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iPhone 15 Pro自定義按鍵被嘲諷「閃念膠囊抄得很好」?
簡言之:果紅是非多,無敵不寂寞。
iPhone被諸位安卓黨嘲諷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連老羅這樣體量的網紅鼻祖都喜歡拿蘋果說事兒,足見蘋果之影響力。
自從錘子科技倒掉之后,老羅化身抖音“羅佳琪”,頂流帶貨再領風騷。但這位曾經的錘子科技CEO每年都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爆款言論”,借用Smartisan的“當年勇”蹭蘋果熱點也是常規操作。
老羅是懂互聯網的。蹭蘋果百利而無一害,身為科技領域的意見領袖,只要言論得體又有料,既給蘋果造了勢,也給平臺漲流量,何樂而不為呢?
羅總還貼心地給你解釋,我這個說法是“客觀事實+真實主觀感受”,沒有諷刺的意思,我草稿里面“有過一點點陰損的措辭”都沒放到正式言論之中,我內心倔強依舊,只是談吐有度。
想讓我老羅背鍋是不可能的。什么“母公司技術下放”,都是網友說的,論嘲諷,也是網友干的,與我無關。
說回事實本身,我并不認為iPhone 15 Pro/Pro Max此番改動可以被稱作“抄襲”,更應該視為“深思熟慮”。
資深果粉都知道,這枚靜音撥片實體鍵“古已有之”,那可是喬長老帶著iPhone開天辟地之時同步誕生的。物理撥片之獨特是有目共睹的。除了電源、Home、音量鍵之外的實體快捷鍵也就數它最出名了。安卓陣營但凡有一個類似的設計,更容易被大家扣上一個抄襲/致敬iPhone的帽子。
老羅的閃念膠囊,則是優秀的創新設計,它在錘子/堅果手機上實現了硬軟件交互界面的高度優化改良,發布之后也讓不少安卓手機用戶如獲至寶。只可惜錘子出師未捷身先死,徒留墻上小紅花。
但蘋果將實體鍵改為電容按壓快捷鍵也不唐突——常規手機就那么幾個實體鍵,蘋果做撥扭靜音也這么多年了,新機改電容鍵并可以指向不同功能,本身就是順勢而為的改造,實現的功能確實與“閃念膠囊”有相似的地方,但完全談不上“抄襲”,更別說“全盤照搬”了。
換個角度講,如今的電源鍵、音量鍵早就有了短按、長按對應額外的快捷功能的設計了。怎么輪到蘋果講靜音撥片改為電容按鍵、長/短按對應不同的快捷功能,就變成“老羅專屬”了呢?頂多算是借用閃念膠囊的思路做成大家更喜歡的樣子。
我的群里也有人發出靈魂一問——你怎么知道蘋果以前不想做這個改動?人家蘋果有可能考慮到老用戶對撥片過于依賴,強行更改會造成體驗下降。我們不會犧牲老用戶的體驗,冒著風險推行“激進”的設計,不信你看雙卡,5G,快充,大運存,哪一個我們不是采用了“緩釋”的方案?
看看,這才是真正的嘲諷。
不管是不是抄襲,蘋果等待時機成熟再進行改良的手法玩得風生水起。通過一個放在安卓陣營不太可能引起廣泛關注的小改動,即便“延期上線”,也能實現營銷上的“四兩撥千斤”,發布會上有重點,果粉喜聞樂見,蘋果賺的盆滿缽滿,你還有啥可抱怨的。
錘粉不服氣的話,就視為“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