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已經是來學習的第二天了,會議室里依然是座無虛席,老師們依然熱情高漲。看來本次的泰安求學應該是每個人的期待和希望!
? ? ? ? 今天上午為我們培訓的專家是山東省中醫院研究主任王維勛教授。王教授自1990年以來一直從事心理咨詢及治療臨床工作,20余年的潛心研究積累了豐富的心理咨詢案例,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底蘊,現任國家《心理咨詢師》職業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心理咨詢師評審專家組成員,山東省首批特聘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培訓師。今天他給我們帶來的是《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及家庭教育指導策略》
? ? ? ? 王教授引用了著名的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觀點。埃里克森認為,人的一生可以分為既是連續的,又各有獨特發展課題的八個發展階段,認為人的一生的發展要遵循胚胎的漸次生成原則。青少年時期是埃克里森聚焦的發展階段,他提出了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論。他對這一階段的研究是他全部理論的基石,也是他最大的成就所在。
? ? ? ? 王教授以埃里克森的八個發展階段為抓手,為我們細細講授,雖然他的聲音不大,但是能句句攻心,同時也讓我們聽的如沐春風,茅塞頓開。
? ? ? 王教授先從第一階段入手(0-1.5歲),讓我們了解孩子在這個時期是很重要的,關系著孩子長大后的情緒,而媽媽在這個時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大腦沒有記憶,但是感覺、情緒、情感是有記憶的,以后長大了會因為某種事情而喚醒這種感覺。為了讓我們真正地理解這一理論,他還針對“憤青”這一情緒進行了舉例說明。
在幼兒時期(3-6歲)王教授還倡導一個家庭中,父母要多陪孩子做游戲,增加親子之情。遵循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去盡情地玩耍,讓孩子有滿足和成就感,這也是建立邏輯思維的基礎。
? ? 青少年時期(12-18歲)的孩子是有疑問的,如: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我是誰?這些都是孩子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就完成了他的同一性,孩子也就對自己有了忠誠。面對孩子這個時期的父母怎么辦?這也是我最關注的問題,因為我也是一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的媽媽,也希望有個好的做法來幫助孩子完成同一性,渡過大家所說的“叛逆期”。在這一點上王教授倡導要盡情的讓孩子去享受這種混亂,直到他遇到某種事或者物停下來,完成他的同一性。王教授還用他自己孩子在這一階段時期產生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與我們分享,讓我們知道這種混亂是健康的,我們要給予孩子空間。協助孩子認清自己是誰
? ? ? ? 在自我同一性這一方面,王教授為我們做了深刻地闡述。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在尋求自我的發展中,對自我的確認和對有關自我發展的一些重大問題,諸如理想、職業、價值觀、人生觀等的思考和選擇。在這一過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個體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一發展的時間維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就意味著個體對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夠將自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整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確立了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念,并對未來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 ? ? 自我同一性形成過程中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三方面的因素。在家庭方面如果父母的價值觀、人生觀、生活態度是錯誤的或混亂的,勢必會影響孩子自我同一性的選擇。在親子關系方面,父母與子女之間能夠有開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氣氛會有利于青少年正確認識自我,對有關自我的發展進行思索,自主地選擇自我的發展道路。相反,父母對子女過于溺愛或者濫用權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 ? ? 聽了王教授的講座,讓我心中感慨萬千,作為一名老師我要引導家長順應孩子的生長規律來教導孩子。作為一名家長,我要好好的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與孩子多交流溝通,真正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營造和諧、平等的氛圍。我們還要言傳身教,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多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