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大家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一定會誤以為我要寫的是作家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在這里,我想有必要跟大家澄清一下: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兩本書給讀者傳達的都是現實和理想的選擇問題。
“不是”:是因為毛姆故事里的主人公特里克蘭德為了心中的理想,選擇了月亮;
而我們中國版——齊帆齊老師的新書里,是用我們身邊的20個滾燙人生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是人生最幸福的事,那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順便成就自己。
20個滾燙人生故事里,相信一定能找到你我的影子。
這本書的主人公個個驚艷、勵志。
作為女人,對我感觸最深的是一位是擁有1000平米花園的青年畫家一格老師;另一位就是出世又入世、通過網絡擁有了經濟獨立和自由底氣的英雄媽媽一紫老師。
人生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在這本書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1
齊帆齊老師故事里的第一位主人公——一格老師。
一位心中有光亮,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相信很多人看到過一格老師的視頻號。對!就是那個擁有1000平米花園的青年畫家。我初次認識她也是在視頻號里。沒想到她與齊老師還是好朋友,從齊老師書中讀到她,真的是被她的經歷和如今的成就所震撼。
一格老師幼年時屬于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童年里,她對彩色的小人書有著天然的熱愛,但囿于環境,沒有機會被引導。一直到了高二,才有機會學習畫畫。
17歲時,她無意中關注到影響她一生軌跡的人。一位年輕發光的漫畫家帶給她震撼的鼓舞力量,從此一格即認定他為此生的燈塔。
大學畢業那年,一格老師做出人生重要的一個決定——放棄考研,先上班掙錢。因為她不忍心讓父母背負壓力。
月亮和六便士之間,她只能先向生活妥協,選擇六便士。
起初的一格在一座小城的公司上班,后來懷著對一線城市的向往,她拒絕了加薪的誘惑,打算到大城市里闖一闖。
就這樣,她帶著僅有的5000元錢,來到了上海。
在上海,她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實力,轉正后擔任了某品牌策劃主管。不論多忙,她每個月都會忙里偷閑畫上幾幅畫,而這些畫剛好被朋友圈里一位合作過但素未謀面的導演看中,于是他們合作了中國首個手繪水彩廣告宣傳片,她也第一次憑借繪畫獲得了不錯的收入。
再后來,她在上海公司升為總監的時候,又做了人生另一個重要的決定——受哈爾濱工業大學一名教授的朋友邀請,去了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做了品牌總監兼合伙人,她是其中唯一一位女性合伙人。
新公司正值發展時期,因為條件艱苦,她和合伙人在一張不大的桌子前站著吃飯,不自覺養成了站著吃飯、快速吃飯的習慣。
2017年夏天,因為一個機緣,她開始思考自己到底用怎樣的方式度過一生?看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但是她總覺得缺少點什么。
思考過后,她在一片挽留聲中,到公司交接好一切,只身一人一貓來到杭州。從此,她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畫畫、寫字、看展、做美食、攝影、泡茶......她沒日沒夜地畫畫,同時在公眾號上寫作耕耘。
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多久,各種合作紛至沓來。她成為國內知名繪本類雜志的供稿畫師。
再后來,就是我們在視頻號看到的一格老師——一個出版了多本書籍的青年畫家,一個擁有1000平米花園的主人。
很喜歡一格老師在書中說的一句話:“這輩子,我不是借來的。只要能力所及,要做就做令自己開心的事。”
她說到,也做到了。
很多人在一格老師和視頻號下留言:一格的生活,靈魂自由,時間自由,經濟自由,這就是我羨慕的生活......
2
故事里的第二位主人公——崖柏收藏家時光老師:把迷戀熱愛的事變成小眾事業,收獲豐盛人生。
故事里的第三位主人公——為寫作而生的從容小主:以寫作為渡口的打發時光,卻意外寫出了46部小說。
故事里的第四位主人公——商業奇才Peter老師:一手爛牌打成王炸。
故事里的第五位主人公——私域運營項目操盤手依米老師:撬動信任的杠桿,1年實現千萬業績。
故事里的第六位主人公——自媒體人洛子帥老師:離開體制,只想以熱愛的方式度過一生。
故事里的第八位主人公——新時代女性標桿凌波微語老師:左手事業,右手家庭。
.
