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鉛筆盒
小學一年級時,我羨慕前桌有個漂亮的鉛筆盒。由于家里窮,媽媽不曾給我買過。其實鉛筆盒對我也是多余的,因為我只有唯一的一支鉛筆,鉛筆用到最后,手指握不住時,上端用稍大的空心竹子套住繼續使用。然而我卻渴望擁有個漂亮的鉛筆盒。
那個漂亮的鉛筆盒,我曾經偷偷地擁有一個下午。粗心的前桌,并沒有發現自己的鉛筆盒掉在地上了,就在她桌子下面,而我悄悄地挪動我的腳,把盒子朝我的桌下移過來,然后彎下腰,撿起來,藏在書包的最下層。而這一切,并沒有逃過我慈祥的班主任。
我時常羨慕同學們,他們的白襯衣,白球鞋,漂亮的發夾,成了我少年時期不可說的痛。以至于在成年后,我每每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不管有用或沒用,我都不停的買回來,也許我是在彌補當年那個物質匱乏的小女孩。
高中時,我買的是丙菜,午餐最差的一種。學校的菜分三種,甲菜,乙菜,丙菜。敏感,自尊的年齡,站在丙菜的隊伍里,我一度認為排隊等吃飯的時間也是難熬的。若干年后,看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男主人公在學校吃飯的情節,驀然回想起自己曾經的歲月,心中竟是悵然。
剛剛工作時的我,每每上市場,總是買大量的食材,吃不完喜歡囤積著,我給自己的解釋是,少時食物的匱乏,造成我極度的沒有安全感。
成長中的我渴望得到很多,有物質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對于未知的世界,我更是充滿了向往。
中學時的我讀了許多課外讀物,不管什么內容,只要有文字,我從不放過,不管是印有文字的小紙張,或是厚厚的一本小說,我總會看一遍。許多的渴望,以及現實無法得到的滿足,竟在文字里實現了。媽媽誤以為,她的女兒是愛讀書的,對我充滿了信心。
如今的我,沒有太多的渴望,對于物質沒有太高的要求,萬事萬物自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