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又聽了一夜的韋揚夜話,記得初中時晚上在窗邊,主持人罵打電話的人stupid,當然聽眾們也都明白是非,知道是自己太固執,一個解惑的節目,非常喜歡,即使如此喜歡,但是也總是聽不到節目最后,聽不到最后的I'm shunning的祝福,可惜總是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后來,韋揚變謙虛了,不像之前那么犀利了,我聽的也少了,和節目相關的名字就有兩個,一個叫小杰,一個叫小蜜蜂,哈哈,記得自己也發給過email給韋揚,其實聽了很多節目,本身不該有什么疑惑,起碼自己遇到的困難都可以用老師的思路,看清一切,可能只是為了一個慰藉,安慰一下自己,抱怨一下可能會更加舒服,可能聽多了,會有一種聽雞湯的感覺,當然不能否定所有的積極向上的觀念都會有一點雞湯的味道,但是怎么主觀的選擇是更加重要的,就像如果一個人知道成功率很低就放棄開始,那么本身就沒有成功的機會,在用極端的思想方式,那么可做的可成的事那就基本沒有,世上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那種和事佬,所謂的那些就事論事的嚴肅客觀的經理人,主管們也只是對待下屬吧,上行下效的風氣,都是一個態度,但有一點,聰明的人總是建立可以利用的關系,那些書本上的講的,到了社會上,變成了就事論事,我相信不管多正直的人,都會如此,商人的利益論就是最赤裸的解釋。
韋揚夜話,用了10多年的片花了,到了今天,依然不覺得突兀或者老舊,畢竟不是電子產品,不必速度,不必功能多齊全,只需要讓人靜下心來,我已經記不得上次是什么時候聽節目的了,但是我知道,那時候一定也想現在這邊猶豫,其實我也不是想找什么答案,因為我知道答案從來就在心里,而我從來就特別清楚自己心里的所有想法,所以可能我也只是過來想聽聽那些所思所想,快樂憂傷,聽別人的心事吧。感覺一下是不是我落后了,思想是否倒置了。心亂也只是心亂而已,路還是自己的,唯一擔心的可能也是愛我的人,父母吧,親朋可能一個沒有吧。
我總是很主觀的認為一切,一直就是這樣的,就像一個人的吧的吧說了半天,問我是否會改變,我回答說的很對,但我還是會堅持自己的一樣,我很多時候,自己都覺得自己可怕,就比如在這個城市一樣,本以為愛屋及烏,可惜視野都已經無漆麻黑的什么都看不到了,以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3次,都沒有遇見,有點猶豫了,是不是我本身的定位錯了。
一個人,有優勢的時候,真的就必須要好好利用,發揮,錯過了就啥都沒有了,起碼之前看起來非常容易的時候,一下子發現比登天還難,確實是消費方便生活,用錢鋪路真的很不錯,那種富人解決問題的代價邏輯是天才的理論,問題只會是能解決和不能解決兩種情況,一個是錢花多了,一個是錢花少了,站在一個能否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角度,從邏輯上講一下子就能分清只有一種情況才會虧錢,而且從長遠的角度上講,多花出去的錢也不會虧,因為多花的錢可以當成為以后鋪路。這也許就是如今的流量為什么看上去那么低賤的東西,卻那么值錢,不知道如何分析流量的價值,畢竟我不受風向的指引,哪怕是我的左邊腦袋疼的要死,或者是我的左邊感到酸痛,就比如此刻,我也只是想聽聽10年前的那個節目,來安慰一下自己,想當初那個床邊熬夜聽廣播的小孩那樣,定時兩小時,然后可能一小時都沒有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