羨慕極了,而自己在父母那得到的不是打罵,就是恐嚇。
因而琳姐努力考上大學,遠離父母,大學四年只回家了兩次,其余時間寧愿打工也不愿回家。
琳姐跟她的父母關(guān)系極其淡漠,除了定時打錢回家,很少跟父母打電話。結(jié)婚嫁到外地后,更是很少回家。
琳姐和我在微信上聊天說:“我和他們沒什么感情,小時候不是打就是罵,還美其名曰教育,其實就是他們不會教育,才打罵泄氣。我以后會定時給他們打錢,算報答他們養(yǎng)育之恩,至于其他父女情深、母女情深,就免了吧。”
聽了這話,我心里感概萬千。
琳姐的父母自以為是為孩子好,實則深深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孩子會恨父母,即使表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是愛,也是假象。
3、孩子膽小自卑
我小侄子三歲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王,家里人都寵著他,所以他調(diào)皮的有恃無恐。
但是我媽一直覺得,小孩子在家里要有個怕的人,所以總是攛掇我弟弟,在小侄子調(diào)皮搗蛋時,訓(xùn)他揍他。
這樣到了四歲,小侄子開始變得膽怯懦弱起來。
幼兒園的小朋友打他,他再也不還手,也不躲,更不會告訴老師,只是站在那里被打。
在家里,誰對他說話聲音大一點,或者語氣稍微不對,就會委屈到哭個不停,問他也不說原因,只是哭。
因為越來越膽小,所以很多事情他都不敢嘗試,幼兒園里上臺表演節(jié)目,他在家里跳的唱的都特別好,但是到了幼兒園,卻死活不動。
后來小侄子有了弟弟,他變得更是喜怒不定,常常打自己的小弟弟,甚至掐他。問他為什么,他說,爸爸媽媽不愛他了,并且因為怕爸爸,他很疏遠爸爸。
因為怕,他感受不到家里的愛,變得越來越膽怯,因為怕,他變得越來越不敢去嘗試新事物,慢慢開始自卑膽小。
三
你看,既然孩子怕父母,會對孩子造成這么多傷害,那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強調(diào)孩子應(yīng)該怕父母呢?
因為這些父母們,面對著出了問題的孩子不知所措,可是又要維護家長的權(quán)威,于是開始憑本能行事,你惹我生氣了就罵你,再不濟就打你,不講道理那就講倫理。
打罵孩子,孩子因為害怕,而變得聽話乖巧。而聽話乖巧的孩子,會讓外人覺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
孩子怕父母,大人省心又省事。的確,現(xiàn)在是省事了,但孩子將來就有事了。
“怕”不是教育,怕只是身為父母,你的無能的體現(xiàn)。
四
要讓孩子信服爸媽,不能靠讓他怕你,而要靠無條件的愛。
女兒在說出怕我的話之后,我開始反思自己,調(diào)整自己。
慢慢地不再吼她,不再說不要她之類的話語,會關(guān)注她的需求,關(guān)注她的感受,并給予她恰當?shù)幕貞?yīng)。
因為從我這里再次得到充分的愛,她又開始依戀我,愛我。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愛的滋養(yǎng),被愛著的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和價值感,而這會讓他們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穩(wěn)。
當你對孩子付出了無條件的愛,孩子就會明白,無論我是什么樣子,爸爸媽媽都會愛我,爸媽對我的愛沒有附帶任何條件。
因而,不要讓孩子怕你,在恐懼里長大的孩子,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恐懼帶給他的不安與焦慮。
無條件愛孩子吧,這是為人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