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酉山是湘西沅水南岸諸多山峰的總稱。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選擇標志性的地方走訪了。辰陽古城對面的丹山有諸如鐘山、鼓山等各種別稱,另有一觀一寺,于是它成為這次主要的走訪地。
站在辰溪沅水大橋北端南望,恰可見丹山異峰突起。矗立頂端的高壓站塔象沒有銘刻的墓碑,記述著大酉山的過往歷史。而這里確實是周穆王的墓冢。這位天子不僅以山為陵,更以書殉葬。在他藏書700年之后,發生了著名的“焚書坑儒”事件。為保存先哲心血,秦博士伏勝不遠萬里攜書南下,將先秦典籍藏匿于大小二酉洞中,直至秦滅漢興時方重見天日。
如今的大酉洞歷經300年的沉寂,重現不過2012年。這緣于一次普通的民宅基建的土方開挖。經過多方考證,以及石洞旁的明代摩崖石刻佐證,縣里給出定論,并認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乘當地人的摩托車到達這里。六七米高,十來米寬的闊洞被砌了磚墻,頂上掛了牌匾:大酉藏書洞第二十六洞天。古石刻在洞口右上方,另有一座拱橋。洞口被鐵柵門封鎖。借著昏暗的光線可見折疊桌與塑料凳,行軍床及被褥,還有接進去的臨時照明燈。洞里水聲雷鳴,估計水量頗大,若異日開發,應如諸多溶洞里一般可以乘船。同行師傅扒在鐵門上看了片晌,氣憤地說這么好的地方竟被用來養了娃娃魚,政府太不作為了。
大酉山位于沅水與辰水交匯處。將山水名與生肖文化相聯系,可知山屬雞(鳳),水屬龍。此處應是龍飛鳳舞之地。是以古往今來,結廬于此的方外人絡繹不絕。可惜寺廟道觀皆毀于文革。如今的大酉觀與丹山寺分別復建于上世紀八十與九十年代。
大酉觀曾家大業大,后來成廢墟一片。絕大部分地盤被當地火電廠占用。但好在現在的位置占了原址少許,算留了些許血脈。現在的大酉觀分主殿與側殿。主殿上下二層。上供玉皇,下供三清。側殿供奉王母。雖有位老人常駐,但各殿均是半荒廢的狀態。據余先生介紹,這觀由他母親復修,現在守殿的是他父親。他母親以前略有異能,常在打盹時預知后事,可以幫人拿病,在世時這里香火鼎盛,現在連一成興旺也沒有了。
丹山寺的香火就更遜了。它建在有名的丹山崖壁上,以原有的丹山洞為依托,俯瞰沅水東流。寺分三層。各處零散供奉些神佛與菩薩像。因為少人打理,各像都蒙了厚厚的灰。最上層靠東邊有兩間廂房,里面擺放的木床上鋪著厚厚的稻草。見其蓬松,可知這里并不潮濕,宜于居住。丹山洞據說另有出口在更下面。途遇的一位老人講,他的先輩幼時常順洞爬進去玩耍,里面有更闊大的洞,還有石凳石桌。老人對這寺的荒廢同樣心痛,說曾經有位河南籍僧人在這里住過幾個月,被廟主外地探親回來后趕走了。雖無力振興寺風,但廟主拒絕移交給佛協。
丹山得名于張果老曾在此處煉丹。相傳山頂曾有煉丹池,但現在至山頂唯見巖石數塊,沐浴陽光風雨,但看辰陽古城的滄桑變遷。
?????????????????????????????????????????????????201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