.
.
3
我在這里要介紹的是故事里的第七位主人公:出世又入世、通過網絡擁有了經濟獨立和自由底氣的英雄媽媽一紫老師。
如果說董宇輝老師是讓我愛上讀書的人,那么一紫老師一定是那個讓我重新拿起筆桿的人。從不在直播間停留的我,只要遇到一紫老師的直播,基本都會停留半小時以上。
喜歡一紫老師的直播,并不是因為她說了多少華麗的詞語,也不是因為她推薦了多少實用的商品。
喜歡她單單只是因為她的善良、真誠和剖析內心、洞見靈魂的經歷,剛好觸動了身為女人的我們。在有著跟她同樣經歷的時候,看看她是怎樣一步一步靠著信念走到今天的。
一紫老師在32歲前,跟大部分晚熟的小鎮姑娘一樣,過得懵懂而知足。在一家央企工作,有著不錯的穩定收入。直到她看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選擇了辭職,回到了家鄉追求年少時的文學夢想。
從此,她布衣糲食,過起了清簡的生活。
她一邊帶孩子,一邊寫作。期間好多次有出書的機會,都被她拒絕了,因為她總覺得自己寫得不好,要沉淀打磨。這一沉淀打磨就是六年。六年期間,她從來不去琢磨靠寫文賺錢的事情。
當她再次出現在網絡上開始寫作時,已是一個二胎孩子的媽媽。她說:她現在有了一生想要佑護的人,為了給兩個女兒更好的生活,也為了擺脫沒有尊嚴的婚姻,她決定靠寫作謀生。
在無數個孩子熟睡的深夜和未起的清晨,她在某平臺上寫作日更到200多篇的時候,她那日日磨礪的筆尖和文字,終于被發現。
她成為了一個萬名粉絲的博主,再后來是兩萬、三萬......這里面,也包括我。
后來,我加了一紫老師的微信,并加入了她的社群,也開始重新拿起筆桿......
一紫老師不止一次在直播中這樣介紹自己:
我曾羨慕黑塞筆下的悉達多,毛姆《刀鋒》里的拉里,他們出世又入世,沖破世俗種種枷鎖,始終心有所向,找到內心的安寧。
而她,38歲后重新拿起筆,在這人世間為自己架起一座橋,在入世和出世間穿梭。一邊守護自己的文學夢,一邊謀生。
她終于活成了自己模樣,靠視頻號破圈。她的視頻內容豐富,文案很有韻律和節奏感,這一切都是她自己剪輯和寫文案完成的。
曾經在一次直播間聽她提到,陜西的冬天異常寒冷,街道上幾乎沒有人。而她,每天一個人背著帆布包包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再到空無一人的自習室寫作。說到此處,她一度哽咽的不能自已......
你只管努力,相信時間會給你答案。
現在的一紫老師,每周出兩條視頻,自拍自剪;每天寫篇傳統文章投稿,已經上稿了很多雜志,她的夢想是自己的作品能上《人民文學》,成為一名真正的作家。
此外,她還要每天寫一篇自媒體文,因為有流量,才能更好的接廣告商單,以此來養活孩子和自己文學夢。
結尾:
用齊帆齊老師自序里的一句話送給看到此篇文章的你:
愿你能早日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去激發,去創造,去豐盈自己。
在內卷和躺平之間,找到一條合適的道路,做酷酷的自己。
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那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如果文章前的你,也對書中的人物感興趣,或者想了解其他老師是如何“月亮和六便士”兼得的,那么你一定要看看作家齊帆齊老師《左手月亮,右手六便士: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余生》這本書,相信這本書一定會帶給你力量。